右眼上眼睑(眼帘)下垂是怎么回事?

朋友们好:我的眼睛20天前犯病毒性红眼病(学名是充血性结膜炎),眼睛红肿、流眼泪等症状。用阿昔洛韦,妥布霉素地塞米松等滴眼液和口服阿昔洛韦、螺旋霉素,头孢克洛等片剂治疗十余天,滴眼液有地塞米松的抗生素药。红肿消退后右眼的上眼皮出现下垂情况(较明显),而且半月来一直这样未见恢复,请问是何原因?该怎么治疗?谢谢!

  概述
  由于提上睑肌功能不全或丧失,或其他原因所致的上睑部分或全部不能提起,遮挡部分或全部瞳孔者称上睑下垂。
  [编辑本段]上睑下垂分类
  1.先天性上睑下垂,占所有分类的80%左右,是由于提上睑肌发育异常而致其功能减弱,甚至丧失;
  2.后天性上睑下垂,由于动眼神经麻痹或重症肌无力所致;
  3.假性上睑下垂,外观上睑呈下垂状态,但客观检查提上睑肌功能正常,上睑真实位置也正常,常见于上睑皮肤松弛,上睑缺乏支撑,特发性睑痉挛。
  上睑下垂症状
  ①先天性:常为双侧,但两侧不一定对称,, ②获得性:多有相关病史或伴有其他症状,如动眼神经麻痹可能伴有其他眼外肌麻痹;提上睑肌损伤有外伤史;交感神经损害有Horner综合征;重症肌无力所致上睑下垂具有晨轻夜重的特点,注射新斯的明后明显减轻。
  [编辑本段]上睑下垂-史料记载
  上睑下垂的异名较多,如《诸病源候论》称“睢目”;《圣济总录》称“眼睑垂缓”,认为系气血虚,肤腠疏开而受风邪,客于睑肤之间所致;《目经大成》称为“睑废”,认为是两胞丝脉为邪所中,血气不和所致。
  此病多因脾虚气弱,升举无力,或因脾胃虚弱,水谷不化,精血不足,脉络失和,肤腠开疏,风邪客于胞睑;也因禀赋不足,命门火衰,脾阳不足,胞睑失于温养;或因胞睑外伤,营卫失和,胞睑失养所致。其特点是单眼或双眼上胞下垂,轻者半掩黑睛与瞳神,重者上胞覆盖黑睛,欲睁不起。双侧上睑下垂者,常需仰视,抬眉,皱额以助睁眼瞻视,严重者,可见吞咽困难,视一为二,卧床不起,病情危重。
  上睑下垂原因及症状
  (一)先天性。绝大多数是因提上睑肌发育不全或缺损,或因支配提上睑肌神经缺损而引起。为先天发育畸形,多为双侧,有时为单侧,可为常染色体显性或隐性遗传。常伴有眼球上转运动障碍。双眼上睑下垂较明显的患者眼睑皮肤平滑、薄且无皱纹。如瞳孔被眼睑遮盖,患者为克服视力障碍,额肌紧缩,形成较深的横行皮肤皱纹,牵拉眉毛向上呈弓形凸起,以此提高上睑缘位置,或患者仰头视物。
  (二)后天性。其原因有外伤性、神经原性、肌原性及机械性等四种。其中肌原性者以重症肌无力引起者多见。
  1.麻痹性上睑下垂:动眼神经麻痹所致。多为单眼,常合并有动眼神经支配其它眼外肌或眼内肌麻痹。
  2.交感神经性上睑下垂:为Müller肌的功能障碍或因颈交感神经受损所致,如为后者,则同时出现同侧瞳孔缩小、眼球内陷、颜面潮红及无汗等,称为Horner综合征。
  3.肌源性上睑下垂:多见于重症肌无力症,常伴有全身随意肌容易疲劳的现象。但亦有单纯出现于眼外肌而长期不向其它肌肉发展的病例。这种睑下垂的特点是休息后好转,连续瞬目时立即加重,早晨轻而下午重,皮下或肌肉注射新斯的明0.3~1.5mg,15~30分钟后,症状暂时缓解。
  4.其它
  (1)外伤损伤了动眼神经或提上睑肌,Müller肌,可引起外伤性上睑下垂。
  (2)眼睑本身的疾病,如重症沙眼、睑部肿瘤等,使眼睑重量增加而引起机械性上睑下垂。
  (3)无眼球、小眼球、眼球萎缩及各种原因导致眶脂肪或眶内容物减少,可引起假性上睑下垂。
  (三)癔病性上睑下垂。为癔病引起,双上睑突然下垂或伴有癔病性瞳孔散大,有时压迫眶上神经可使下垂突然消失。
  (四)不正常的眼睑联合运动:指与下颌,颜面及眼球运动有关的眼睑运动
  1.颌动瞬目现象,Marcus Gunn jaw-winking :动眼神经核与三叉神经运动核之间存在先天性不正常的联系,造成翼外肌与提上睑肌有联合运动,症状为张口或下颌摆动使上睑提起,明显时在吃东西的同时伴有一眼随咀嚼发生瞬目运动。
  2.Martin Amat现象,曾被称为反Marcus Gunn现象:面部神经损伤后再生恢复发生异常联合运动,下半部颜面肌运动时眼轮匝肌收缩眼睑闭合
  3.动眼神经损害发生联合性上睑运动
  [编辑本段]上睑下垂术前检查
  正常人上睑缘覆盖角膜上缘的2mm,睑裂平均宽度约为7.5mm。为了估测提上睑肌的功能,可在抵消了额肌收缩力量的前提下,分别测定眼球极度向上,向下注视时的上睑缘位置。正常人应相差8mm以上。如前后相差不足4mm者,表示提上睑肌功能严重不全。
  上睑下垂的治疗
  主要是防止视力减退和改善外貌,应针对原因治疗。先天性上睑下垂应早期手术矫正。尤其单侧下垂遮挡瞳孔者更应争取早期手术,以防形成弱视。肌源性或麻痹性上睑下垂可用三磷酸腺苷、维生素B1或新斯的明,提高肌肉的活动功能。久治无效时再慎重考虑手术。
  上睑下垂的手术方式有:①增强上睑提肌的力量,如缩短或徙前肌肉。②借助额肌或上直肌的牵引力量,开大睑裂。可根据病情及各肌肉力量的情况选择手术方式。
  上睑下垂矫正要点
  上睑下垂矫正术手术对比
  1.选择好手术方式:额肌瓣止点下移悬吊术,适用于任何类型上睑下垂,特别是重度的上睑下垂患者,但病人的额肌应有功能存在。轻中度上睑下垂者,可用上睑提肌缩短术矫正[1]。
  2.调整好睑裂高度:不论用哪种方法纠正上睑下垂,均应调整好睑裂高度。过宽则术后暴露性角膜炎严重,过窄则纠正效果不满意。
  3.用额肌瓣止点下移转移悬吊时,剥离成形的整个额肌瓣(包括转入上睑的部分)都保留有良好的收缩功能,这是手术成功的基础[2]。
  4.睑板固定位置要适当:不论用哪种方法,睑板上固定的三点位置要恰当,中线点过低则上睑提起过度会形成“三角眼”,过高则上睑提起不足,上睑下垂纠正不满意。
  5.单侧上睑下垂纠正后,健侧应做成双眼皮,以使其两侧基本对称。
  6.术前,对受术者应认真检查,作好鉴别诊断。选择适当的手术方法。
  上睑下垂手术目的
  上睑下垂矫正手术的根本目的在于:提高下垂的上睑,恢复正常的睑裂高度,暴露出瞳孔,扩大视野,防止弱视,矫正异常形态,改善面容。总之,既要达到功能上的恢复,又要达到美容目的。
  上睑下垂术后效果要求
  术后理想而完善的矫正效果应具备以下几点:
  ①形态上:上睑下垂得以矫正,两侧重睑皱襞,睑裂高度、宽度,睑缘形态孤度,眉缘距离均对称协调一致。
  ②功能上:能保持正常的眼睑开闭和瞬目运动,眼球向各方运动时,睑球运动协调一致,睡眠时睑裂闭合良好。
  ③并发症方面:尽可能做到无斜视、复视、兔眼等并发症产生。
  上睑下垂-疗效评价
  1.治愈:伤口愈合,双侧者术后平视上睑缘遮盖角膜上缘不超过3mm;单侧者术眼与健眼上睑位置基本对称或相差不超过2mm。
  2.好转:伤口愈合,睑下垂部分矫正但未达到以上标准。
  3.未愈:伤口未愈合并继发感染,睑下垂矫正术失败,睑下垂未矫正。
  专家提示 :
  正常人能轻松自如睁开眼睑,看眼前方的东西。由于睑下垂挡住了视线,以致借助额肌的收缩提起上睑,并昂头,俗称“望天线”,影响面部外观。 先天性睑下垂一般都可通过手术加以矫正,解除视线障碍,防止弱视并改善面容。后天性睑下垂,针对病因治疗,并与神经科共同诊断、用药。早期治疗可望治愈或改善。另有在治疗半年以上无好转才考虑手术。

参考资料:http://baike.baidu.com/view/109762.htm?fr=ala0_1_1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0-05-03
那的确得做了.兰州的医院我不知道.一般的眼科医院都能做,一般的大医院也能做.但是最好还是去眼科医院做.像你这种不是很严重的.一两千就够了.你最好还是找个空闲的时候做.大概要一两个月的恢复期吧,医生会跟你说什么半年到一年的,其实根本不用.我做完俩星期几乎就没事了,前一个星期眼睛是被捂着的,而且眼皮是由几根线拉着,线另一头粘到额头上,一星期不能闭眼,涂保湿药膏,什么都很不方便..吃饭上厕所什么的都需要照顾...两星期的时候根据伤口长的情况拆线.一共拆两次,第一次是拆掉吊眼皮的线,第二次是拆缝合伤口的小线.时间嘛,现在就差不多.气温低,有利于伤口,因为不容易发炎.我也是右眼轻微下垂.09年暑假做的,恢复特别好.
做手术的时候是局部麻醉,眼睛是睁开的,就是说她们怎么手术你都是能看见的.打麻药的时候挺疼的.做的时候挺害怕的..估计你做斜视的时候也知道这些...我比你小两岁.祝你好运.有什么不知道的再问我...打字好累..呵呵...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