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林山水的由来,又怎样的历史?

桂林山水甲天下。

  好像不应该说是桂林山水的由来,应该是桂林的由来吧。
  桂林,位于广西东北部,是世界著名的旅游胜地和历史文化名城。地处漓江西岸,以盛产桂花、桂树成林而得名。桂林山水是对桂林旅游资源的总称。桂林山水所指的范围很广,项目繁多。桂林山水一向以山青、水秀、洞奇、石美而享有“山水甲天下”的美誉,桂林山水包括山、水、喀斯特岩洞、古迹、石刻等等。

  关于历史方面:
  桂林是一座文化古城。两千多年的历史,使它具有丰厚的文化底蕴。秦始皇统一天下后,设置桂林郡,开凿灵渠,沟通湘江 和漓江。桂林从此便成为南通海域,北达中原的重镇。宋代以后,它一直是广西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号称“西南会府”,直到新中国建立。根据市区宝积岩和甑皮岩洞穴发现的遗物考证,甑皮岩人是母系氏族的社会阶段,距今约一万年。夏商周时期,这里是“百越”人的居住地。秦始皇置桂林,象,南海三郡,这是“桂林”名称的最早起源,但郡治不在今天的桂林市。汉元鼎六年(公元前111 年),在这里设始安县,隶属荆州零陵郡。东汉时改属始安侯国。三国时先属蜀,后归吴。甘露元年(265年),置始安郡始安县,郡县治所都在今之桂林。隋唐时属岭南桂州总管府。唐武德四年(621年),李靖修城于独秀峰南。贞观八年(634年)改名临桂县,属桂州始安郡。光化三年(900年)始,属静江节度。五代十国时先后属楚和南汉的桂州。宋时,前属广南西路桂州,后属静江府。元时属广西行中书省静江路。明清时均属广西省桂林府。民国时属广西省。
  1914年改名桂林县,1940年始设桂林市。1944年11月至1945年7月28日,为日寇占领。光复后仍为广西省辖市。历史上长期为广西省会。1949年11月22日桂林解放,为广西省辖市,1958年改称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市,辖桂林城区和郊区。1981年7月、1983年10月阳朔、临桂划归桂林市管辖。1996年12月26日桂林市委,市人民政府按国务院,自治区批复的方案,实行区划调整,将郊区更名为雁山区。1998年9月8日经国务院批准,桂林市和桂林地区合并,组建新的桂林市。
  距今约一万年前,根据市区宝积岩和甑皮岩洞穴发现的遗物考证,甑皮岩人已进入母系氏族社会阶段。
  夏商周时期 这里是“百越”人的居住地。
  秦始皇公元前214年置桂林,象,南海三郡,这是“桂林”名称的最早起源,但郡治不在今天的桂林市。当时的桂林郡治在布山,位于今天的桂平市西南。
  汉元鼎六年(公元前111年,一说元鼎四年,公元前113年) 在这里设始安县,隶属荆州零陵郡。
  东汉 改属始安侯国。
  三国 先属蜀,后归吴。
  甘露元年(265年) 置始安郡始安县,郡县治所都在今之桂林。
  南朝改为桂州。
  隋朝 属岭南桂州总管府。
  唐武德四年(621年) 李靖修城于独秀峰南。
  贞观八年(634年) 改名临桂县,属桂州始安郡。
  光化三年(900年) 属静江节度。
  五代十国 先后属楚和南汉的桂州。
  宋 前属广南西路桂州,后属静江府。
  元 属广西行中书省静江路。
  明、清 均属广西省桂林府。
  1911年为广西省会。
  1914年(一说1912年) 改名桂林县。
  1940年 始设桂林市。
  1944年11月-1945年7月28日 为日寇占领。光复后为广西省辖市。历史上长期为广西省会。
  1949年11月22日 桂林解放,为广西省辖市。
  1958年 改称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市,辖桂林城区和郊区。
  1981年7月、1983年10月 阳朔、临桂划归桂林市管辖。
  1996年12月26日 桂林市委、市政府按国务院,自治区批复的方案,实行区划调整,将郊区更名为雁山区。
  1998年9月8日 经国务院批准,桂林市和桂林地区合并,组建新的桂林市。
  历史沿革: 桂林历史悠久,市区宝积山和甑皮岩洞穴发现多种距今约一万年前的人类遗物。公元前214年,秦始皇开凿灵渠沟通湘漓水系,置桂林、象郡、南海三郡,这是“桂林”名称的最早起源,但郡治不在今天的桂林市。两千多年来,桂林先后成为郡、州、府、县治的所在地。1940年始设桂林市,曾长期为广西省府。解放后,桂林为省辖市。1998年9月8日,经国务院批准,桂林市和桂林地区合并,组建成新的桂林市。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0-04-28
桂林是世界著名的风景游览城市,有着举世无[1]双的喀斯特地貌。这里的山,平地拔起,千姿百态;漓江的水,蜿蜒曲折,明洁如镜;山多有洞,洞幽景奇;洞中怪石,鬼斧神工,琳琅满目,于是形成了“山青、水秀、洞奇、石美”的桂林“四绝”,而自古就有“桂林山水甲天下”的赞誉。
桂林是一座文化古城。两千多年的历史,使它具有丰厚的文化底蕴。秦始皇统一天下后,设置桂林郡,开凿灵渠,沟通湘江 和漓江。桂林从此便成为南通海域,北达中原的重镇。宋代以后,它一直是广西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号称“西南会府”,直到新中国建立。在漫长的岁月里,桂林的奇山秀水吸引着无数的文人墨客,使他们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诗篇和文章,刻下了两千余件石刻和壁书,历史还在这里留下了许多古迹遗址。陈毅诗云:“ 宁作桂林人,不愿作神仙。”桂林的山水养育了桂林人民,桂林山水之灵气更是培育了一大批桂林山水画家。
第2个回答  2010-05-02
桂林最早最抢眼的山水文化在哪里?在王城的独秀峰。独秀峰有摩崖石刻136件,件件都是珍品。别的暂且不表,单说那桂林那句流传甚广、唇齿生香的广告词“桂林山水甲天下”的由来。

中国人谁不知道“桂林山水甲天下”之说呀!这不朽名句,堪称千古杰作:它不去作具体描绘,却包容了所有人的想象力。有了这样的名句,旅游者心目中的桂林,就是贾宝玉心中的林黛玉,就是英国贵族眼中的哈姆莱特。

可是,这句名言的著作权属于何人?从清末到20世纪80年代,在学术界一直争论不休,长期悬而未决。曾经比较流行的说法是:南宋宝佑六年(公元1258年),李曾伯在《重修湘西楼记》中写下了“桂林山川甲天下”之句;清光绪壬午年(公元1882年)广西巡抚金武祥在《漓江诗草》中把李曾伯写的“山川”改为“山水”,写成了“桂林山水甲天下”的诗句。当时许多人认为这恐怕是它最早的出处了。史学大师郭沫若,面对桂林学者的提问,也无从找到正确的答案。

后来,发生了一件具有传奇性的事情,否定了这个说法,也结束了百年不休的争论。

1983年的一天,桂林市文物工作队的拓碑师傅杨寅生和胡湘武在独秀峰读书岩内拓印碑文,发现有一帧摩崖石刻因长期渗水形成了厚约1厘米的石钟乳覆盖层,只隐约露出一点边角来。覆盖层下的真迹是什么呢?两位师傅小心翼翼地用工具将那覆盖层一点点铲除,想看看里面究竟写的什么东东,铲着铲着,忽然像看见了金菩萨一样快活地“啊”了一声。

你猜怎么着?

他们发现了“桂林山水甲天下”的诗句!

这个发现非同小可。当他们将全部的覆盖层轻轻铲开,展现在面前的是两首七言律诗。其二是:

桂林山水甲天下,玉碧罗青意可参。
士气未饶军气振,文场端似战场酣。
九关虎豹看勍敌,万里鵾鹏伫剧谈。
老眼摩挲顿增爽,诸君端是斗之南。

诗的序言明明白白记载,此诗写于南宋嘉泰元年(公元1201年)的9月16日(农历),时值乡试结束,时任广西提点刑狱权静江知府(类似于省政法委书记兼首府市长)王正功,为桂林乡试高中的11位学子特设的鹿鸣宴(一为举子庆贺勉励,二为赴京会考饯行。喝了首长这碗酒,文笔生花雄赳赳。)。人逢喜事精神爽,王大人多喝了两杯,灵感也来了,于席间即兴赋七律二首。通读全诗,我们知道,王正功此时写诗的本意,并不是去刻意夸赞桂林山水,而是勉励桂林学子努力向学,争做国家栋梁,也作甲天下之人才。“桂林山水甲天下”之句,不事雕琢地从酒杯中自然流出,显得贴切上口,天衣无缝。两首诗让赴宴的举子们深为敬佩,并由张次良刻于独秀峰读书岩口。

这方石刻无疑成了独秀峰的镇山之宝。

为了防止再次出现因雨水冲刷导致沉积物覆盖名句的事情发生,如今,石刻的上方已经建了档雨的檐板。到独秀峰旅游的客人,没有不对这帧石刻感兴趣的。

这就是“桂林山水甲天下”的由来。这千古绝唱早在800年前就已经广为传颂了。王大人的诗句比清代金武祥的诗句早了680多年,比南宋李曾伯的诗句也早了50多年。但是谨慎的桂林人还不放心,又找专家学者来说话。于是,在 2001年11月20日举行的“桂林山水甲天下”诗作研讨会上,中国的诗词、文博专家一致认定:此句确确实实出自南宋王正功的诗作。这才成了铁板钉钉的事实。

王正功是四明(今浙江宁波)人,于庆元、嘉泰年间任桂林地方长官,他为桂林做了一个天大的广告,一句诗就把天下的风景全部放到桂林的后面去了。如果他活到今天,辞官下海开一个广告公司,那还了得?桂林最早最抢眼的山水文化在哪里?在王城的独秀峰。独秀峰有摩崖石刻136件,件件都是珍品。别的暂且不表,单说那桂林那句流传甚广、唇齿生香的广告词“桂林山水甲天下”的由来。

中国人谁不知道“桂林山水甲天下”之说呀!这不朽名句,堪称千古杰作:它不去作具体描绘,却包容了所有人的想象力。有了这样的名句,旅游者心目中的桂林,就是贾宝玉心中的林黛玉,就是英国贵族眼中的哈姆莱特。

可是,这句名言的著作权属于何人?从清末到20世纪80年代,在学术界一直争论不休,长期悬而未决。曾经比较流行的说法是:南宋宝佑六年(公元1258年),李曾伯在《重修湘西楼记》中写下了“桂林山川甲天下”之句;清光绪壬午年(公元1882年)广西巡抚金武祥在《漓江诗草》中把李曾伯写的“山川”改为“山水”,写成了“桂林山水甲天下”的诗句。当时许多人认为这恐怕是它最早的出处了。史学大师郭沫若,面对桂林学者的提问,也无从找到正确的答案。

后来,发生了一件具有传奇性的事情,否定了这个说法,也结束了百年不休的争论。

1983年的一天,桂林市文物工作队的拓碑师傅杨寅生和胡湘武在独秀峰读书岩内拓印碑文,发现有一帧摩崖石刻因长期渗水形成了厚约1厘米的石钟乳覆盖层,只隐约露出一点边角来。覆盖层下的真迹是什么呢?两位师傅小心翼翼地用工具将那覆盖层一点点铲除,想看看里面究竟写的什么东东,铲着铲着,忽然像看见了金菩萨一样快活地“啊”了一声。

你猜怎么着?

他们发现了“桂林山水甲天下”的诗句!

这个发现非同小可。当他们将全部的覆盖层轻轻铲开,展现在面前的是两首七言律诗。其二是:

桂林山水甲天下,玉碧罗青意可参。
士气未饶军气振,文场端似战场酣。
九关虎豹看勍敌,万里鵾鹏伫剧谈。
老眼摩挲顿增爽,诸君端是斗之南。

诗的序言明明白白记载,此诗写于南宋嘉泰元年(公元1201年)的9月16日(农历),时值乡试结束,时任广西提点刑狱权静江知府(类似于省政法委书记兼首府市长)王正功,为桂林乡试高中的11位学子特设的鹿鸣宴(一为举子庆贺勉励,二为赴京会考饯行。喝了首长这碗酒,文笔生花雄赳赳。)。人逢喜事精神爽,王大人多喝了两杯,灵感也来了,于席间即兴赋七律二首。通读全诗,我们知道,王正功此时写诗的本意,并不是去刻意夸赞桂林山水,而是勉励桂林学子努力向学,争做国家栋梁,也作甲天下之人才。“桂林山水甲天下”之句,不事雕琢地从酒杯中自然流出,显得贴切上口,天衣无缝。两首诗让赴宴的举子们深为敬佩,并由张次良刻于独秀峰读书岩口。

这方石刻无疑成了独秀峰的镇山之宝。

为了防止再次出现因雨水冲刷导致沉积物覆盖名句的事情发生,如今,石刻的上方已经建了档雨的檐板。到独秀峰旅游的客人,没有不对这帧石刻感兴趣的。

这就是“桂林山水甲天下”的由来。这千古绝唱早在800年前就已经广为传颂了。王大人的诗句比清代金武祥的诗句早了680多年,比南宋李曾伯的诗句也早了50多年。但是谨慎的桂林人还不放心,又找专家学者来说话。于是,在 2001年11月20日举行的“桂林山水甲天下”诗作研讨会上,中国的诗词、文博专家一致认定:此句确确实实出自南宋王正功的诗作。这才成了铁板钉钉的事实。

王正功是四明(今浙江宁波)人,于庆元、嘉泰年间任桂林地方长官,他为桂林做了一个天大的广告,一句诗就把天下的风景全部放到桂林的后面去了。如果他活到今天,辞官下海开一个广告公司,那还了得?
第3个回答  2020-03-23

第4个回答  2010-05-08
桂林山水桂林,位于广西东北部,是世界著名的旅游胜地和历史文化名城。地处漓江西岸,以盛产桂花、桂树成林而得名。典型的喀斯特地形构成了别具一格的桂林山水,桂林山水是对桂林旅游资源的总称。桂林山水所指的范围很广,项目繁多。桂林山水一向以山青、水秀、洞奇、石美而享有“山水甲天下”的美誉,桂林山水包括山、水、喀斯特岩洞、古迹、石刻等等。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