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学生与人争辩一年四季的故事的出处!

如题所述

出自《子贡问时》原文是:

朝,子贡事洒扫,客至,问曰:“夫子乎?”曰:“何劳先生?”曰:“问时也。”子贡见之曰:“知也。”客曰:“年之季其几也?”笑答:“四季也。”客曰:“三季。”遂讨论不止,过午未休。子闻声而出,子贡问之,夫子初不答,察然后言:“三季也。”

客乐而乐也,笑辞夫子。子贡问时,子曰:“四季也。”子贡异色。子曰:“此时非彼时,客碧服苍颜,田间蚱尔,生于春而亡于秋,何见冬也?子与之论时,三日不绝也。”子贡以为然。

译文:

早晨,子贡在大院门口打扫院子。有人来到,问子贡:“您是孔子吗?”

子贡答道:“有什么事需要向我们老师请教?”

“我想请教关于时间的问题?”

“这个问题我知道,可以回答你”

“那你说说一年有几季?”

“四季。”子贡笑答。

“不对,一年只有三季!”

“四季!!”

“三季!!”

“四季!!!”子贡理直气壮。

“三季!!!”来人毫不示弱。

然后就争论不止,一直争论到中午也没消停。

孔子听到声音,从院内出来,子贡上前讲明原委,让孔子评定。

孔子先是不答,观察一阵后说:“一年的确只有三季。“

来人听此,大笑而去。

待来人走后,子贡忙问老师:“这与您所教有别啊,且一年的确有四季啊!

“这一年到底应是几季?”孔子答:“四季”

子贡不解。孔子继而说道:“这时和刚才不同,方才那人一身绿衣。他分明是田间的蚱蜢。蚱蜢者,春天生,秋天亡,一生只经历过春、夏、秋三季,哪里见过冬天?

所以在他的思维里,根本就没有‘冬季’这个概念。你跟这样的人那就是争上三天三夜也不会有结果的。你若不顺着他说,他能这么爽快就走吗?你虽然上了个小当,但却学到了莫大一个乖。”

说完,子贡立刻明白了。

扩展资料:

孔门十哲指的是孔子门下的十位门生(颜子、子骞、伯牛、仲弓、子有、子贡、子路、子我、子游、子夏)的合称,受孔教祭奠。

《论语。先进》载,“子曰:‘从我于陈蔡者,皆不迭门也。

德性:颜渊、闵子骞、冉伯牛、仲弓;语言:宰我、子贡;政事:冉有、子路;文学:子游、子夏。

意为孔子说:“曩昔从我在陈蔡的,现在都不在我门下了“。

德性:有颜渊、闵子骞、冉伯牛、仲弓。

语言:有宰我、子贡。

政事:有冉有、季路。

文学:有子游、子夏。

子贡 即端木赐,姓端木名赐,字子贡,比孔子小三十一岁,卫国人。

他谈锋很好,雄辩滚滚,又能料事。

见于《论语》中的孔门门生与孔子的问答之言,属他至多,孔子重视他次于颜回。

曾担负鲁国或卫国之相,最擅长搞外交活动,曾在齐、吴、越、晋诸国间游说,使吴国攻齐,从而顾全了鲁国。

孔子对子贡的利口巧辞,偶然也加以规劝。

有一次,孔子问子贡说:“和颜回比拟,你自觉得若何?”子贡谦虚地答道:“我那边敢和颜回比拟?他听到一分,能够了解出非常;我听到一分,只能融会到二分。

子贡与子路一文一武,如同孔子的左右手,被列为孔门四科十哲(语言科)之一。

子贡很善做生意,家道异常富裕,是年龄时代闻名的殷商。

孔子身后,子贡守墓六年,师生之情赛过父子。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_三季人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9-05-08

应为《子贡问时》,出处以及作者已不可考,原文如下:

子贡问时

朝,子贡事洒扫,客至,问曰:“夫子乎?”曰:“何劳先生?”曰:“问时也。”子贡见之曰:“知也。”客曰:“年之季其几也?”笑答:“四季也。”客曰:“三季。”遂讨论不止,过午未休。子闻声而出,子贡问之,夫子初不答,察然后言:“三季也。”

客乐而乐也,笑辞夫子。子贡问时,子曰:“四季也。”子贡异色。子曰:“此时非彼时,客碧服苍颜,田间蚱尔,生于春而亡于秋,何见冬也?子与之论时,三日不绝也。”子贡以为然。

注:这篇短文并非出自《论语》,因为“子不语怪力乱神”,应为后人杜撰。

释文

早晨,子贡在大院门口打扫院子。有人来到,问子贡:“您是孔子吗?”

子贡答道:“有什么事需要向我们老师请教?”

“我想请教关于时间的问题?”

“这个问题我知道,可以回答你”

“那你说说一年有几季?”

“四季。”子贡笑答。

“不对,一年只有三季!”

“四季!!”

“三季!!”

“四季!!!”子贡理直气壮。

“三季!!!”来人毫不示弱。

然后就争论不止,一直争论到中午也没消停。

孔子听到声音,从院内出来,子贡上前讲明原委,让孔子评定。

孔子先是不答,观察一阵后说:“一年的确只有三季。“

来人听此,大笑而去。

待来人走后,子贡忙问老师:“这与您所教有别啊,且一年的确有四季啊!

“这一年到底应是几季?”孔子答:“四季”

子贡不解。孔子继而说道:“这时和刚才不同,方才那人一身绿衣。他分明是田间的蚱蜢。蚱蜢者,春天生,秋天亡,一生只经历过春、夏、秋三季,哪里见过冬天?所以在他的思维里,根本就没有‘冬季’这个概念。

你跟这样的人那就是争上三天三夜也不会有结果的。你若不顺着他说,他能这么爽快就走吗?你虽然上了个小当,但却学到了莫大一个乖。”

说完,子贡立刻明白了。

扩展资料

端木赐(公元前520年-公元前456年),复姓端木,字子贡(古同子赣),以字行。华夏族,春秋末年卫国(今河南鹤壁市浚县)人。孔子的得意门生,孔门十哲之一,“受业身通”的弟子之一,孔子曾称其为“瑚琏之器”。

子贡在孔门十哲中以言语闻名,利口巧辞,善于雄辩,且有干济才,办事通达,曾任鲁国、卫国之相。他还善于经商之道,曾经经商于曹国、鲁国两国之间,富致千金,为孔子弟子中首富。“端木遗风”指子贡遗留下来的诚信经商的风气,成为中国民间信奉的财神。子贡善货殖,有“君子爱财,取之有道”之风,为后世商界所推崇。

《论语》中对其言行记录较多,《史记》对其评价颇高。子贡死于齐国,唐开元二十七年追封为“黎侯”,宋大中祥符二年加封为“黎公”,明嘉靖九年改称“先贤端木子”。

子贡尊师

相传,孔子有七十二个有名的弟子,子贡便是其中之一。万仞宫墙典故,出自子贡称赞孔夫子之学问高深。子贡尊师的故事,也很感人。一次,鲁国大夫在别人面前贬低孔子,抬高子贡。

子贡听说后非常气愤,他当即以房子打比方,说老师的围墙高几丈,屋内富丽堂皇,不是一般人能看得到的;而自己不过是只有肩高的围墙,一眼就可望尽。他还把老师比做太阳和月亮,说老师光彩照人,不是常人所能超越的。孔子死后,子贡悲痛万分,在孔子墓旁住下,守墓6年。

子贡问道

人的才能和德行,自古以来就少有能十全十美的,人如果有长处,也必定会有短处。倘若用其长处去弥补短处,那么,天下将没有人不被使用;倘若苛责人的短处而舍弃其长处,那么,天下人都将被弃而不用。

再加上人的感情各有爱憎,旨趣各有同异,即使是像伊尹、周公这样圣明的人和象墨翟、杨朱这样的贤能者,如果去征求众 人对他们的意见的话,谁能免去受讥刺和遭疑忌呢?

子贡向孔子问道:“乡里的人都喜欢这个人,这个人怎么样?”孔子说:“不行啊。”子贡又问:“乡里的人都憎恶他,这个人又怎样呢?”孔子说道:“也不行啊。最好是乡里的好人都喜欢他,而乡里的坏人都憎恶他。”

这是因为君子和小人的意趣 定相反,小人的憎恶君子也就象君子的憎恶小人 一样。要想究明真实的情况,取决于慎重地听取反映。听取君子的话,就废止了小人的邪道;而听取小人的话,君子的正道就会消亡。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三季人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子贡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推荐于2019-09-26

出自《子贡问时》原文是:

朝,子贡事洒扫,客至,问曰:“夫子乎?”曰:“何劳先生?”曰:“问时也。”子贡见之曰:“知也。”客曰:“年之季其几也?”笑答:“四季也。”客曰:“三季。”遂讨论不止,过午未休。子闻声而出,子贡问之,夫子初不答,察然后言:“三季也。”

客乐而乐也,笑辞夫子。子贡问时,子曰:“四季也。”子贡异色。子曰:“此时非彼时,客碧服苍颜,田间蚱尔,生于春而亡于秋,何见冬也?子与之论时,三日不绝也。”子贡以为然。

白话译文:

早晨,子贡在大院门口打扫院子。有人来到,问子贡:“您是孔子吗?”

子贡答道:“有什么事需要向我们老师请教?”

“我想请教关于时间的问题?”

“这个问题我知道,可以回答你”

“那你说说一年有几季?”

“四季。”子贡笑答。

“不对,一年只有三季!”

“四季!!”

“三季!!”

“四季!!!”子贡理直气壮。

“三季!!!”来人毫不示弱。

然后就争论不止,一直争论到中午也没消停。

孔子听到声音,从院内出来,子贡上前讲明原委,让孔子评定。

孔子先是不答,观察一阵后说:“一年的确只有三季。“

来人听此,大笑而去。

待来人走后,子贡忙问老师:“这与您所教有别啊,且一年的确有四季啊!

“这一年到底应是几季?”孔子答:“四季”

子贡不解。孔子继而说道:“这时和刚才不同,方才那人一身绿衣。他分明是田间的蚱蜢。蚱蜢者,春天生,秋天亡,一生只经历过春、夏、秋三季,哪里见过冬天?

所以在他的思维里,根本就没有‘冬季’这个概念。你跟这样的人那就是争上三天三夜也不会有结果的。你若不顺着他说,他能这么爽快就走吗?你虽然上了个小当,但却学到了莫大一个乖。”

说完,子贡立刻明白了。

扩展资料:

孔门十哲指的是孔子门下的十位学生(颜子、子骞、伯牛、仲弓、子有、子贡、子路、子我、子游、子夏)的合称,受儒教祭祀。《论语。先进》载,“子曰:‘从我于陈蔡者,皆不及门也。德行:颜渊、闵子骞、冉伯牛、仲弓;言语:宰我、子贡;政事:冉有、子路;文学:子游、子夏。’”

意为孔子说:“以前从我在陈蔡的,此刻都不在我门下了。”德行:有颜渊、闵子骞、冉伯牛、仲弓。言语:有宰我、子贡。政事:有冉有、季路。文学:有子游、子夏。

子贡 即端木赐,姓端木名赐,字子贡,比孔子小三十一岁,卫国人。他口才很好,雄辩滔滔,又能料事。见于《论语》中的孔门弟子与孔子的问答之言,属他最多,孔子器重他次于颜回。曾担任鲁国或卫国之相,最善于搞外交活动,曾在齐、吴、越、晋诸国间游说,使吴国攻齐,从而保全了鲁国。

孔子对子贡的利口巧辞,有时也加以劝戒。有一次,孔子问子贡说:“和颜回相比,你自认为如何?”子贡谦逊地答道:“我哪里敢和颜回相比?他听到一分,可以了解出十分;我听到一分,只能领悟到二分。”

子贡与子路一文一武,犹如孔子的左右手,被列为孔门四科十哲(言语科)之一。子贡很善经商,家境非常富有,是春秋时期著名的富商。孔子死后,子贡守墓六年,师生之情胜过父子。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三季人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3个回答  推荐于2018-02-16
孔子与“三季人”的故事
两千四百多年前的一天,孔老夫子正在午休,被窗外虽然尽量压着嗓门却又透着争吵的激动的唧唧喳喳闹醒了。
孔子向窗外望去,只见子路正在跟一个来客争着什么,向来不发火的子路已经面红耳赤。孔子正要出门看个究竟,只听子路又一次耐下性子给来人讲解着:“一年就是有四季,四季,这是天道轮换,懂吗?春季,万物复苏,农夫播种;夏季,雨露滋润,万物成长;秋季,物干气爽,果粟结实,农夫收获;冬季,天寒地冷,物休眠,人休耕。故而一年有有春、夏、秋、冬四季。懂了吗?天道轮回,不能由人,懂吗?”
孔子捋着胡须微微一笑,“嗯,子路讲得不错。不过,像是有点不耐烦,为师授业一定要有耐心,这个子路。”
不想来人却恼了起来,高声说道:“你说的不对!一年明明是三季,只有春、夏、秋,你却编出一个冬来骗人!”
子路说到:“我已经给你讲过三遍了,一年有四季,天道如此,谁都改不了!这么简单的问题,你怎么总是不明白呢?”
来人又说道:“咱们打个赌,如果孔夫子说一年是三季,你得给我磕个响头;他老人家要说一年是四季,我就给你磕三个响头!”
子路冷笑一声,说道:“那真是不好意思,我只能消受你的响头了!等老师午休醒来,你问便是。”
来人高喊着:“一年三季,只争朝夕呢,谁耐烦等啊!老夫子!老夫子!!”
子路正待要捂住来人的嘴,却见老师痰嗽一声,踱着方步走了出来。不等来人发问,孔夫子已经开口:“子路,这位先生说的对,他的一年只有三季!你下跪磕头吧!”
子路正待争辩,却听孔子喝道:“子路,还不跪下!”
师命难违!满腹委屈的子路,噙着溢满眼眶的泪水,不服气地跪倒在地,向着那位“三季人”磕了一个响头!那人倒也懂礼,伸手扶起子路,向着孔子深深一揖,转身扬长而去。
看着几近愤怒的子路,孔子捋一捋胡须,呵呵轻声一笑,说道:“子路,对一位’三季人’,你却要与他讲解一年四季,那冬季他蛰着呢,如何能够懂得一年四季!你难为他了!”
子路闻言,顿悟,深深向老师一揖道:“谢老师指点迷津!子路错了!”

某愚钝,虽懂却不能悟,故而常常生气,气彼横竖不知加上自己蛰伏的一季,又气己之无能,总也不能使彼知之。然己之气非但不能使彼知还惹彼亦有气,这气伤己伤彼,郁郁寡欢,日久必伤及肝脾,奈何!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4个回答  2021-01-15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