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睛近视.弱视.散光,这几种情况有什么区别

如题所述

弱视:指眼球内外部无器质性变而矫正视力不到正常,各年龄孩子视力不一样,3岁最低视力0.5,4-5岁最低为0.6,6岁最低为0.7,7岁以上为0.8-1.0,相对应年龄的孩子经矫正低于最低视力诊断为弱视。看近看远都不清楚,最常见的是远视引起的弱视。
近视:近视眼是指眼在不使用调节时,平行光线通过眼的屈光系统屈折后,焦点落在视网膜之前的一种屈光状态。即远视力低于1.0,而近视力正常,配戴凹透镜片可使视力提高。分为轴性(眼轴增长)近视和曲率性近视(曲率陡)。
散光:指眼在不使用调节时,平行光线通过眼的屈光系统屈折后,不能聚焦在同一点上。相当于相机的聚焦功能。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6-11-06
弱视:【 眼球内外部无器质性变而矫正视力不到正常(小于0.9)。】眼球没有器质性病变,以功能性因素为主所引起的远视力低于0.9,而且矫正视力又达不到正常;或者有器质性改变及屈光异常,但与其病变不相适应的视力低下和不能矫正的称为弱视。

  近视:【 眼在调节存在的情况下远视力低于1.0,而近视力正常,配戴凹球面透镜片可使视力提高,但在调节完全麻痹时验光却为正视或远视。】

  近视眼是指眼在不使用调节时,平行光线通过眼的屈光系统屈折后,焦点落在视网膜之前的一种屈光状态。所以近视眼不能看清远方的目标。若将目标逐渐向眼移近、发出的光线对眼呈一定程度的散开,形成焦点就向后移,当目标物移近至眼前的某一点。此点离眼的位置愈近,近视眼的程度愈深。

  近视发生的原因大多为眼球前后轴过长(称为轴性近视),其次为眼的屈光力较强( 称为屈率性近视)。近视多发生在青少年时期,遗传因素有一定影响,但其发生和发展,与灯光照明不足,阅读姿势不当,近距离工作较久等有密切关系。
  大部分近视眼发生在青少年,在发育生长阶段度数逐年加深,到发育成熟以后即不发展或发展缓慢。其近视度数很少超过6D,眼底不发生退行性变化,视力可以配镜矫正,称为单纯性近视。另一种近视发生较早(在5~10岁之间即可发生),且进展很快,25岁以后继续发展,近视度数可达15D以上,常伴有眼底改变,视力不易矫正,称为变性近视。此外,习惯上常将3D以下近视称为轻度近视,3~6D者称为中度近视,6D以上者称为高度近视。
第2个回答  2020-06-11
弱视是矫正视力,0.8以下叫弱视,无论这个矫正是近视是远视是散光,只要它到不了0.8眼腈又没有其他的器质性病变,这就叫弱视。它不能通过戴眼镜来矫正的这叫弱视。那么近视呢,就近视眼你300度,你带300多个近视眼眼镜,你就能到1.0,你近视500,你带500度的近视镜,你能够到1.0,也就是说近视它是对我们来说近视,那么我们将来长大了,我们还可以做手术,但是弱视是不行的,弱视是没有办法通过手术来进行矫正的。如果在12岁以前,我们不给他进行任何治疗,这个到了成人他视力是低下的,矫正不了。
第3个回答  2016-11-06
您好,眼睛近视是眼轴增长,角膜曲率改变导致视力下降,弱视一般是先天性的,是由于眼底视觉神经没有发育良好导致的视力模糊不清。近视和弱视的主要症状都是视力下降,但是发病的眼睛位置是不一样的,治疗和矫正方式也是不一样的。了解更多区别,可BO打4OO*676*O533
第4个回答  2021-07-12
近视、远视、散光都是属于屈光不正,屈光不正是指眼在不使用调节时,平行光线通过眼的屈光作用后,不能在视网膜上结成清晰的物像,而在视网膜前或后方成像。
意见建议:建议去当地医院眼科通过验光作出诊断,看是远视、近视及散光导致的屈光不正,并可选择眼镜、隐形眼镜或手术加以矫正就行啦!
平时注意用眼卫生,采取正确的看书、写字的姿势,如果光线不好,造成眼与书的距离太近,或看书时间过长,或走路、坐车看书等都可造成眼睛过度疲劳,导致或加重屈光不正。 注意休息就行啦!
再有就是注意眼睛营养的补充,日常都是通过服用乐睛视力营养素,每天两包,补充眼睛所需的营养,从而逐步的矫正眼睛的屈光不正的。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