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二战中的英美盟军

我也不清楚是不是那么叫的,在我清楚的范围之内,貌似美国当时给予过英国帮助把...所以就是想问一下,在二战里,英美有没有联合起来抗战的事迹.....无论是战事、给予帮助方面的都可以。

美英是盟国,在世界正式结成反法西斯同盟前,美国表面中立实际上已经采取了《租借法案》等措施帮助盟国特别是英国了。
联合作战有:
北非战场:蒙哥马利(英)和巴顿(美)对以隆美尔为主的德意军队的作战,并将隆美尔赶出了非洲。
亚洲战场:太平洋战区英美海军联合对日作战,以美国为主导。中印缅战区中英美联合对日作战。
欧洲战场:西西里岛登陆战役,占领意大利的战役。还有最著名的诺曼底登陆。

美国给英国的援助对英国能够坚持跟德国对抗是相当关键的,美国一共提供给英国200亿美元的援助——这相当于1950年抗美援朝时中国国内生产总值(58亿人民币)的十倍。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0-04-19
在北非和诺曼底
要是没有老美死撑,英国已经成为德国的一个郡了

不是有没有联合的问题,是十分密切,到同传一条裤衩的关系

英国的一切作为,都是与美国联合干的,是美国帮助下干的

所以二战之后,英国正式认美国当干爹了。
战争是政治的继续。国家关系则是主权国家立于本国政治利益上的斗争与合作关系。二战中,英美两国为了从实际中支援苏军对德作战,以求早日消灭危害它们统治利益的法西斯势力,都同意开辟对德作战的第二战场,并且最终也能就此达成一致行动的协议。这体现了它们合作的一面。但同时具体到第二战场开辟的时间、地点等问题时,英美两国都从自己国家的根本利益出发,提出自己的方案,并就此展开争吵和斗争,另外加上战略传统,作战条件及对战后利益的考虑等方面的差异,使这一分歧与斗争更复杂和持久。

首先,从国家的根本利益来看,对英国而言,维护海上交通线就是从根本上保卫了国家。这是它的根本利益所在。众所周知,英国不仅是个岛国,而且是个殖民大国和工业国,本土资源多以海外进口,近几百年来“英国人民的生存,英国的经济和工业,以及英国同大陆敌人进行战争,全部依赖于这种巨大的海上输入”。大西洋运输线和地中海航线是英国的生命线 。 同时地中海航线又是它与东方广大领地保持联系的最短路途,也是“战争血液”的供应线。此外,埃及和苏伊士运河更是帝国的“交通枢纽”。埃及的棉花、伊拉克的石油、印度的粮食、东南亚的橡胶和锡,这些英国进行战争的必需物资都经由苏伊士运河运出,所以在战略家眼中,控制埃及和苏伊士运河的意义不亚于控制伦敦。而当时控制这条通道的意大利法西斯却是三国轴心中最弱的一环,因此早在1941年1月英国就决定了在这个地区用兵,先打垮意大利,进而重返欧洲大陆的地中海战略方针。这个方针的确立是它的国家利益的根本要求。

从美国的根本利益来看,确立它的战后亚欧乃至世界的霸权地位是利益的根本。美国位于大西洋彼岸,战前没有像英国那样广阔的殖民地,同时战火未在本土燃烧,投入战争的时间较晚,因而更多地希望依仗强大的军事、经济潜力,力争“战时能决定全局”,战后能“从事”仲裁主宰世界。所以在美国与苏联合作之初,就坚决反对英国急于承认苏联新西部边界要求的作法,强调美国甘冒“联合国家的内部分裂”之险,也不支持附有领土条款的英苏条约 。美国更多地愿意在物资援助和开辟第二战场问题上同苏妥协,从而使它放弃领土要求,所以美国提出尽快而直接地开辟欧洲第二战场,使苏联得到实际上的援助,坚定它与美国合作的决心。�

其次,从作战条件来看,战初英国由于执行绥靖政策而遭惨败,后又在极端困难的情况下坚持与德军单独作战一年,英国实力被大大削弱,而英方军备物资和领地的军队多集中在地中海一带,同时,考虑到若在1942 年执行“大铁锤计划”,美军投入兵力有限,战争的更大责任要由英国来负担。这显然对已很衰弱的英军实力又是雪上加霜的打击。因此丘吉尔为保存实力,既要极力坚持首先与苏结盟,以防止苏联退出战争,并可把德军陆空主力不断东引,同时又要从保存实力和夺取交通线的首要目标出发,宁肯答应苏联的新边界领土要求,而不同意尽快在欧洲直接开辟第二战场,可见丘吉尔多次回绝斯大林提出的开辟第二战场的要求,也是从英国当时作战条件的实际情况出发的。�

从美国的作战条件来看,美国参战晚,此前国内盛行孤立主义,这使美国的军事力量要在战争中逐渐壮大,因此战初与英军联合作战就非常重要,但同时美国又希望速战速决,特别是太平洋战争爆发后,美军需要兼顾欧亚,两面迎敌,就更急于在欧洲战场尽快打败德军,控制住欧洲局势,防止苏联战败,以制德日联合之势,因而罗斯福一开始就坚持横渡海峡作战的“大铁锤计划”,并向苏联许诺,在1942年开辟第二战场,以稳住苏联。但要实现这一诺言,无论从作战人员上,还是从战略物资上看,都离不开与英军合作。然而丘吉尔是不会将本国实力孤注一掷地冒这个险的,因此,最终罗斯福权衡当时的作战条件,做出了让步,将 北非登陆作为权宜之计。�

再次,从对战后利益的考虑来看,英美也有不同。战前英国拥有广阔的海外殖民地,而在战后力争保住这些殖民地是丘吉尔等英国统治阶级首先考虑到的,所以他们一再坚持对北非地区和中东地区的最有效控制。美国则极力反对这种大殖民主义思想,认为这种思想已过时,更重要的是战后应由军事力量和经济力量都强大的美国来主宰世界。特别是随着战争的演进,苏联已脱颖而出,这时若再不执行欧洲登陆方案,恐怕要出现一个“布尔什维克化的欧洲”。加速在欧洲的行动正是美国利益所在,美国必须“在欧洲东部前线的后面部署足够军力以对抗红军……欧洲不能成为军事真空而让俄国入侵”。可见罗斯福对战后欧洲事务的安排问题早有考虑。值得一提的是,美国已经意识到战争使英国削弱和苏联在欧洲地位的加强。魁北克会议期间的一份美国文件集中反映了美国的想法,其中写道:“俄国在欧洲的战后地位将是一种占优势的地位。德国战败后,欧洲将没有力量可与它的巨大军事力量抗衡。事实上,英国正在地中海造成一个与俄国相对峙的地位,这将使它在日后欧洲的均势中得到好处。然而即便在这地方,它也无法同俄国匹敌,除非它有可能得到其他方面的支持……有必要发展和保持同俄国的最友好关系。美国在对俄国关系中必须考虑的最重要的因素是太平洋战争的进行。”这份文件所表明的政策对日后德黑兰会议决议起着指导意义。由此可见英国为了保持海外殖民地的统治,为了谋求在欧洲重建英国的势力范围,遏制苏联势力,就要谋求同美国合作。然而,美国另有打算,它不仅要考虑战后如何与苏联联合统治世界即罗斯福的战后蓝图,它还要顾及太平洋战势,要力争苏军出兵对日作战,以减少美国在太平洋战争中的消耗和损失。罗斯福此时更多地要考虑与苏联而不是与英国共谋合作,“我们战后将会同英国发生的纠纷,也许比目前同德发生的纠纷更大”。因此,美国坚持欧洲登陆方案,反对丘吉尔的地中海战略,并最终促使这一方案执行。�

最后,再从战略传统来看,英国的边缘战略占重要地位。这一战略主要是由老威廉-皮特在 “七年战争”中提出的,主张英国在同欧洲大陆的国家作战时,不必在大陆投入主力部队, 而是向盟友提供物资援助,由它们负责大陆内部的战争,英国则要利用海军优势,对敌人 进行海上封锁,破坏敌人的海上贸易和攻击敌人的海外殖民地。这样就可以较小的代价取得 胜利。丘吉尔就是边缘战略的鼓吹者。由于战初法国沦陷,英军根据自身处境和力量,积极 推行这一战略,将目标重点转向地中海。这是比较符合客观实际的。但到后来,丘吉尔仍坚 持这一战略,并想将美国力量也拖入地中海,就遭到了美国的坚持反对。

而从美国方面看,由于地理位置优越和周边国家的弱小,美国就有反常备军的传统,实行 战时召募民兵制,同时厉行“先宣战,后准备”的作法。但是临时召募来的民兵缺乏训练,纪 律涣散,又受季节影响大,农忙就要回家。这使美国战争指挥者不敢打长期的消耗战,同而力求打短而快的战争。战略上,喜欢采用进攻型战略,甚至不怕冒险。“大铁锤计划”的提 出就明显地缺乏对战争条件和客观情况的充分认识,带有冒险成分。这也是直接承袭了美 国的作战传统的产物。�

总之,第二战场开辟问题不仅是重大战略决策问题,也是复杂的外交斗争问题,在此英美的合作与分歧,其根本原因是国家根本利益的不同,当然还有一些诸如作战传统、作战案件和 对 战后事务安排的考虑等原因。仅就国家利益而言,国家关系中没有永远的敌人,也没有永远的朋友,合作与斗争是并存的。同时在分析战争问题时,还应注意战争自身发展的规律性,就开辟第二战场问题来说,1942年的“大铁锤计划”显然不具备实施条件,只会招致失败,而1944年则条件具备,再实施“地中海战略”就没有道理且延误战机。必须承认,在战争中任何主观冲动的计划只能带来损失和教训。因此我们应该客观地、实事求是地看待英美的合作与斗争,并始终把握住一点:国家利益是根本所在。
美英是盟国,在世界正式结成反法西斯同盟前,美国表面中立实际上已经采取了《租借法案》等措施帮助盟国特别是英国了。
联合作战有:
北非战场:蒙哥马利(英)和巴顿(美)对以隆美尔为主的德意军队的作战,并将隆美尔赶出了非洲。
亚洲战场:太平洋战区英美海军联合对日作战,以美国为主导。中印缅战区中英美联合对日作战。
欧洲战场:西西里岛登陆战役,占领意大利的战役。还有最著名的诺曼底登陆。

美国给英国的援助对英国能够坚持跟德国对抗是相当关键的,美国一共提供给英国200亿美元的援助——这相当于1950年抗美援朝时中国国内生产总值(58亿人民币)的十倍。
第2个回答  2010-04-19
战争是政治的继续。国家关系则是主权国家立于本国政治利益上的斗争与合作关系。二战中,英美两国为了从实际中支援苏军对德作战,以求早日消灭危害它们统治利益的法西斯势力,都同意开辟对德作战的第二战场,并且最终也能就此达成一致行动的协议。这体现了它们合作的一面。但同时具体到第二战场开辟的时间、地点等问题时,英美两国都从自己国家的根本利益出发,提出自己的方案,并就此展开争吵和斗争,另外加上战略传统,作战条件及对战后利益的考虑等方面的差异,使这一分歧与斗争更复杂和持久。

首先,从国家的根本利益来看,对英国而言,维护海上交通线就是从根本上保卫了国家。这是它的根本利益所在。众所周知,英国不仅是个岛国,而且是个殖民大国和工业国,本土资源多以海外进口,近几百年来“英国人民的生存,英国的经济和工业,以及英国同大陆敌人进行战争,全部依赖于这种巨大的海上输入”。大西洋运输线和地中海航线是英国的生命线 。 同时地中海航线又是它与东方广大领地保持联系的最短路途,也是“战争血液”的供应线。此外,埃及和苏伊士运河更是帝国的“交通枢纽”。埃及的棉花、伊拉克的石油、印度的粮食、东南亚的橡胶和锡,这些英国进行战争的必需物资都经由苏伊士运河运出,所以在战略家眼中,控制埃及和苏伊士运河的意义不亚于控制伦敦。而当时控制这条通道的意大利法西斯却是三国轴心中最弱的一环,因此早在1941年1月英国就决定了在这个地区用兵,先打垮意大利,进而重返欧洲大陆的地中海战略方针。这个方针的确立是它的国家利益的根本要求。

从美国的根本利益来看,确立它的战后亚欧乃至世界的霸权地位是利益的根本。美国位于大西洋彼岸,战前没有像英国那样广阔的殖民地,同时战火未在本土燃烧,投入战争的时间较晚,因而更多地希望依仗强大的军事、经济潜力,力争“战时能决定全局”,战后能“从事”仲裁主宰世界。所以在美国与苏联合作之初,就坚决反对英国急于承认苏联新西部边界要求的作法,强调美国甘冒“联合国家的内部分裂”之险,也不支持附有领土条款的英苏条约 。美国更多地愿意在物资援助和开辟第二战场问题上同苏妥协,从而使它放弃领土要求,所以美国提出尽快而直接地开辟欧洲第二战场,使苏联得到实际上的援助,坚定它与美国合作的决心。�

其次,从作战条件来看,战初英国由于执行绥靖政策而遭惨败,后又在极端困难的情况下坚持与德军单独作战一年,英国实力被大大削弱,而英方军备物资和领地的军队多集中在地中海一带,同时,考虑到若在1942 年执行“大铁锤计划”,美军投入兵力有限,战争的更大责任要由英国来负担。这显然对已很衰弱的英军实力又是雪上加霜的打击。因此丘吉尔为保存实力,既要极力坚持首先与苏结盟,以防止苏联退出战争,并可把德军陆空主力不断东引,同时又要从保存实力和夺取交通线的首要目标出发,宁肯答应苏联的新边界领土要求,而不同意尽快在欧洲直接开辟第二战场,可见丘吉尔多次回绝斯大林提出的开辟第二战场的要求,也是从英国当时作战条件的实际情况出发的。�

从美国的作战条件来看,美国参战晚,此前国内盛行孤立主义,这使美国的军事力量要在战争中逐渐壮大,因此战初与英军联合作战就非常重要,但同时美国又希望速战速决,特别是太平洋战争爆发后,美军需要兼顾欧亚,两面迎敌,就更急于在欧洲战场尽快打败德军,控制住欧洲局势,防止苏联战败,以制德日联合之势,因而罗斯福一开始就坚持横渡海峡作战的“大铁锤计划”,并向苏联许诺,在1942年开辟第二战场,以稳住苏联。但要实现这一诺言,无论从作战人员上,还是从战略物资上看,都离不开与英军合作。然而丘吉尔是不会将本国实力孤注一掷地冒这个险的,因此,最终罗斯福权衡当时的作战条件,做出了让步,将 北非登陆作为权宜之计。�

再次,从对战后利益的考虑来看,英美也有不同。战前英国拥有广阔的海外殖民地,而在战后力争保住这些殖民地是丘吉尔等英国统治阶级首先考虑到的,所以他们一再坚持对北非地区和中东地区的最有效控制。美国则极力反对这种大殖民主义思想,认为这种思想已过时,更重要的是战后应由军事力量和经济力量都强大的美国来主宰世界。特别是随着战争的演进,苏联已脱颖而出,这时若再不执行欧洲登陆方案,恐怕要出现一个“布尔什维克化的欧洲”。加速在欧洲的行动正是美国利益所在,美国必须“在欧洲东部前线的后面部署足够军力以对抗红军……欧洲不能成为军事真空而让俄国入侵”。可见罗斯福对战后欧洲事务的安排问题早有考虑。值得一提的是,美国已经意识到战争使英国削弱和苏联在欧洲地位的加强。魁北克会议期间的一份美国文件集中反映了美国的想法,其中写道:“俄国在欧洲的战后地位将是一种占优势的地位。德国战败后,欧洲将没有力量可与它的巨大军事力量抗衡。事实上,英国正在地中海造成一个与俄国相对峙的地位,这将使它在日后欧洲的均势中得到好处。然而即便在这地方,它也无法同俄国匹敌,除非它有可能得到其他方面的支持……有必要发展和保持同俄国的最友好关系。美国在对俄国关系中必须考虑的最重要的因素是太平洋战争的进行。”这份文件所表明的政策对日后德黑兰会议决议起着指导意义。由此可见英国为了保持海外殖民地的统治,为了谋求在欧洲重建英国的势力范围,遏制苏联势力,就要谋求同美国合作。然而,美国另有打算,它不仅要考虑战后如何与苏联联合统治世界即罗斯福的战后蓝图,它还要顾及太平洋战势,要力争苏军出兵对日作战,以减少美国在太平洋战争中的消耗和损失。罗斯福此时更多地要考虑与苏联而不是与英国共谋合作,“我们战后将会同英国发生的纠纷,也许比目前同德发生的纠纷更大”。因此,美国坚持欧洲登陆方案,反对丘吉尔的地中海战略,并最终促使这一方案执行。�

最后,再从战略传统来看,英国的边缘战略占重要地位。这一战略主要是由老威廉-皮特在 “七年战争”中提出的,主张英国在同欧洲大陆的国家作战时,不必在大陆投入主力部队, 而是向盟友提供物资援助,由它们负责大陆内部的战争,英国则要利用海军优势,对敌人 进行海上封锁,破坏敌人的海上贸易和攻击敌人的海外殖民地。这样就可以较小的代价取得 胜利。丘吉尔就是边缘战略的鼓吹者。由于战初法国沦陷,英军根据自身处境和力量,积极 推行这一战略,将目标重点转向地中海。这是比较符合客观实际的。但到后来,丘吉尔仍坚 持这一战略,并想将美国力量也拖入地中海,就遭到了美国的坚持反对。

而从美国方面看,由于地理位置优越和周边国家的弱小,美国就有反常备军的传统,实行 战时召募民兵制,同时厉行“先宣战,后准备”的作法。但是临时召募来的民兵缺乏训练,纪 律涣散,又受季节影响大,农忙就要回家。这使美国战争指挥者不敢打长期的消耗战,同而力求打短而快的战争。战略上,喜欢采用进攻型战略,甚至不怕冒险。“大铁锤计划”的提 出就明显地缺乏对战争条件和客观情况的充分认识,带有冒险成分。这也是直接承袭了美 国的作战传统的产物。�

总之,第二战场开辟问题不仅是重大战略决策问题,也是复杂的外交斗争问题,在此英美的合作与分歧,其根本原因是国家根本利益的不同,当然还有一些诸如作战传统、作战案件和 对 战后事务安排的考虑等原因。仅就国家利益而言,国家关系中没有永远的敌人,也没有永远的朋友,合作与斗争是并存的。同时在分析战争问题时,还应注意战争自身发展的规律性,就开辟第二战场问题来说,1942年的“大铁锤计划”显然不具备实施条件,只会招致失败,而1944年则条件具备,再实施“地中海战略”就没有道理且延误战机。必须承认,在战争中任何主观冲动的计划只能带来损失和教训。因此我们应该客观地、实事求是地看待英美的合作与斗争,并始终把握住一点:国家利益是根本所在。
第3个回答  2010-04-19
要是没有老美死撑,英国已经成为德国的一个郡了

不是有没有联合的问题,是十分密切,到同传一条裤衩的关系

英国的一切作为,都是与美国联合干的,是美国帮助下干的

所以二战之后,英国正式认美国当干爹了。
第4个回答  2010-04-19
2楼白痴粪粪别瞎喷是英国死撑不是美国还有真正英美同盟开始是50年代末期你明白吗?自己看看那段历史在出来吠别丢人╮(╯▽╰)╭
最著名德累斯顿轰炸 北非阿拉曼战役 诺曼底战役 西西里岛登陆 你如果不信可查查二战中很多单独行动(为了各自利益)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