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称可以给00后增加工作强度,作为00后,你赞同吗?

近日,在《益企会客厅》节目中,有专家表示,在我们的工作中,我觉得对于00后,(工作强度)是可以给他加码的。因为我认为他们具备一个很好的素质的人。

第1个回答  2022-08-27
码的前提是也得加薪啊。

光加码不加薪的职场行为不就是榨取劳动者吗?这就是典型的耍流氓行为啊。

另外,现在年轻人的工作压力本身也不小啊,看看哪些公司不加班啊?至少99.99%的企业都有加班行为,不加班的公司都是个例,个案。

我相信这位专家对年轻人工作「加码」的建议时出于好心,毕竟她也说了:年轻人思想开放,信息多元,有利于创新。

原话是这么说的: 00后和95后,他们获取信息可能更多元化,而且他们具备独立思考的能力。所以,作为我们这种创新型的企业,当我们给他们一-个idea的时候,他们通过自我的这,种检索、信息搜集,反而能交出来一个具有独立观点的报告或者- -些项目的案例,我觉得这个例子就让我觉得00后的能力是不可小觑的。

这一点我是同意的,企业在重视年轻人创新力这块确实需要加强,我感觉除了加码,还应该给更多的激励机制,比,如:当完成某项任务,或者在工作当中有创新的时候,不管是创新了产品,还是创新了机制,提高了效率,都应该给--定的提成或者奖金,这样大家才能有积极性嘛。

我感觉这个专家可能只是不会说话罢了,相比于这位专家说给年轻人增加工作强度,华东师范大学工商管理学院的易凌峰教授就很会说话。

他说: 00 后一方面很现实,需要赚钱,另一方面也需要成长,因此光有财务的薪酬是不足够的。易教授提出“全面薪酬”概念,针对00后的需求,提供关爱性的福利、平等的管理方式、职业发展的规划和.管理以及压力舒缓。通过定制化的福利提高员工满意度,增强员工企业归属感。

意思就是:年轻人也需要钱,不仅在钱上满足他们,而且也应该给更多的福利政策和成长空间,这样才能激发年轻人更多的创新和效率。

所以,我认为:年轻人的能力当然不可小觑,工作加码的同时,必须激励政策也得跟上。不能光让牛下奶,不给牛吃草。
第2个回答  2022-08-27
专家称可以给00后增加工作强度引热议,网友:不管多大都要努力
源@燃新闻2022-08-26 15:51
@燃新闻 消息,近日,专家称可以给00后增加工作强度的话题登上热榜,引发热议。

据悉,在一档节目,中国生物营销中心副总经理张轶楠表示,在我们的工作中,我觉得对于00后,(工作强度)是可以给他加码的。因为我认为他们具备一个很好素质的人。我举个例子,就是00后和95后,他们获取信息可能更多元化,而且他们具备独立思考的能力。所以,作为我们这种创新型的企业,当我们给他们一个idea的时候,他们通过自我的这种检索、信息搜集,反而能交出来一个具有独立观点的报告或者一些项目的案例,我觉得这个例子就让我觉得00后的能力是不可小觑的。

网友表示,专家对当代00后和95后的工作能力表示认可,年轻人充满活力和想法本是好事,有的年轻人愿意在岗位上有所作为值得鼓励提倡,但作为企业来说,更应该提倡的是所有员工都要努力拼搏进取,有奉献精神,努力和更优秀、有想法的同事学习,而非限定年龄!
第3个回答  2022-08-27
近日,在一档节目中,中国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营销中心副总经理张轶楠表示,“在我们的工作中,我觉得对于00后,工作中是可以给他加码的,因为我认为他们是具备很好素质的人。”

  如今00后的标签是为人处世不够圆滑,但积极上进、踏实认真、态度端正。现如今他们即将面对的是高房价、高物价、职场高度内卷、压力大工资少等问题。在这种情况下,企业更应该给年轻人一些成长空间,而不要想着从中压榨剩余价值,割完一茬换一茬。
实际上,对00后的能力,谁也没有怀疑过,更没有否认过,也没有任何理由否认和怀疑。随着社会的进步,特别是互联网的普及,年轻人身上爆发出来的能量,特别是创新创造能量、独立思考能力,远超他们的先辈,且每隔五年,就会有比较明显的差距。00后作为已经走向工作岗位或正在为走向工作岗位冲刺的最新一代,身上具有的各种能量是无穷的。

但是,要想使他们身上的能量得到充分释放,显然不是靠增加他们的工作强度来实现的,而应当给予他们成长的机会和施展能力的平台。如果没有很好的成长机会和施展能力的平台,单纯依靠增加工作强度,短时间内或许会有一点效果,时间长了,肯定不能维持,甚至会产生相反的作用与效果。
第4个回答  2022-08-27
“00后”拒绝加班,不是拒绝一切加班,只是不喜欢无意义地浪费时间,不喜欢用人单位以超高的考核指标逼他们加班。对企业来说,尊重他们的价值观,反而可以倒逼企业通过技术升级提高员工工作效率,提高盈利能力。应该说,“00后”在企业中起到的“鲶鱼效应”,更有利于推动企业发展进步。否则,即使他们为了就业违心说“愿意加班”,真到了岗位上,以他们的个性,仍然会拒绝不合理加班。到了那个时候,企业更不好管理。

让企业做大做强的,不是“加班文化”而是“培训文化”。在技术发明日新月异、市场变化频率渐快的时代,招聘来的人才不会让企业一劳永逸,再优秀的人才都可能在工作岗位上遇到短板。企业必须时刻盯紧市场变化,盯紧消费升级趋势,把终身培训作为企业的永恒制度,不断对员工进行技能提升培训,让员工的创新能力永远不落在市场需求之后,甚至要在一定程度上超前于市场需求。而在这方面,“00后”的多元思维使得他们创新能力更强,企业不能抓了芝麻丢了西瓜。

当然,一些中小企业可能还没有能力建立起科学的培训体系,这更需要政府的帮助。一方面,高校的就业指导和实习推荐要进一步加大力度,政府的就业培训服务既要增加数量更要提高质量,以此减少毕业生进入企业后“倒时差”的时间。另一方面,政府部门要像市场监管总局开展质量技术帮扶“提质强企”行动那样,帮扶企业提升培训能力。在这一点上,宁波创新的“共享技师”“共享专家”“共享技术超市”值得借鉴——通过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联手,以龙头企业和龙头服务商牵头,为中小企业服务,帮助他们解决发展过程中的难题。宁波能成为国家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数量最多的城市,与此有更大关系。
第5个回答  2022-08-27
我认为这个是不赞同的,因为你现在很多人工作的话,这个工作强度是很大的,所以说你可以适当的减少一些工作的强度,不要听一些专家的人去说话。
因为对于专家来说的话,他不是站在我们这些人民的角度上去考虑问题的,他是考虑的,就是这些人,它能够带来的经济效益,他是为资本考虑的,所以说专家为什么是专家,他考虑的是整体的形式,他不会从我们人民大众去考虑这个情况。
因为对于专家来说的话他们的工作可能是相对来说比较轻松一点的话可能就是比较容易做科研或者是,就是做一些方面的调查,但是我们这些普通的这种人员来说的话,可能是需要做一些体力劳动的,所以说你增加工作强度的话你感觉我们能够适应不,能够适应而且作为零零后,来说的话,他本身就是,初步的步入职场的。
所以说我认为对于零零后来说的话不应该增加这个工作强度应该根据每个人的情况制定适当的这种工作的强度不要去特别的加班,因为你现在很多人都是特别拼命的去加班,但是到最后自己的身体可能会落下很多的问题。
这也是为什么很多人就是身体落下问题,然后加班,然后工作到最后身体出现问题了,消费更多的钱,然后去放在自己身上的治疗方面。
对零零后我认为我们现在工作的话就是根据自己的情况找到一个适合自己的轻松一点的工作就可以不要去增加自己的工作,强度,因为我们不要去特别劳累的做自己的工作就可以了。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