白族资料

白族的风俗、图片、那里出的名人

2、白族
白族是云南特有民族,人口:1,482,000人,75%左右聚居在大理自族自治州。其他散居昆明、元江、丽江、兰坪等地,有少部份白族散居在四川西昌,贵州毕节和湖南桑植县。
白族语言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白语支(也有人主张属彝语支)。许多白族人通晓汉语,汉文一直是白族人民习用的文字,在历史上虽曾有过借用汉字标音的“白文”,但因缺乏统一规范而没有能够推广。
白族历史悠久,文化发达,远在三千年前社会分工己有一定程度发展。公元前二世纪时,分布在云南西部、中部的白族已经与中原和邻近地区的汉族有较为密切的经济文化联系。自唐南诏以后,特别是大理国时期,白族便形成了一个大体具有共同语言和文化,经济水平接近,居住地比较固定的古代民族,唐代以后,大理臣服中央政权,受到内地汉民族文化,经济的更多影响,农业、手工业和商业都有进一步发展。到了元代,这里己是很繁华的都市。

文化艺术
大理白族历史悠久,文化发达。早在大理国时期就用汉字记录白族语言写下了《白史》、《国史》等历史著作。神话传说,民间故事更是丰富多彩,很有文学价值。其中《望夫云》就是家喻户晓,人人皆知的神话传说。

历史人物(英雄人物或重要人物及其神化传说)
《望夫云》传说
在大理,万里无云的秋冬时节,苍山顶峰常常升起一朵被称作"望夫云"的神奇美丽的洁自云团。每当这朵白云出现,苍山洱海就会狂风大作,白浪翻腾。
相传,南诏国王有一个聪明美丽的公主,她在苍山采花玩耍时,遇见了一位年轻英俊的猎人,两人一见钟情,深深坠人情网。公主向父王吐露真情,请求答应这门婚事,国王听后,非常气愤,把公主关进深宫。公王伤心极了,整天闷闷不乐,不思茶饭,盼着猎人来救她出去。公主让贴身侍女去苍山找到猎人,转告自己的处境和思念之情。猎人得知后,非常着急,但公主禁锢深宫,他无法接近。公主想念猎人,猎人更思念公主,他在苍山上狂奔,高声呼唤着公主的名字,他们纯洁的爱情感动了山神,山神送给猎人一时翅膀,猎人有了翅膀,便悄悄飞迸王宫,带着公主从宫墙飞了出来。国王很快发现,立即派兵追赶,他们俩跑啊跑,一直跑到苍山顶峰,藏进了石洞里,国王派兵驻守苍山,不准他俩下来,国王认为公主受不了苍山的寒冷,会放弃爱情回到王宫,但公主执意追随自己的情人,他们俩往洞里过着自由自在的清苦生活。
冬天到了,苍山顶上冰天雪地,猎人怕公主受冻,就去盗洱海东岸罗圣寺罗荃法师的冬暖夏凉宝衣,为公主御寒,被罗荃法师发现,用法术把猎人打入洱海变成一头石骡子。公主知道猎人遇难,悲痛而死。她的精气化成了一朵白云,升到苍山顶,望她的丈夫,这就是望夫云。
每到秋冬时节,当望夫云升上苍山顶,就要刮大风,这是公主要把洱海的水吹开,看看睡在海底的丈夫--石骡子。

民俗风情(服饰、礼仪、生活习俗、禁忌等)
服饰:白族人民偏爱白色,他们的传统服装的色调也是偏白色,男子通常穿白色的对襟上衣,外面套一件黑领褂;妇女是白上衣,再套一件蓝色,红色或黑色的坎肩,腰上系着绣花的小围裙。已婚妇女的头饰一般是蓝色。姑娘是把辫子和一根红绳结在一起,然后把一块五颜六色的手巾缠在头上,雪白的缨穗在头右边飘飘洒洒;很能显出姑娘的妩媚。
习俗:大理白族酷爱花,几乎家家都种花,当地有"三家一眼井,一户几盆花"之说,姑娘的名字大部分都带有花字,如:金花、银花、德花、美花,春花等。
白族人民喜欢山歌,大理洱源西山就是民歌之乡,那里的孩子长到三五岁时,父母就开始教他们唱调子。从小受着诗歌的熏陶,十三四岁的孩子就能唱上百余个调子,二十来岁能唱千余个调子,而且能随唱、随编,即兴创作。自族人民的生活离不开山歌,山歌唱古往今来的悠悠岁月,人民的喜怒哀乐,忠贞不移的爱情、对家乡山山水水的眷恋等。到大理去旅游,常常会碰上白族人聚在一起,唱山歌、对调子。调子诙谐幽默,内容丰富多彩,妙趣横生。
婚俗:白族实行一夫一妻制,婚礼隆重、热烈。按传统风俗,举行婚礼这天,新郎和小伙于们必须骑高头大马去娶亲。新娘娶回后要拜客,由新郎、新娘对家庭中的长辈一一敬拜,然后是请客吃饭。新郎、新娘要陪客人进餐,这时,客人们可向新婚夫妇出难题,也可以让他们表演节目,婚礼被喝彩声和欢笑声笼罩着。最有特色的是在婚礼上燃起辣椒粉,于是在欢声笑语中许多人都打喷嚏、咳嗽,热闹无比。

宗教信仰

白族在宗教方面除信佛教、道教外,普遍崇拜村社神“本主”,几乎每个村寨都有“本主庙”,塑有本主像,村民把“本主”当作一个村的保护神来祭祀,大理一带村寨中,本主之神共有62个,有自然之神:如太阳神、洱河神、雪山神;也有历代的部落之神,英雄之神等。这些本主都有自己的历史功绩,因而受到人们的崇敬。
“本主”诞辰之日,村里就过本主节,村民们唱歌跳舞,耍龙耍狮进行庆祝活动。

民族节日
白族传统的节日有火把节、绕山林、耍海会、渔潭会等等,最隆重的三月街是大理州的民族节日,也是滇西各民族经济文化交流和民族团结的盛会。
自然风光(旅游资源)

大理风景秀丽、气候宜人,在这片美丽富饶的土地上,勤劳,勇敢的自族人民以他们悠久的历史、发达的文化。多姿多彩的风土人情吸引着众多的旅游者。

建筑风格

白族民居建筑有着独特的风格。住房多采取“三房一照壁”或“四合五大井”格式。他们十分重视门楼建筑和照壁、门窗雕刻及山墙彩画的装饰艺术。门楼装饰,通常采用泥塑、木雕、彩画、石刻、大理石屏凸花砖和青砖等组成串角飞檐,花枋精巧,斗拱重叠,雄浑稳重,美观大方,体现了白族劳动人民的建筑才华和艺术创造力。
白族人民偏爱白色,他们建房的总体色调是白色。

经济活动

在大理,白族的扎染布是很有民族特色的。他们把织好的布用线扎起。扎成各种花、蝴蝶或其它图案,放在染缸里染后,把扎线解开,没在染到的地方就显出了各种白色图形。扎染一般是蓝色,也以蓝色最美,其它还有绿色、紫色、红色、黄色等。白族的扎染古朴、大方,具有浓郁的民族特色,深受旅游者的喜爱。
大理的风味食品以砂锅鱼、辣子鱼有名,欧洲游客最爱吃的是大理特产乳扇,用牛奶制作,油煎后食用。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06-09-16
白族
人口为1858063人。

民族概况

白族是我国西南边疆一个具有悠久历史和文化的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丽江、碧江、保山、南华、元江、昆明、安宁等地和贵州毕节、四川凉山、湖南桑植县等地亦有分布。根据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统计,白族人口数为1858063。使用白语,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绝大部分居民操本族语言,通用汉语文。元明时曾使用过“焚文”(白文),即所谓“汉字白读”。

风俗习惯

白族基本上实行一夫一妻的小家庭制。儿子成婚后即行分居,父母一般从幼子居住。在地主阶级中,有少数是“四代同堂”的大家庭。同宗同姓不通婚,但例行姑舅表婚。婚姻一般由父母包办,要门当户对。有女无儿的可以招赘,无儿无女的也可以抱养同族弟兄的子女(过继)或养子。赘婿和养子要改名换姓,才能取得财产继承权。

白族在元代以前盛行火葬。元代以后,因受汉族的影响而改为土葬。丧葬仪式一般比较隆重。

宗教信仰与重要节日

白族崇拜相当于村社神的本主,信仰佛教。本主有的是自然神,有的是南诏、大理国的王子,有的是为民除害的英雄人物。佛教约于唐代晚期盛行于洱海地区,最初传来的是“婆罗门”和瑜珈密宗,密宗僧人称“阿闺黎”,所以又??名“阿阉黎(阿叱力)”教。元明以后,内地禅宗传到大理,佛教寺院遍布各地,使洱海地区很早就有“古妙香国”的称号。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