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奇、好问是幼儿的天性,家长应怎样加以保护和引导?

如题所述

好奇、好问是幼儿的天性,家长应怎样加以保护和引导?

幼儿时期由于他们的独立性有了发展,活动范围扩大,接触到的事物增多,而周围的事物对他来讲都是新奇的、迷惑不解的,于是他们就会自己采取探索行为去探明究竟,或转向成人提问,请求解答,以满足他们的好奇心。

在日常生活中,幼儿探寻个人行为的表现之一,便是拆除小玩具或日常日常生活用品。她们想要知道玩具汽车里是什么东西在推着车跑?收录机里是不是有些人在歌唱?

金鱼的尾巴里会不会有舵?其结论,新玩具变为残片了,收录机被毁坏了,珍贵的招财鱼死这一类个人行为,通常使家长生气。却不知道,这也是幼儿正常的的探寻个人行为。家长在这个时候切勿对幼儿出手打架,要克制自己的不理智,可以借此机会解读相关专业知识,解释幼儿以上疑惑,随后具体指导、协助幼儿一起修补小玩具或收录机,并对他说,只需能拆下来的零件必然可装上。

这种物品得来不易,不必丢掉。针对去世的招财鱼,也需要叫他了解生命是宝贵的,一旦去世,便没法复活,要爱惜微生物等大道理。那样既保障了幼儿的求知欲,又塑造了小孩子的操作能力,还培养了爱护物件的好习幼儿求知欲的另一个主要表现便是好问。

2-3岁幼儿多提出一些“是啥”的问题,4岁之后的幼儿逐渐要提出一些“为什么”的问题了。家长看待幼儿提出问题有二种心态是不可取的,一是厌烦、取笑、讥讽;二是不许幼儿有思索空间就给与解释,聪明的家长应当恰当回答幼儿的提出问题,并留余地。如幼儿问“太阳家公本事大,或是乌云本事大?”

这时,家长可正确引导他观查暴风雨前乌云遮住了太阳,雷雨后,太阳家公又出去的情景,启迪幼儿自身回答谁的本领大。有的情况下,幼儿提出的问题来看十分好笑,如“人为什么要用餐?”家长一定不要笑,启迪他自己找到回答来。

有时候,2-3岁幼儿常没话找话提出一些他并不愿急切了解的问题,家长可正确引导他提出更深一层的问题来。恰当回答幼儿提出问题,对一个家长而言,除开细心,还必须有比较广泛的知识层面。家长何不读一些《幼儿十万个为什么》这的书籍。

碰到解释不了的问题,要与幼儿一起查看书,这会使幼儿对书造成兴趣爱好。不能随意推辞幼儿的提出问题,抹杀幼儿求知欲。有的幼儿提出的问题是家长感觉羞于启齿的,家长这时不可以心惊胆战,也不能用谎话来回答他,由于您越神密,幼儿就越好奇心,最好是以坦然的心态,如像回答一个一般问题一样,正脸地对他说。

家长在与幼儿玩乐时,很多物件全是幼儿所不了解的,正确引导幼儿在观测的基本上提出问题。这也是培养幼儿动脑子的习惯性。有时,幼儿专业知识和工作经验匮乏,大脑中已经有的专业知识不容易应用,家长要细心正确引导幼儿回答,培养他研究问题的良好的习惯。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2-06-07
家长应该保护孩子的好奇心,多去加以教导和引导,当孩子有一些疑问的时候,父母要及时的回答,要去热心热情的去回答孩子,而且还要多带着孩子去接触周围的事物,让孩子多了解。
第2个回答  2022-06-07
家长要引导孩子多沟通,多提问,对于孩子提出的问题,要给出具体的答案,不要骗孩子。
第3个回答  2022-06-07
家长应该尊重幼儿孩子,问的问题都要一一的耐心的给他们解答,也要引导孩子自己去找出答案,会更加的锻炼宝宝的智力,培养他们的学习能力。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