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实的美国高中到底有多艰苦

如题所述

美国高中留学渐渐在中国流行起来,但不是每个孩子都适合低龄留学。孩子的语言能力、性格、心智成熟度、逆境商(好比情商、智商,逆境商是面对逆境,挫折的能力)极大地影响着他们将来在美国的留学效果。计算全部费用所谓“小留学生”,是指持F―1签证在美国的中、小学就读的外国学生。此风源于台湾。80年代一些台湾人将子女送到美国,免费享受公立中小学教育。到了1996年,美国修订移民法案,严格限制持F―1的外国学生在公立中小学就读。现在大多数小留学生只能上私立学校。在美国念私立高中的开销是多少呢?各个学校的学费不一样,有些开支也很难预先算出。但如果目的是做预算,每年学费,住宿,伙食再加各种杂费4-5万美元是比较靠谱的。保险起见,就算5万一年,四年是20万美元。上中学拿到奖学金的可能性几乎没有。到美国读高中的目的是为了在美国上大学。作为外国学生,上公立和上私立大学开支的差别不是很大,基本是每年5-6万美元(包括学费,住宿,伙食等)。现在从中国来的学生越来越成为美国大学的摇钱树,这当然是好事(比较容易录取)。同时这也就意味着中国学生拿到资助的可能性越来越小。假设没有资助,四年的开支就是24万美元。如果把通货膨胀也算进去,在美国读高中和大学八年的总开支是50万美元左右。这个数字当然不是国内一般工薪阶层能够负担的了的。白露以为砸锅卖铁,变卖房产供孩子读书的做法是不可取的。如果不能轻松地应付这笔开支还是不要尝试的好,等到高中毕业后再出来可省一半的钱。住宿环境美国的私立高中分住宿和走读的两种,其中住宿高中(Boarding School)数目较少。住宿高中因为吃住都在学校里,学校也有专人照看这些学生,所以情况比较简单。缺点是费用比较高,同时选择也较少。去走读学校上学就有一个找寄宿家庭(Host Family)的问题。住宿家庭一般是由学校帮助联系,远在中国的父母实际上没有什么可选的,完全是看运气。这几年在家里收几个小留学生在某些地区成了一种新兴的产业。每个月可收1000-1200美元,不少华人或老美都发现这是一种赚钱的方法。一时间鱼目混杂,参加的人什么样都有。应该说大多数Host Family是好的,但林子大了难免出几个坏鸟。我指导过的小留学生就有抱怨在Host Family里不够吃。照理小留应该同住宿家庭一起吃饭的,有时他们自己到外面吃饭店了,把小留丢下不管。还有的抱怨几天才做一次饭,有时饭菜都馊了。这些孩子在自己家里都是金枝玉叶的主儿,在国外吃都吃不饱,父母知道了不晓得怎么想。没饭吃还不是最糟的事。美国还发生过小留遭住宿家庭性侵的事件。这样的事情虽然不多,但也是一种要认真考虑的风险。还有一些小留选择住在亲戚家里。这可能是比较好的一种安排,毕竟血浓于水。但最后弄得不开心,亲朋反目的例子也常有听说。性格决定一切台湾人发明了一个词“草莓一族”,用来形容现在的年轻人:外面光鲜夺目,却质地绵软,稍一施压就变成一团稀泥。其实现在许多大陆年轻人不也是这个样子吗?独自到国外求学对高中毕业生甚至大学毕业生都是不小的挑战。对那些心智尚未成熟,刚刚初中毕业的小皇帝们更是如此。从事事有人罩着到事事都靠自己是一个很大的飞跃。在语言上,在学业上,在社交上,在生活习惯上,小留学生都会遇上种种困难。这些问题需要他们独自处理,不能处理的要想办法适应。面对这样的压力,“草莓一族”肯定是不行的。他们多半像一出温室就经霜的小苗--蔫了。那些能成功地完成这种飞跃的是那些比较成熟的孩子:有很强的内在动力,很自信,能自立自强,性格上比较外向且善于交际,又能在各种诱惑之下保持自律。这样的孩子并不是很多见的。不是说如果孩子不是这种性格就不能来美国,但他们过几年,更加成熟一点再出国可能更合适。寻找值得信赖的指导老师许多人把孩子送出来读高中是为了躲避国内高考的压力。其实美国升学的压力并不小于国内。那种以为把孩子送出来问题就解决了的想法不切实际。更可能发生的是“刚出苦海,又入火坑“,一种挑战换成了另一种可能更大的挑战。众所周知,美国考大学不光看考试成绩的。课外活动,领导才能,社区义工,体育艺术特长等也都是大学录取时要考虑的。刚出国的小留学生两眼一抹黑,如何能够方方面面都照顾到?到了10-11年级还要准备SATI、SATII、AP考试。接下来要准备申请大学,写多篇申请作文(Application Essay)。一路荆棘丛生,步步惊心。如果没有专业的指导老师(Counselor)及时加以指点,很难想像学生能顺利走下来,考上理想的大学。好的指导老师不一定要是华裔,当然华裔在沟通上可能更加通畅一点。好的指导指导老师一定要有爱心,把学生的福祉放在第一,并且熟悉美国教育制度和高中时期孩子可能遇上的问题。老师同学生每一个月或两个月见一次面(不在同一地区可以通过skype),对学生的学业上,生活上,社交上,人生规划,课外活动安排等方面加以指导。某种意义上讲指导老师起着老师,父母,朋友混合的作用。在这方面花些钱绝对是物超所值。家长应该在小孩出国之前就找好指导老师,这样小留学生一出国就可以得到帮助。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5-10-27
一、教学方法:引导启发为主,灌输复制为辅
  其实每个国家的教学方法都有所不同。中国的教育注重知识的传授,美国的教育强调调动孩子的主动性,教学方法也侧重于培养孩子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以及自学和自我表达的能力。
  有一个在美国华盛顿州就读某学校10年级的学生,刚听2周课就抱怨说,美国老师的讲课水平与中国老师相比差的太远了,一点都不专业,一堂课像是东拼西凑,不知道讲的重点是什么,根本没办法记笔记,什么也没学到。虽说有点夸张,但是不少高中留学生开始时都会有这样的感叹。中国老师,我们不得不承认,备课非常认真,一节课下来讲的内容很多,条理也非常好,同学们也记了满满的几页纸。但反过来思考,老师讲的不都是教科书里有的吗?即便教科书里没有,参考书里总有吧。这不等于老师只是把书里现有的知识给大家复述了一遍吗?而前面提到的美国高中“不认真”式的教学方式,不仅美国高中常见,很多美国名牌大学里也是如此。美国老师的授课方式让许多中国留学生摸不到头脑,感觉跨度好大,似乎是想到什么就讲什么,而书上的知识学生得自己学习总结。这样的教学方法培养出来的学生可能没有扎实的基础,但擅于多角度地思考,因为他们在老师的训练下,早已具备较强的自学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举一个例子,同样是历史课,国内的教师要求学生熟记大量的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等考点,考试就变成了学生记忆力的比拼。而在美国,教师给学生布置论文,可能这就是一项考试内容,教师不要求学生背书、默写,而是让他们自己发挥。比如学习近现代历史人物时,要求学生交上一份名单,列举出几位有影响力的美国总统。学生把作业交上去以后,教师又让学生在去研究其他的总统,学生在研究时就能自己发现其他总统所具备的一些优秀品质及对美国历史做出的贡献。这种教学方法对于孩子的研究和创造力的培养是很有帮助的。它让学习成为一件有趣的事情,让学生自己想学习、自己要学习,让孩子从“要我学”转到“我要学”,而且他们还可以从这些伟大的人物身上学到他们的优点,对他们的成长是极为有利的。
  所以,美国“不认真”式教学方式,是中国学生必须要适应的美国高中学习生活的一个重要方面。当然随着教育的国际化发展,我们中美两国的教育也都在不断的各自完善中。
  二、学习压力:考虑充分,不打无准备之仗
  千万不要低估美国高中的学习压力!很多中国学生和家长总是错误地以为美国中学生的学习很轻松,中国学生在国内课业基础已经打好,只要把英文学好,到美国高中学习后就一定能考上顶尖大学。可我不得不说,持有这种观点是因为学生和家长对美国教育的理解存有严重的不足。
  如果英文基础不是很好的国内中学生直接入读美国11或12年级(相当于中国的高2或高3),那么在距离大学申请仅剩几个月或一年多的时间里,不仅要顾及美国高中的功课,还要准备托福考试,甚至SAT考试(大部分美国顶尖大学均需要提供此项考试成绩),压力之大不言而喻。即使是中国学校里相当优秀的中学生,即便英文能力出类拔萃,要短时间内既获得相当高的托福成绩,还获得能与美国学生相抗衡的SAT高分,也绝非易事。所以这种去美国读一两年高中,就可以很容易考入美国顶尖大学的想法是不现实的。虽然也有极少数学生考入了理想大学,但其过程大多是非常艰苦的。
  在美国高中,校方一般不会专门为学生申请大学的考试安排复习方案。因为申请大学的考试是学生个人的事情,必须自己去安排和考虑。中国学生入读美国高中后,平时除了要应对学校里的功课,还要在课后安排社团活动、准备各种考试,可见学习压力之大。所以为了能够很好地适应这种学习强度,我建议正准备申请美国11年级或是12年级的中国学生, 在国内就认真提高词汇量, 准备托福,如果时间精力允许,可提早在国内报SAT学习班,为就读美国高中做好充分的准备。
  综上所述,从您决定要去美国读高中的那一刻起,为了能很好地适应美国高中的学习和生活,请务必充分地了解和评估美国教育及学生生活。只有这样去美国后才不会有太多的“意料之外”发生。曾经有人把美国比作“天堂”和“地狱”,如果你很好地适应了美国的生活,你会觉得她像“天堂”,但如果你没有适应这里的生活,你会把她说成“地狱”。祝愿所有怀着留学梦想的孩子都能找到自己的“天堂”。
  三、美国高中学校完整的高中课程表
  美国高中毕业必须达到的学分要求细则为:英语4学分、社会科学4学分、数学3学分、科学3学分、健康0.5学分、艺术1学分、外语1学分、体育2学分、选修3.5学分,共22学分。通常,每门课程学习一年获得一个学分,半年半个学分。部分课程分为荣誉课(Honor)和普通课,荣誉课相当于国内的快班,较之普通课程,进度快、难度大。
第2个回答  2017-09-11
阅读,哲学,第二语言(法语西班牙语)特别蛋疼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