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度无人驾驶,撞车后溜了,武汉司机无奈追车

如题所述

家人们谁懂啊!网约车在路上车开的好好的,被一辆车里没人的车撞了。


还有比这更离谱的吗?有!


被撞了之后,这辆车直接一溜烟开走了,留下人在车中独自凌乱……


没办法,只能让乘客下车,自己先追上去了!


被百度的车撞了


上面这个场景,来自于7月17号微博网友发布的一段武汉的行车记录仪。


视频中,一辆自动驾驶测试车在行驶途中突然变道,挤到最左侧车道,与左侧车道上正常行驶的汽车发生碰撞。


自动驾驶测试车停留数秒后,直接发动汽车离开,博主戏称这是“肇事逃逸”。



就在大家纷纷猜测这车是哪家的时候,百度自己跳出来认领了。


博主在微博发出五个小时后补充:“百度的公关私信联系我说:事故就是非常轻微的车辆轮胎处接触,已经第一时间处理了,和司机也达成了一致,不存在逃逸相关的问题。”



只能说,这一届的百度公关,反应相当之快啊。


行车记录仪中的自动驾驶汽车,正是来自百度旗下的无人驾驶公司“萝卜快跑”。


2013年,百度开始布局自动驾驶领域。


2022年5月,“萝卜快跑”落地武汉经开区,并在8月启动了国内首个全无人自动驾驶商业化运营。截至目前,“萝卜快跑”在武汉的运营面积超130平方公里,覆盖人口达100万。




被撞了谁来赔?


被自动驾驶的车撞了,怎么办?谁来赔?


先来问问百度家的AI怎么说吧!



文心一言:当然马上是找警察叔叔啦。


而武汉当地相关文件规定:对测试主体、测试驾驶人、测试车辆、测试申请材料的要求,测试申请及审核、测试管理、交通违法和事故处理的规则,按照《关于印发〈智能网联汽车道路测试管理规范(试行)〉的通知》 (工信部联装[2018166号)文件执行。



这份《管理规范》也提出,在道路测试、示范应用期间发生交通事故时,当事人应保护现场并立即报警。


所以,文心一言说的没错,直接报警是最正确的选择。


而2023年1月11日,百度就与武汉市政府签署合作协议,宣布在智能网联汽车领域展开全面战略合作,双方将共同开启规模化无人驾驶商业运营服务。


看样子,以后路上的无人驾驶汽车可能会越来越多,所以相关法规的制定和科普宣传,还是很有必要的。


李彦宏“移情”

无人驾驶失宠?


这次事故被曝后百度公关速度如此之快,说明百度对自家无人驾驶汽车的业务还是关心的。但这个关心含金量有多少,还有待考证。


2021年,李彦宏首次明确了百度智能驾驶的三种商业模式:共享无人车(萝卜快跑)、为主机厂提供自动驾驶技术解决方案,以及亲自下场造车,外界将其戏称为李彦宏的“三驾马车”。


同年3月百度造车公司集度成立,李彦宏对这个新生儿不吝赞美之辞:“可以说集度承载了百度的造车梦。”



李彦宏也曾表明,集度汽车存在的目的,就是要把百度多年的自动驾驶技术、智能座舱技术第一时间推广到市场上。


可以说,那时候的集度,就是李彦宏捧在手心的宠儿。


2021年底李彦宏甚至出版了书籍《智能交通》,书中阐述了关于自动驾驶、汽车机器人等一系列概念以及其理解,可以看出他对自动驾驶发展前景的信心。



2022年8月的汽车机器人生态大会上,李彦宏扬言:“就自动驾驶技术而言,集度将领先特斯拉一代。”

但这次生态大会也是李彦宏热情降温的转折点。生态大会之后,李彦宏不仅不再公开为集度摇旗呐喊,还在造车路线上做起了“分散投资”。


2023年上半年,自称“站在AI浪潮之巅”的李彦宏频繁露面,集度却已不再是他的宠儿,取而代之的是文心一言。


近几年自动驾驶技术发展还是非常不成熟,企业量产拖得时间太长,大家耐心又有限。


不单单是百度的冷落,阿里、腾讯、美团和其他很多大公司,在L4自动驾驶的投入都快速收缩。


像腾讯在2022年就收缩了很多业务,马化腾对此表示:“该砍就砍掉,不要留恋,你这个(非核心业务)能做多大呢?做大又能怎么样?”


而当前,人工智能被认为是和互联网爆发同等量级的大浪潮。


在无人驾驶难以有进一步技术突破的大背景下,李彦宏专注于文心一言,卷大模型,冷落集度,或许就是一种取舍。


毕竟,谁也不想投入大量资金,最后研发出一款在马路上突然变道撞车还溜走的“人工智能”。


•END•

【本文来自易车号作者奇偶实验室,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与易车无关】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