舒亶怎么读

如题所述

舒亶的读音:shū dǎn。

舒亶人物介绍:

舒亶(1041年-1103年),字信道,号懒堂,慈溪(今属浙江余姚大隐)人。治平二年(1065年)试礼部第一,授临海尉。神宗时,除神官院主簿,迁秦凤路提点刑狱,提举两浙常平。后任监察御史里行,与李定同劾苏轼,是为“乌台诗案”。

进知杂御史、判司农寺,拜给事中,权直学士院,后为御史中丞。崇宁元年(1102年)知南康军,荆湖北路都矜辖。蔡京以舒亶开边功,由直龙图阁进待制,翌年卒,年六十三,赠龙图阁学士。

舒亶(余姚)学士桥:

学士桥位于余姚大隐镇里埠头与学士桥村之间的大隐溪上,是余姚市现存最长的古桥梁之一。著名的学士桥已被余姚市人民政府列为文物保护单位。 据光绪《慈溪县志》载:“学士桥宋元裕年间(公元1086一1094年)初建,北宋舒亶学士居此。”

可见学 士桥之名始于此时。现存桥身系清咸丰四年(公元1854年)捐资重建。学士桥是座石砌平板多孔桥,南北走向,全长70.3米,桥宽1.96米,除两岸桥堍外,共有桥墩14个,桥孔13个,中间桥墩西端上耸立着六角形有二米高石经塔一座,意在藏经镇桥(惜已被毁)。

舒亶后人评价及舒亶作品:

舒亶后人评价:

舒亶在乌台诗案的表现历来成为他人生的污点。舒亶的行为固然有“过头”之处,特别是将苏轼的一些诗句与文章“上纲上线”,确实有悖“君子之道”,为后世所鄙视。

但是,他与苏轼主要是由于政见与观念不同而导致的矛盾。苏轼看到了新法实行中的弊端,看到了变法带来的混乱,因此以诗歌形式表达他的意见。

舒亶作品:

和刘珵西湖十洲·芳草洲

小雨如酥露乍晞,屿花汀柳自相依。

画桥不碍寻春屐,谁傍烟波拾翠归。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