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岛为什么成了鬼城

如题所述

事实上,红岛正面临严重的“人口危机”。

2013年青岛发布《红岛经济区及周边区域总体规划》,规划中提到红岛经济区范围内规划建设用地规模为90平方千米,规划人口规模为70万人。

数据显示,2016年底红岛区常住人口仅为9.97万人,比2015年仅增长了800人,2017年增长了1400人,突破十万人大关,2018年要好一些,增长了2600人。

奇怪的是,红岛区的人口没有涨多少,但是房价却翻了好几倍。

三年涨三倍,红岛区的房价真是坐上了过山车。

安居客数据显示,2016年5月红岛区的房价仅为5190元一平,三年后也就是2019年5月,红岛区房价已经接近15000万一平。

所以写到这,要谈红岛楼市,就得弄明白红岛楼市的上涨逻辑和价格支撑。

2

跟青岛其他区域房价上涨的逻辑差不太多,红岛的上涨也受到了政策和供需驱的双重驱动。

政策驱动是去库存和棚改货币化安置,这是老调重弹,谁都清楚。这是和青岛其他市区的上涨一致的地方。

唯独不同的是供需驱动的不同,红岛是片处女地,所有的基础设施都在规划或者建设当中,这个地方供需驱动的主要动力,更多的不是刚需,而是投资。

即便是到了2019年,晚上去很多建成一两年的红岛楼盘看,亮灯率只能用惨淡形容。

投资和刚需最大的不同之一,体现在耐性上。

刚需驱动的用户巴不得第一时间收房、验房、装修,投资驱动的用户持有物业则明显要有耐心得多。

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红岛的繁荣也离不开等待。

3

对于很多选择红岛投资的人来说,红岛的房价是存在这样两个价格锚定。

第一个房价锚定是,青岛市市政府搬迁红岛的传言。

一方面,对于搬迁所在地,自然这是房价的重大利好。比如北京市政府搬到通州区,通州的段位就上来了。而一旦青岛市政府搬迁红岛,那么红岛板块铁板钉钉将会成为青岛楼市新贵。

另一方面,市政府搬迁早已见惯不怪,抖音上流传着王健林说廊坊万达广场的一段公案,廊坊万达广场居然就建在廊坊市政府的旧址。

遗憾的是,这只是一个传言,就像是青岛要直辖的传言一样,活在红岛区人民和投资客的脑海里。

至今,这么大的事情,都没有确凿的信息释放。

第二个房价锚定是,红岛区的规划和格局。

高新区侧重产业地产,目标是吸引大企业,瞄准的高端制造业。河套区域则是侧重商务地产,希望塑造白领群体,撬动的是服务业。

有句话是怎么说的:栽好梧桐树,不愁凤凰来。

延续这个逻辑,青岛的投资客也生出这样一个论调:房价硬件决定论。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2-12-06
但是由于红岛整体规划的不确定性和现有景区后期维护、开发滞后,使其对游客的吸引力下降,每当夜幕降临,出现了很多没有灯光的建筑物,有人称它们为“鬼城”。
第2个回答  2022-11-28
但是由于红岛整体规划的不确定性和现有景区后期维护、开发滞后,使其对游客的吸引力下降,每当夜幕降临,出现了很多没有灯光的建筑物,有人称它们为“鬼城”。
第3个回答  2022-12-05
红岛成了鬼城主要原因是他们远离市区,另外就是配套设施跟不上。
第4个回答  2022-11-27
待青兰高速改移?

这个待字用的好啊…谁知道要待到什么时候呢?三年五年?还是十年八年?甚至更长时间?

没了高铁站,地铁九号线暂缓修建高新区一段,红岛人口目前刚突破十万…

就这么个地方,会有更多的投资么?会有更多的建设么?

外来资金去黄岛,城阳,李沧这些地方不好么?非要砸大笔资金开疆拓土,从零开始?

抛弃肯定不至于,毕竟环胶州湾也就那么多地…红岛占了差不多三分之一。但是,这些年,估计要以发展西海岸,城阳,甚至主城区为主了…

就算单从利益来说,这些地方也属于基础好,见效快,效益高的区域。等到这些地方发展到将近饱和,或许才有精力去发展红岛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