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古代历史上统治者曾经使用过哪些思想治国,如儒家等?

如题所述

简单地说,秦朝的时候采用过以韩非子为代表人物的法家思想,西汉初期曾经采用过黄老学派的思想(即黄老之术)治国,从汉武帝开始独尊儒家之后,儒家思想就一直居于正宗地位,为历代封建统治者所采用。

详细的请看下面吧:

三教九流

古代指儒教、道教,释教为“三教”;儒、道、墨、法、名、杂、农、阴阳、纵横九家为“九流”。后来泛指宗教、学术中各种流派。
儒家:又称儒教《汉书·艺文志》列为“九流”之一。由孔子创立, 并被汉以后封建统治阶级奉为正宗的叫个学派。
孔子(公元前551年——前479年)名丘,因排行第二,字仲尼,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南)人。春秋末期大思想家、政治家和教育家。先世为宋国贵族,尊祖时迁居鲁国,父叔梁纥作过鲁国陬邑大夫。孔子自称: “吾少也贱,故多能鄙事”。早年业儒(为贵族相礼,作吹鼓手之类),又为委吏(管理粮草)和乘田吏(管理畜牧)。少时以知“礼”出名,相传曾问礼于老聃(老子)。官任至鲁国司空、司寇,并代行相事,但时间不久。相传鲁定公十四年孔子为司寇时,以五恶(心违而险、行辟而坚,声违而辨,记丑而博,顺非而泽)罪名乱政而诛少正卯。后周游列国,未被重用, 聚徒讲学,有弟子三千,知名者七十二人。晚年删诗书,修春秋,订礼乐,建立儒学体系。孔子的思想言行由其门徒所记录和整理的《论语》一书保存下来。
儒家学说的主要思想和特点是“祖述尧舜,宪章(效法)文武, 克己复礼”。崇“礼乐”,尚“仁义”,始“正名”,重“亲亲尊尊之恩,行忠恕中庸之道”。在政治上主张“德治”、 “仁政”,重视“礼义”教化;奉行德刑兼施,以刑辅德的方针。战国时期,儒家分裂为八派,以孟子和荀子为代表的两派影响最大。特别是孟子一派,宋以后被看作孔子嫡传,儒家正宗。儒家在先秦虽称显学(著名学派),但未高出其他学派之上。 自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以后,在两千余年的封建社会里(除极短时期以外)一直被封建统治阶级奉为统治思想,处于正宗地位;哲学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斗争是在儒家内部进行的。从西汉董仲舒、唐韩愈,北宋程颢、程颐,南宋朱熹,陆九渊,明王守仁等人主要是继承和发展了孟子的唯心主义传说;从东汉王充、唐柳宗元,刘禹锡、北宋张载、南宋陈亮、叶适、明王廷相、明清之际王夫之(船山)、清载震等人主要继承和发展了荀子的唯物主义传统,两翼对孔子则各取所需,共尊孔子为圣人。儒家学说统治中国达二干余年之久,是中国建设民族文化的基本形式和主要内容。其中有糟粕,也包含着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和文化遗产,需要一分为二,批判地继承。

道家:又称道教,其学派由老子所开创,其门徒一直将学术起源追溯到黄帝,故道家又称“黄老之术”。
老子又称老聃,姓李名耳, 字伯阳,春秋末期哲学家,楚国苦县(今河南鹿邑东)历乡曲仁里人。做过周朝的史官,管理王室藏书,相传《道德经》(亦称《老子》)一书,八十一章,五千言,即老子所著。
道家之名,始见于西汉司马谈《论六家之要指》称为道德家;《汉书·艺文志》称为道家,列为“九流”;之一。以后有杨朱“为我”学说,主张“全性葆真,不以物累形” (《淮南子·汜论》)。再后约与庄子同时,在齐国稷下出现了道家的几个流派:有主张“情欲寡浅”, “禁攻寝兵”的宋铲、尹文派;有主张“弃知去己”, “齐万物以为首”的田骈、慎到派;有主张“澹然独与神明居”的关尹派(据《庄子、天下》)
道家学说经过庄子的发挥达到全盛,与儒、墨鼎立而三。道家主张“天道自然无为”,否认上帝和鬼神主宰一切,认为“道法自然”,“道”是“无”,无象、无形。“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宇宙万物是由“道”派生出来的。 “道”是世界的主宰,是宇宙万物的总根源。其政治理想是“小国寡民”, “无为而治”,希望社会退到原始状态,这种思想是消极的,反动的。道家对事物的矛盾及其转化有较深刻的认识,认为矛盾有双方相互依存,并看到矛盾会向反面转化, “反者道之动”所以说“祸兮,福之所依,福兮祸之所伏”,这具有朴素的辩证法思想;但他忽视斗争在转化中的作用。战国中期出现的黄老学派,吸取老子“虚静”思想并加以改造。汉初统治者据以为指导,实行清静无为与民休息的政策, 曾收到一定效果。魏,晋玄学崇尚庄老, 以道家观点解释儒家经义,促成儒道融合。后道家思想虽再占统治地位,但始终作为儒学的补充而为统治者所利用。 道家的自然主义的天道观和辩证法包含着合理的因素,在中国哲学思想史上产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

释教;又称佛教, 与基督教、伊斯兰教并称为世界三大宗教。
释教起源于印度,相传公元前六世纪至五世纪由古印度迦毗罗卫国(今尼泊尔境内)净饭王的儿子,释迦族人悉达多·乔达摩所创立,后来佛徒门尊称为释迦牟尼(意为释迦族圣人)。29岁时痛感世人生,老,病,死四种苦恼,又不满当时婆罗门教的种性制度和祭司的特权地位阻碍了社会经济的发展,认为人生的目的就是为了解脱一切,毅然舍弃王族生活,出家修道,经过六年,最后才悟道成佛。
释教思想主张平等、为善,禁欲、苦修、出世、涅盘(意为人死后升入到最完善、最幸福的精神境界)。为了抑制自己追求生活的意向,把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视为“空”,但又认为死者的灵魂是根据他“前生”的行为如何而投胎为人、为动物或为植物。如果“善业”超过“恶业”就有好的转世,大力宣扬了地狱轮回, 因果报应等迷信思想,从而否定了社会的根本改造。因此提出了不对抗暴力的教义,抹杀了阶级社会的阶级对立,掩盖了劳动人民受苦的根本原因,让劳动人民安于贫困和无权地位,以利于统治阶级。
佛教在古印度阿育王时代宣布为国教(公元前272年——前232年)。后来它在自己的发展过程中分成了“小乘” (为早期佛教)和“大乘” (为后期的新教派)。 “小乘”着重伦理教诲,追求“自我解脱”,不拜偶象。认为只要自行修行,就能入“涅盘”,但不能人人成佛, “大乘”崇拜偶象,鼓吹“救度一切众生”,认为只要虔诚信仰和修行,人人皆能成佛。
佛教约在西汉哀帝元寿元年(公元前二年)传入中国内地,被视为神仙方术的一种。但一般以东汉明帝永平十年(公元67年)有佛经介绍到中国来,才作为中国正式有佛教之始。此后佛教教义逐渐同中国传统的伦理,宗教观念相结合。魏、晋、南北朝佛教同玄学关系密切,广泛流传中国,至隋、唐达到鼎盛。两宋以后,佛教某些教义为儒教所吸收,逐渐衰微。佛教在我国一方面为封建统治阶级所利用,成为奴役人民的工具,另一方面它促进了中,印文化交流,从中吸收了印度哲学,文学、艺术,建筑、雕塑等方面的知识,丰富了中国文化宝库,成了中国哲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墨家:为墨子创立的一个学派《汉书·艺文志》列为九流之一。
墨子名翟(公元前468年——前376年),是战国初期的思想家,政治家,宋国人。 曾做过宋国的大夫,在宋国活动时间较长,后居鲁国。 曾习儒术, 因不满儒家烦琐的“礼”,另立新说,聚众讲学,成为当时儒家的主要反对派。墨子自称“贱人”,做过木匠,是个体力劳动者,在技术上有较高的造诣。后来上升为士,精通当时的历史文化典籍。
墨家学派思想主张“兼爱”、“非攻”、“尚贤”、“尚同”、“节塟”、“天志”、“明鬼”、“非命”。信奉墨子学说的人称“墨者”,是一个组织严密,坚守纪律的社会团体。这个团体的领导人称为“巨子”、“巨子”的职位,由前任“巨子”传给他所认为的贤者,所有“墨者”都服从“巨子”的指挥。他们还有一定的法规, “墨者之法,杀人者死,伤人者刑(《吕氏春秋·去私》)。他们的生活极为清苦,但非常勇敢“赴火蹈刃,死不旋踵”。墨子死后,墨家分为相里氏、相夫氏,邓陵氏三派,后期墨家放弃了墨子学说中的“天志”,“明鬼”等宗教迷信观念,对自然科学中的几何学.光学、力学等作了极有价值的探讨,对名实关系、感觉与思维关系作了唯物主义的分析,在古代逻辑学和认识论上有很高成就。
墨家学说对当时影响很大,与儒家并称为显学,秦,汉以后渐衰。西晋时鲁胜注《墨辩》,力图振兴墨学, 因后继无人,几成绝学,直到清代中叶,墨子著作才被学者重视研究. 《墨子》书五十三篇,大部分是研究墨子的可靠材料。

法家:战国时主张以法治国的一个学派《汉书·艺文志》列为“九流”之一。法家的主要代表人物是韩非(公元前280年——前233年)战国末期思想家,唯物主义无神论者。
韩非出身为韩国贵族公子,为人口吃,长于著书,不善言辞。 与李斯同学于荀子。曾建议韩王变法图强,未被采纳。他的思想主张得到秦王政(即秦始皇)的重视,被邀至秦国,不久,因姚贾,李斯之谗下狱,被迫自杀。他综合了商鞅的“法”, 申不害之“术”,慎到之“势”,集法家之大成,建立了完整的法治理论体系。
法家思想在经济上主张废除井田,建立巩固封建土地私有制, 重农轻商,奖励耕战,在政治上主张废“分封”,行“郡县”,建立君主集权统一国家,强调君权“神圣”。为了打击当时旧贵族势力,提出“法不阿贵”, “刑过不避大臣,赏善不遗匹夫” (《有度》)的主张,认为“功利”是“善恶”的标准,主张严刑厚赏,在用人方面主张“宰相必起于州部,猛将必发于卒伍”;在思想教育上主张废弃儒家“仁义”学说,“以法为教,以吏为师”。强调历史的发展变化,主张“不期侑古,不法常可,论世之事,因之为备”,提倡“法后王”,承认今胜于古。在认识论上注重实际, “循名实而定是非,因参验而审言辩”,检验言行的客观标准是“功利”。
法家的政治主张大多切于实用,为当时许多诸侯国所采用。秦国用韩非学说,对统一六国起了重要作用。但法家以“性恶”为其法治理论依据,认为没有“自善之民”,因此“不务德,而务法”,包含着对人民严厉控制,残酷镇压的手段,以严刑峻法进行统治。西汉以后的封建统治虽然“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但仍采用“外儒内法”,儒、法兼治的方法。法家主要著作有《商君书》和《韩非子》。

名家:战国时期以辩论“名实”问题为中心的一个学派, 《汉书·艺文志》列为“九流”之一。战国时称“刑(形)名家”、 “辩者”,西汉时称名家。他们的主要代表人物是公孙龙和惠施。
公孙龙(公元前325年至前315年之间,死于前250年)客观唯物主义者,逻辑学家,赵国人。 曾劝燕王偃兵,并曾和赵惠文王讨论偃兵,做过平原君的门客。
惠施(公元前370年——前318年)战国时期名辩思潮的著名代表人物之一,逻辑学家,宋国人。 曾做过魏相,在魏国掌权达十五、六年之久,政治地位很高、《庄子·天下篇》说: “惠施多方,其书五车”,可见他是一个很有学问的人。
名家在名辩思潮中独树一帜,考察细密,主张“控名责实,参伍不失”。强调名称和事实必须完全相符,正了“实”, “名”也就正了。其见解常和当时流行的看法相反, “以是为非,以非为是”。惠施提出“合同异”,从事物同异的相对性,引申出事物在本质上没有差别,得出“天与地卑,山与泽平,天地一体”的结论。公孙龙提出“离坚白”,认为石之“坚”和“白”相分离,视觉可见“白”而不见“坚”;触觉可得“坚”而不能得“白”,把感官的不同作用绝对化,夸大个性,否定共性。荀子在评论名家时,一方面肯定“其持之有故,其言之成理”;另一方面又指出他们“好持怪说,玩琦辞” (诡辩)。名家的名辩理沦曾被后期墨家所批评和发挥,名家对中国古代逻辑思想的发展有一定贡献。他们的著作除《公孙龙子》现存一部分外,余皆早佚。

杂家:战国末至汉初,糅合各派观点的学说的学派, 《汉书·艺文志》列为九流之一。称其“兼墨儒,合名法”,是当时政治上趋向统一、学术上要求综合的产物。杂家的主要代表人物是吕不韦。
吕不韦(?——公元前235年)战国时秦相。本为阳翟(今河南禹县)巨富大贾。时秦公子异人以人质于赵,吕不韦认为“奇货可居”,用千金为之活动,计使异人归秦嗣位,即为秦庄襄王,他为国相,封文信侯,食洛阳十万户, 门下有食客三干,家僮万人。秦王政(即秦始皇)年幼即位,他继任国相,称“仲父”;秦王政亲理政务后,他被免职,迁放蜀郡,忧惧饮鸠自杀。
杂家自称“非循一迹之路,守一隅之指” (《淮南子·要略》),取各家之长,舍其所短。它虽然兼采儒、墨、法,名之说;但受道家影响最深, “其得道家之正传,而所得于道家,亦较诸家为多者,则惟杂家”。 《汉书·艺文志》载杂家著作共二十家,四百零三篇,今多已佚。 《吕氏春秋》为秦相吕不韦广邀游士门客所作。 《淮南鸿烈》为西汉淮南王刘安宾客编纂,为此派的代表作。

农家:战国时期反映农业生产和农民思想的学术派别《汉书·艺文志》列为九流之一。他们的主要代表人物为许行。
许行:战国时楚人,有学生数十人,都穿着粗布衣,打草鞋,织席子以维持生活。政治思想主张“贤者与民并耕而食,饔飧(自理炊事)而治”。即人人必须劳动,虽国王也不另外。反映了古代社会中农民的一种理想(见《孟子滕文公上》)。农家还总结了农业生产上的技术经验。如管子中《地员》等编,《吕氏春秋》中《上农》、《任地》,《辩土》、 《审时》等篇都是研究先秦农业科学的重要著作。

阴阳家:战国时期提倡阴阳五行学说的一个学派《汉书·艺文志》列为“九流”之一。其主要代表人物是邹衍。
邹衍(公元前305——前240年)齐国人。 曾在齐稷下著书, 言治乱之事。到过赵国,在平原君处同公孙龙辩论“白马非马”。最后到燕国做官,受到诸侯“尊礼”。知识渊博“闳大不经”,人称“谈天衍”。此派学说是由古代从事丧祭活动的巫祝方士转化而来。邹衍运用五行相生相胜的说法创立“五德始终说”,认为“五德转移,各治有宜”。把古代最早出现在《周易》一书的“阴阳”观念和“五行”观念糅合到一起,倡导阴阳五行说,用来解释历史上的朝代兴替的原因,为新兴王朝的建立提供理论依据。随着五行思想的盛行,它被一些唯心主义哲学家所利用,赋与了浓厚的神秘主义色彩,成为两汉纤纬学说的主要来源之一。但阴阳五行中也有一定的朴素的唯物主义思想和朴素的辩证法思想。它对我国古代的天文、历数,特别是对中国医学理论的发展和系统化都起过很大的作用。其合理因素始终被一些唯物主义哲学家所继承。写成于战国时期的《礼记·月令》 (收入《吕氏春秋》)作为《十二纪》的首篇,分月记载夏历十二个月的时令及其相关事物,把各类事物归纳在五行相生的系统中,阐述四时运行和农作物生长的关系,并制定生产活动措施,有人认为是阴阳家的著作。秦,汉时期此派逐渐与儒家合流。

纵横家:战国时期专门从事外交活动的一批谋士(说客) 《汉书·艺文志》列为“九流”之一。他们的主要代表人物是苏秦和张仪。
“合纵”的主要代表人物是苏秦:字季子(公元前344年——前284年)战国时东周洛阳(今河南洛阳东)人。主张“合纵”,联合六国以拒秦。曾为燕昭王亲信,奉命入齐,从事反间活动,使齐国“西劳于宋,南罢(疲)于楚”, 以便削弱齐国,以防齐国谋燕。初入齐,得到齐王信任用为相。秦昭王十九年(公元前288年)自称西帝;约齐闵王并称东帝。他劝说齐王取消帝号,又和赵奉阳君李兑“合纵”五国攻秦,迫使秦昭王废帝号,并归还一部分魏、韩地、被赵封为武安君,旋又助齐闵王攻灭宋国。后燕将乐毅联合五国兵大举攻齐,他的反间活动暴露,被齐王车裂而死。(《汉书·艺文志》)纵横家《苏子》三十一篇,今佚。马王堆汉墓出土帛书《战国纵横家书》保存有苏秦的书信和游说十六章反映的情况与《史记·苏秦列传》所说有异。
“连横”的主要代表人物是张仪(?——公元前310年)战国时魏国贵族后代。秦惠文君九年(公元前329年)入秦, 次年为相,封武信君。执政时曾迫使魏惠王献上郡十五县于秦,又说惠文君自称为王,推行“连横”策略,主张六国分别以事秦,瓦解齐、楚联盟,并出兵夺取楚汉中地。秦惠文王更元九年(公元前316年)。 与司马错等率军攻灭蜀、苴、巴三国。 后一度入魏为相,被逐回,不久而卒。(《汉书·艺文志》)纵横家有《张子》十篇,今已佚。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06-11-04
1.儒家,代表人物:孔子、孟子、荀子。作品:《孔子》、《孟子》、《荀子》
2.道家,代表人物:老子、庄子。作品:《道德经》、《庄子》
3.墨家,代表人物:墨子。作品:《墨子》
4.法家,代表人物:韩非、李斯。作品:《韩非子》
5.名家,代表人物:邓析、惠施、公孙龙、慎到和桓团。作品:《公孙龙子》
6.阴阳家,代表人物:邹衍
7.纵横家,代表人物:苏秦、张仪。主要言论传于《战国策》
8.杂家,代表人物:吕不韦
9.农家, 农家代表:许行
10.小说家,

儒家是战国时期重要的学派之一,它以春秋时孔子为师,以六艺为法,崇尚「礼乐」和「仁义」,提倡「忠恕」和不偏不倚的「中庸」之道,主张「德治」和「仁政」,重视道德伦理教育和人的自身修养的一个学术派别。
儒家强调教育的功能,认为重教化、轻刑罚是国家安定、人民富裕幸福的必由之路。主张「有教无类」,对统治者和被统治者都应该进行教育,使全国上下都成为道德高尚的人。
在政治上,还主张以礼治国,以德服人,呼吁恢复「周礼」,并认为「周礼」是实现理想政治的理想大道。至战国时,儒家分有八派,重要的有孟子和荀子两派。

道家是战国时期重要学派之一,又称「道德家」。这一学派以春秋末年老子关于「道」的学说作为理论基础,以「道」说明宇宙万物的本质、本源、构成和变化。认为天道无为,万物自然化生,否认上帝鬼神主宰一切,主张道法自然,顺其自然,提倡清静无为,守雌守柔,以柔克刚。政治理想是「小国寡民」、「无为而治」。老子以后,道家内部分化为不同派别,著名的有四大派:庄子学派、杨朱学派、宋尹学派和黄老学派。

墨家是战国时期重要学派之一,创始人为墨翟。
这一学派以「兼相爱,交相利」作为学说的基础:兼,视人如己;兼爱,即爱人如己。「天下兼相爱」,就可达到「交相利」的目的。政治上主张尚贤、尚同和非攻;经济上主张强本节用;思想上提出尊天事鬼。同时,又提出「非命」的主张,强调靠自身的强力从事。
墨家有严密的组织,成员多来自社会下层,相传皆能赴火蹈刀,以自苦励志。其徒属从事谈辩者,称「墨辩」;从事武侠者,称「墨侠」;领袖称「巨(钜)子」。其纪律严明,相传「墨者之法,杀人者死,伤人者刑」(《吕氏春秋·去私》)。
墨翟死后,分裂为三派。至战国后期,汇合成二支:一支注重认识论、逻辑学、数学、光学、力学等学科的研究,是谓「墨家后学」(亦称「后期墨家」),另一支则转化为秦汉社会的游侠。

法家是战国时期的重要学派之一,因主张以法治国,「不别亲疏,不殊贵贱,一断于法」,故称之为法家。春秋时期,管仲、子产即是法家的先驱。战国初期,李悝、商鞅、申不害、慎到等开创了法家学派。至战国末期,韩非综合商鞅的「法」、慎到的「势」和申不害的「术」,以集法家思想学说之大成。
这一学派,经济上主张废井田,重农抑商、奖励耕战;政治上主张废分封,设郡县,君主专制,仗势用术,以严刑峻法进行统治;思想和教育方面,则主张禁断诸子百家学说,以法为教,以吏为师。其学说为君主专制的大一统王朝的建立,提供了理论根据和行动方略。
《汉书·艺文志》著录法家著作有二百十七篇,今存近半,其中最重要的是《商君书》和《韩非子》。

名家是战国时期的重要学派之一,因从事论辩名(名称、概念)实(事实、实在)为主要学术活动而被后人称为名家。当时人则称为「辩者」、「察士」或「刑(形)名家」。代表人物为惠施和公孙龙。

阴阳家是战国时期重要学派之一,因提倡阴阳五行学说,并用它解释社会人事而得名。这一学派,当源于上古执掌天文历数的统治阶层,代表人物为战国时齐人邹衍。
阴阳学说认为阴阳是事物本身具有的正反两种对立和转化的力量,可用以说明事物发展变化的规律。五行学说认为万物皆由木、火、土、金、水五种原素组成,其间有相生和相胜(葜)两大定律,可用以说明宇宙万物的起源和变化。邹衍综合二者,根据五行相生相胜说,把五行的属性释为「五德」,创「五德终始说」,并以之作为历代王朝兴废的规律,为新兴的大一统王朝的建立提供理论根据。
《汉书·艺文志》著录此派著作二十一种,已全部散佚。成于战国后期的《礼记·月令》,有人说是阴阳家的作品。《管子》中有些篇亦属阴阳家之作,《吕氏春秋·应同》、《淮南子·齐俗训》、《史记·秦始皇本纪》中保留一些阴阳家的材料。

纵横家是中国战国时以纵横捭阖之策游说诸侯,从事政治、外交活动的谋士。列为诸子百家之一。主要代表人物是苏秦、张仪等。
战国时南与北合为纵,西与东连为横,苏秦力主燕、赵、韩、魏、齐、楚合纵以拒秦,张仪则力破合纵,连横六国分别事秦,纵横家由此得名。他们的活动对于战国时政治、军事格局的变化有重要的影响。
《战国策》对其活动有大量记载。据《汉书·艺文志》记载,纵横家曾有著作「十六家百七篇」。

杂家是战国末期的综合学派。因「兼儒墨、合名法」,「于百家之道无不贯综」(《汉书.艺文志》及颜师古注)而得名。秦相吕不韦聚集门客编着的《吕氏春秋》,是一部典型的杂家著作集。

农家是战国时期重要学派之一。因注重农业生产而得名。此派出自上古管理农业生产的官吏。他们认为农业是衣食之本,应放在一切工作的首位。《孟子.滕文公上》记有许行其人,「为神农之言」,提出贤者应「与民并耕而食,饔飨而治」,表现了农家的社会政治理想。此派对农业生产技术和经验也注意记录和总结。《吕氏春秋》中的〈上农〉、〈任地〉、〈辩土〉、〈审时〉等篇,被认为是研究先秦农家的重要资料。

小说家,先秦九流十家之一,乃采集民间传说议论,借以考察民情风俗。《汉书·艺文志》云:「小说家者流,盖出于稗官。街谈巷语,道听涂说者之所造也。」
---------------------------------------
百家争鸣的局面发生在战国时期(公元前475年—前221年)。
据《汉书‧艺文志》记载,至汉代(公元前206年—公元220年)初期,以著作形式表述自己学术观点的有189家。汉代史学家将它们分门别类,归为10家,即儒家、道家、名家、法家、墨家、阴阳家、纵横家、杂家、农家和小说家。在这10家之中,杂家、农家、小说家所讨论的问题很少涉及哲学。后人把小说家以外的九家,又称为「九流」。所谓「十家九流」就是从这里来的。
后人将相互论战,及学术上的繁荣景象,称为「百家争鸣」。在这10家之外,对《周易》的研究当时已经形成了一种独特的哲学,可以称为易家;对军事和兵法的研究当时也已形成了一种含有丰富哲学思想的学说,可以称为兵家。

----------------------
先秦为什么会出现百家争鸣?
社会转型期,没有统一的思想信念,没有统一的理想观念,没有统一的国家制度,没有统一的价值观念,当然可以争论
------------------
百家争鸣在秦之后不再出现的原因是什么?
大一统,汉朝独尊儒术,隋唐的科举(考的主要是儒家的东西)
在元朝的时候,也独尊儒术,但不彻底,出现了先秦的味道,所以元朝统治97年,却有很大的文化科技成就
第2个回答  2006-11-04
景帝时期,尽管在治国思想上仍崇尚黄老,但新儒家思想作为一种社会思潮,其影响日趋强大.
先秦儒家治国思想产生于春秋战国时期,这一思想为孔子所创立,中经孟子的发展,荀况集大成.孔子坚持"礼治",主张"宽猛并济";孟子倡导"仁政",主张"推恩于民";荀子"隆礼重法",礼法结合.他们治国思想之间的承继关系基本反映了先秦儒家治国思想形成与发展的脉络,对秦汉以后封建正统治国思想产生过巨大的影响.
第3个回答  2006-11-05
春秋战国百家争鸣,后期秦朝采用法家学说治国。汉初文景帝采用道家的黄老之学,从而造就文景之治,也为大汉王朝的兴盛打下基础。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至此,各封建王朝都采用儒家思想治国,朱熹之后尤甚。
第4个回答  2006-11-04
秦朝是崇尚法家,以法治国;
到了汉朝,武帝以前由于国力衰败,一直是实行道家的无为而治;
武帝以后,乃至于整个封建社会几乎都是以儒家思想为主.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