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合小学生写读后感的文章!!

明天要写读后感,我都不知道有什么题材,如果更好的话吧文章和读后感都发过来吧,今天好的加分~~

23年前,有个年轻的女子流落到我们村,蓬头垢面,见人就傻笑,且毫不避讳地当众小便。因此,村里的媳妇们常对着那女子吐口水,有的媳妇还上前踹几脚,叫她“滚远些”。可她就是不走,依然傻笑着在村里转悠。

那时,我父亲已有35岁。他曾在石料场子干活被机器绞断了左手,又因家穷,一直没娶媳妇。奶奶见那女子还有几份姿色,就动了心思,决定收下她给我父亲做媳妇,等她给我 家“续上香火”后,再把她撵走。父亲虽老大不情愿,但看着家里这番光景,咬咬牙还是答应了。结果,父亲一分未花,就当了新郎。

娘生下我的时候,奶奶抱着我,瘪着没剩几颗牙的嘴,欣喜地说:“这疯婆娘,还给我生了个带把的孙子。”只是我一生下来,奶奶就把我抱走了,而且从不让娘*近。

娘一直想抱抱我,多次在奶奶面前吃力地喊:“给,给我……”奶奶没理她。我那么小,像个肉嘟嘟,万一娘失手把我掉在地上怎么办?毕竟,娘是个疯子。每当娘有抱我的请求时,奶奶总瞪起眼睛训她:“你别想抱孩子,我不会给你的。要是我发现你偷抱了他,我就打死你。即使不打死,我也要把你撵走。”奶奶说这话时,没有半点儿含糊的意思。娘听懂了,满脸的惶恐,每次只是远远地看着我。尽管娘的奶胀得厉害,可我没能吃到娘的半口奶水,是奶奶一匙一匙把我喂大的。奶奶说娘的奶水里有“神经病”,要是传染给我就麻烦了。

那时,我家依然在贫困的泥潭里挣扎。特别是添了娘和我后,家里常常揭不开锅。奶奶决定把娘撵走,因为娘不但在家吃“闲饭”,时不时还惹是生非。

一天,奶奶煮了一大锅饭,亲手给娘添了一大碗,说:“媳妇儿,这个家太穷了,婆婆对不起你。你吃完这碗饭,就去找个富点儿的人家过日子,以后也不准来了,啊?”娘刚扒了一大团饭在口里,听了奶奶下的“逐客令”显得非常吃惊,一团饭就在嘴里凝滞了。娘望着奶奶怀中的我,口齿不清地哀叫:“不,不要……”奶奶猛地沉下脸,拿出威严的家长作风厉声吼到:“你这个疯婆娘,犟什么犟,犟下去没你的好果子吃。你本来就是到处流浪的,我收留了你两年了,你还要怎么样?吃完饭就走,听到没有?”说完奶奶从门后拿出一柄锄,像余太君的龙头杖似的往地上重重一磕,“咚”地发出一声响。娘吓了一大跳,怯怯地看着婆婆,又慢慢低下头去看面前的饭碗,有泪水落在白花花的米饭上。在逼视下,娘突然有个很奇怪的举动,她将碗中的饭分了一大半给另一只空碗,然后可怜巴巴地看着奶奶。

奶奶呆了,原来,娘是向奶奶表示,每餐只吃半碗饭,只求别赶她走。心仿佛被人狠狠揪了几把,奶奶也是女人,她的强硬态度也是装出来的。奶奶别过头,生生地将热泪憋了回去,然后重新板起了脸说:“快吃快吃,吃了快走。在我家你会饿死的。”娘似乎绝望了,连那半碗饭也没吃,朗朗跄跄地出了门,却长时间站在门前不走。奶奶硬着心肠说:“你走,你走,不要回头。天底下富裕人家多着呢!”娘反而走拢来,一双手伸向婆婆怀里,原来,娘想抱抱我。

奶奶忧郁了一下,还是将襁褓中的我递给了娘。娘第一次将我搂在怀里,咧开嘴笑了,笑得春风满面。奶奶却如临大敌,两手在我身下接着,生怕娘的疯劲一上来,将我像扔垃圾一样丢掉。娘抱我的时间不足三分钟,奶奶便迫不及待地将我夺了过去,然后转身进屋关上了门。

当我懵懵懂懂地晓事时,我才发现,除了我,别的小伙伴都有娘。我找父亲要,找奶奶要,他们说,你娘死了。可小伙伴却告诉我:“你娘是疯子,被你奶奶赶走了。”我便找奶奶扯皮,要她还我娘,还骂她是“狼外婆”,甚至将她端给我的饭菜泼了一地。那时我还没有“疯”的概念,只知道非常想念她,她长什么样?还活着吗?没想到,在我六岁那年,离家5年的娘居然回来了。

那天,几个小伙伴飞也似地跑来报信:“小树,快去看,你娘回来了,你的疯娘回来了。”我喜得屁颠屁颠的,撒腿就往外跑,父亲奶奶随着我也追了出来。这是我有记忆后第一次看到娘。她还是破衣烂衫,头发上还有些枯黄的碎草末,天知道是在那个草堆里过的夜。娘不敢进家门,却面对着我家,坐在村前稻场的石磙上,手里还拿着个脏兮兮的气球。当我和一群小伙伴站在她面前时,她急切地从我们中间搜寻她的儿子。娘终于盯住我,死死地盯住我,裂着嘴叫我:“小树……球……球”她站起来,不停地扬着手中的气球,讨好地往我怀里塞。我却一个劲儿地往后退。我大失所望,没想到我日思夜想的娘居然是这样一副形象。一个小伙伴在一旁起哄说:“小树,你现在知道疯子是什么样了吧?就是你娘这样的。”

我气愤地对小伙伴说:“她是你娘!你娘才是疯子,你娘才是这个样子。”我扭头就跑了。这个疯娘我不要了。奶奶和父亲却把娘领进了门。当年,奶奶撵走娘后,她的良心受到了拷问,随着一天天衰老,她的心再也硬不起来,所以主动留下了娘,而我老大不乐意,因为娘丢了我的面子。

我从没给娘好脸色看,从没跟她主动说过话,更没有喊她一声“娘”,我们之间的交流是以我“吼”为主,娘是绝不敢顶嘴的。

家里不能白养着娘,奶奶决定训练娘做些杂活。下地劳动时,奶奶就带着娘出去“观摩”,说不听话就要挨打。

过了些日子,奶奶以为娘已被自己训练得差不多了,就叫娘单独出去割猪草。没想到,娘只用了半小时就割了两筐“猪草”。奶奶一看,又急又慌,娘割的是人家田里正生浆拔穗的稻谷。奶奶气急败坏地骂她:“疯婆娘谷草不分……”奶奶正想着如何善后时,稻田的主人找来了,竟说是奶奶故意教唆的。奶奶火冒三丈,当着人家的面拿出根棒一下敲在娘的后腰上,说:“打死你这个疯婆娘,你给老娘滚远些……”

娘虽疯,疼还是知道的,她一跳一跳地躲着棒槌,口里不停地发出“别、别……”的哀号。最后,人家看不过眼,主动说“算了,我们不追究了。以后把她看严点就是……”这场风波平息后,娘歪在地上抽泣着。我鄙夷地对她说:“草和稻子都分不清,你真是个猪。”话音刚落,我的后脑勺挨了一巴掌,是奶奶打的。奶奶瞪着眼骂我:“小兔崽子,你怎么说话的?再这么着,她也是你娘啊!”我不屑地嘴一撇:“我没有这样的傻疯娘!”

“嗬,你真是越来越不象话了。看我不打你!”奶奶又举起巴掌,这时只见娘像弹簧一样从地上跳起,横在我和奶奶中间,娘指着自己的头,“打我、打我”地叫着。

我懂了,娘是叫奶奶打她,别打我。奶奶举在半空中的手颓然垂下,嘴里喃喃地说道:“这个疯婆娘,心里也知道疼爱自己的孩子啊!”我上学不久,父亲被邻村一位养鱼专业户请去守鱼池,每月能赚50元。娘仍然在奶奶的带领下出门干活,主要是打猪草,她没再惹什么大的乱子。

记得我读小学三年级饿一个冬日,天空突然下起了雨,奶奶让娘给我送雨伞。娘可能一路摔了好几跤,浑身像个泥猴似的,她站在教室的窗户旁望着我傻笑,口里还叫:“树……伞……”一些同学嘻嘻地笑,我如坐针毡,对娘恨得牙痒痒,恨她不识相,恨她给我丢人,更恨带头起哄的范嘉喜。当他还在夸张地模仿时,我抓起面前的文具盒,猛地向他砸过去,却被范嘉喜躲过了,他冲上前来掐住我的脖子,我俩撕打起来。我个子小,根本不是他的对手,被他轻易压在地上。这时,只听教室外传来“嗷”的一声长啸,娘像个大侠似地飞跑进来,一把抓起范嘉喜,拖到了屋外。都说疯子力气大,真是不假。娘双手将欺负我的范嘉喜举向半空,他吓得哭爹喊娘,一双胖乎乎的小腿在空中乱踢蹬。娘毫不理会,居然将他丢到了学校门口的水塘里,然后一脸漠然地走开了。

娘为我闯了大祸,她却像没事似的。在我面前,娘又恢复了一副怯怯的神态,讨好地看着我。我明白这就是母爱,即使神志不清,母爱也是清醒的,因为她的儿子遭到了别人的欺负。当时我情不自禁地叫了声:“娘!”这是我会说话以来第一次喊她。娘浑身一震,久久地看着我,然后像个孩子似的羞红了脸,咧了咧嘴,傻傻地笑了。那天,我们母子俩第一次共撑一把伞回家。我把这事跟奶奶说了,奶奶吓得跌倒在椅子上,连忙请人去把爸爸叫了回来。爸爸刚进屋,一群拿着刀棒的壮年男人闯进我家,不分青红皂白,先将锅碗瓢盆砸了个稀巴烂,家里像发生了九级地震。这都是范嘉喜家请来的人,范父恶狠狠地指着爸爸的鼻子说:“我儿子吓出了神经病,现在卫生院躺着。你家要不拿出1000块钱的医药费,我他妈一把火烧了你家的房子。”

1000块?爸爸每月才50块钱啊!看着杀气腾腾的范家人,爸爸的眼睛慢慢烧红了,他用非常恐怖的目光盯着娘,一只手飞快地解下腰间的皮带,劈头盖脸地向娘打去。一下又一下,娘像只惶惶偷生的老鼠,又像一只跑进死胡同的猎物,无助地跳着、躲着,她发出的凄厉声以及皮带抽在她身上发出的那种清脆的声响,我一辈子都忘不了。最后还是派出所所长赶来制止了爸爸施暴的手。派出所的调解结果是,双方互有损失,两不亏欠。谁在闹就抓谁!一帮人走后,爸看看满屋狼籍的锅碗碎片,又看看伤痕累累的娘,他突然将娘搂在怀里痛哭起来,说:“疯婆娘,不是我硬要打你,我要不打你,这事下不了地,咱们没钱赔人家啊。这都是家穷惹的祸!”爸又看着我说:“树儿,你一定要好好读书考大学。要不,咱们就这样被人欺负一辈子啊!”我懂事地点点头。

2000年夏,我以优异成绩考上了高中。积劳成疾的奶奶不幸去世,家里的日子更难了。恩施洲的民政局将我家列为特困家庭,每月补助40元钱,我所在的高中也适当减免了我的学杂费,我这才得以继续读下去。

由于是住读,学习又抓得紧,我很少回家。父亲依旧在为50元打工,为我送菜的担子就责无旁贷地落在娘身上。每次总是隔壁的婶婶帮忙为我抄好咸菜,然后交给娘送来。20公里的羊肠山路亏娘牢牢地记了下来,风雨无阻。也真是奇迹,凡是为儿子做的事,娘一点儿也不疯。除了母爱,我无法解释这种现象在医学上应该怎么破译。

2003年4月27日,又是一个星期天,娘来了,不但为我送来了菜,还带来了十几个野鲜桃。我拿起一个,咬了一口,笑着问她:“挺甜的,哪来的?”娘说:“我……我摘的……”没想到娘还会摘野桃,我由衷地表扬她:“娘,您真是越来越能干了。”娘嘿嘿地笑了。

娘临走前,我照列叮嘱她注意安全,娘哦哦地应着。送走娘,我又扎进了高考前最后的复习中。第二天,我正在上课,婶婶匆匆地赶来学校,让老师将我喊出教室。婶婶问我娘送菜来没有,我说送了,她昨天就回去了。婶婶说:“没有,她到现在还没回家。”我心一紧,娘该不会走错道吧?可这条路她走了三年,照理不会错啊。婶婶问:“你娘没说什么?”我说没有,她给我带了十几个野鲜桃哩。婶婶两手一拍:“坏了坏了,可能就坏在这野鲜桃上。”婶婶问我请了假,我们沿着山路往回找,回家的路上确有几棵野桃树,桃树上稀稀拉拉地挂着几个桃子,因为长在峭壁上才得以保存下来。我们同时发现一棵桃树有枝丫折断的痕迹,树下是百丈深渊。婶婶看了看我说,“我们到峭壁底下去看看吧!”我说,“婶婶你别吓我……”婶婶不由分说,拉着我就往山谷里走……

娘静静地躺在谷底,周边是一些散落的桃子,她手里还紧紧攥着一个,身上的血早就凝固成了沉重的黑色。我悲痛得五脏俱裂,紧紧地抱住娘,说:“娘啊,我的苦命娘啊,儿悔不该说这桃子甜啊,是儿子要了你的命……娘啊,您活着没享一天福啊……”我将头贴在娘冰凉的脸上,哭得漫山遍野的石头都陪着我落泪……

2003年8月7日,在娘下葬后的第100天,湖北大学烫金的录取通知书穿过娘所走过的路,穿过那几株野桃树,穿过村前的稻场,径直“飞”进了我的家门。我把这份迟到的书信插在娘冷寂的坟头:“娘,儿出息了,您听到了吗?您可以含笑九泉了!”

对不起啊,读后感没有找到。实在是没有啊!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推荐于2017-11-23
  1、今天,我读了《亚马逊丛林历险记》。

  这本书讲的是三个人去玛亚逊丛林寻宝。他们在坐船的时候被大潮卷进了河里,船破了,船长叔叔被冲走了,这三个人被困入亚马逊丛林了。从此,在亚马逊丛林经历了一系列的历险,最后平安归来了。

  他们三个人在亚马逊丛林遇到了很多危险,比如突如其来的倾盆大雨;让人受不了的干旱;能把电流传送五百米的穆利卡;又庞大又凶猛的森蚺;被称为黑暗之王的美洲豹;威力惊人的龙卷风;会卷走人的大潮,都被他们三个人的智慧和经验战胜了。

  我很喜欢这本书,因为这本书告诉了我关于亚马逊丛林的知识以及怎样从亚马逊丛林中逃生。

  我很喜欢这本书,因为这本书有文字、有照片、有图片,这本书也很有趣。我还觉的这本书对我们的求生知识很有帮助,对我们的野外常识也非常有帮助。建议大家有空看一看。

  2、

  读<<最后一片树叶>>有感
  这个故事说的是一个不幸的小女孩得了严重的肺炎,她躺在医院病床上身体一天不如一天,母亲非常担心她,因为她已经不喜欢说话,只是盯着窗外,嘴里喃喃自语:“五片、四片......还剩最后一片了。”母亲不明白她在说什么,她说她在数窗外树上的叶子,已经只剩一片了,当叶子全部掉落时,她也将会死去,而今晚就会有场暴风雨。母亲听了伤心极了,却不知怎么让她振作起来。隔壁病房有个老画家知道了小女孩的情况,他安慰小女孩的母亲说:“不用担心,我会让她好起来的。”晚上果然狂风大作,暴雨如注,可是第二天早晨天却开始放晴了,小女孩焦虑地等着母亲拉开窗帘,她被眼前的景象惊呆了,那片树叶居然还在树上挂着,她露出了少有的笑容,渐渐地她开始好起来了。可是那个老画家却因淋雨为女孩画上那片树叶,而病情加重离开了人世。

  看完这个故事,我很受感动,老画家宁愿自己带着虚弱的身体,冒着狂风暴雨,不惜牺牲自己也要拯救一个素不相识的小女孩,他是多么无私和伟大阿!而那个小女孩,虽然我很同情她的不幸遭遇,但和老画家比起来她太软弱了,把自己的生命寄托在几片树叶上,而不是增强自信,积极地配合医生治疗自己的病。

  其实我自己有时候也经常犯这样的毛病,比如平时做作业时遇到困难,不是自己先动脑筋思考,而是依赖爸爸妈妈解决,总觉得我肯定做不来的,索性就不去花功夫了,这跟小女孩放弃生命的念头多么接近啊!还有的时候,老师提出课外的问题,或者有竞赛类的机会,我常常会不自信,觉得肯定不会有希望的,连试一试的勇气都没有,这些都是懦弱的表现。

  总之,我应该向老画家学习他无私忘我的精神,改掉身上不自信,缺乏勇气的毛病,在生活和学习上都要力争做个强者。

  自己选吧,建议选第二篇!
  希望能帮上你o(∩_∩)o...哈哈(*^__^*) 嘻嘻……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第2个回答  2010-03-30
祝福你,大清!

五个五十年过去了,从库页岛到帕米尔,从贝加尔到湄公河,大清巍然屹立在东方!
五个五十年过去了,从努尔哈赤开国到康乾太平盛世,大清的历史灿烂辉煌!
二百五十年前:明朝不明,长夜漫漫压黄河;中华濒危,万众苦苦求生路。
在危机关头,北方一声雷响,给华夏带来了希望!中华百姓们振奋了:
北方吹来清凉的风,
惊醒关内苦弟兄。
受难的大众快起来,
联合旗人去进攻!

龙旗挺起天地明,
铁戈一挥山河动。
东方要建大清国,
燎原烈火满天红!
中国人民正确地选择了大清,大清无愧于人民的信任。
二百五十年来的大清,国土面积翻了两番,人口翻了三番,粮食产量更翻了四番!大清人民以自己的勤劳与智慧,硬是创下了举世公认的奇迹:以占世界百分之七的耕地,养活了占世界百分之二十的人口!甚至发生在嘉庆年间那一场连续四年的特大自然灾害,也没能把大清咋地。“东亚饿夫”的帽子,早已被扔进了爪哇国。
然而,强盛的大清,成了西方列强称霸世界的最大障碍,“阻止东方大清的发展”,“摧毁大清”就成了国内外阴谋势力的主要目标。最近的五十年中,从太平军暴乱到不列颠洋兵入侵,内*外贼互相勾结极力颠覆大清江山。中华民族面临有史以来的最严重的挑战,前程充满危机。
怎么办?忠心耿耿的王公大臣们力主拒一切西洋技艺与国门之外,他们奏道:
铁路不能筑,
电杆不得立,
中华好风水,
代代传到底!
一些受到西方自由化思潮鼓惑的学士们则醉心于从洋人那里寻找什么“救国真理”。暗中策动什么“变法”,“革命”等等。一时间妖言满天,民心动荡。
一个占世界总人口四分之一的大国,来到了历史的十字路口。在这世界发生最剧变化的时期,决策者稍有不慎,就有可能酿成严重后果。
祖宗之法此时已显得苍老,墨守陈规不是答案。而仓促师法西洋的危险性更大,可令全民族瞬间陷入灭顶之灾。
何去何从?中华民族在急切地呼唤雄才大略!
如此空前绝后的救国大任,竟落到了一个体弱多病的妇人身上,历史真有点不公平。要知道,她的脚掌面积只有正常人的三分之一大,能挺得住吗?人民翘首以待……
中南海,瀛台,鼓鸣三更。 慈禧端坐灯前,又是一个不眠之夜。
李莲英进来换茶。忍不住又唠叨起来:“主子,再这样熬下去我可不依了。您的身子不光属您自个儿,还属于咱大清亿万臣民不是?真要有点儿差错,那百姓们能饶了我吗?”
慈禧静静听他说完,轻轻说:“知道了,先下去歇着吧。” “喳。”李莲英叹口气,只好退出去。如能做到功成名就,现在就死亦无憾,熬坏身子算什么?从古到今,舍身而成仁的志士成千成万。只怕我的结局还不如他们,想舍身也成不了仁。难啊,为着我全心热爱的民族,看来还得准备牺牲个人最珍贵的名誉。慈禧看着闪亮的灯花,想着。
如果依恭亲王等人计,立即采取断然措施,关闭国门,并在全国展开复礼固法运动,可以很快收拢已经有些涣散的人心,至少能换来三十年稳定。我就能全身而退,留个好名声,让后继者去对付危机。但是这样一来,大清就要再落后三十年,失掉这宝贵的三十年是致命的:到那时候连周围的零星小国都可以如狼似虎地来欺我,中华民族可要遭大殃了。
不改革开放,不发展经济,只有死路一条。为救我中华,决不能关上国门。当然,这一来外夷会更加猖狂,内*也有了更多的活动机会,稳定就难以保证,也许要发生新的动乱,也许要损失部份国土。我们已经落后了,为了尽快赶上,付一点学费是在所难免的。损失一点国土固然可惜,但能保证民族不会被整体摧毁,存留下来的国民的素质会有显著的提高。少则二三十年,多则百年,重建强国的目标一定会实现。
而我可就要全毁了。因为我改了祖先之法,做了中华五千年历史上头一个开放国门的国君,犯下了万劫不复的大忌。在目前的困境中,谁愿意以“百年之后将要如何如何辉煌”来理解我呢?今后百年之内,任何损失都会算在我头上。而到了百年之后中华发达之日,谁还愿意提起我这个改革方略的早期总设计师呢?哪个当政者愿意承认“中华腾飞实自百年前始”呢?除了恶名以外我一无所得,我这老太婆算是躲不过也避不开,整个儿挨上了。
罢了,豁出去罢,此时能决策的就是我,我不下地狱谁下地狱?毕竟,为着整个中华民族的前途,我个人算得了什么呢?慈禧对自己说。
东方微曙,万籁俱寂。慈禧太后缓缓步出殿堂,对守侯在外的李莲英说:“小李子,垂帘,我要下昭。”
春雷滚动了,在这广袤而古老的中华大地上。
东方睡狮醒来,迈出了不很有力但确是十分坚定的步伐。神州大地上,展现出中华史上最璀璨的一页:
第一座煤矿建成了!滚滚乌金涌出地面,将积蓄了亿万年的能量献给了祖国。
第一台高炉投产了!钢花飞舞,拼织出象征民族兴盛的绚丽图案。
第一间纱厂开机了!千万纱锭飞快地旋转,唱出中华民族的劲歌。
第一条铁路通车了!汽笛高吼,吐出大清人民豪迈的心声。
第一艘铁壳轮船下水了!乘风破浪驶向万里海疆。
第一盏电灯发光了!耀眼的光芒催开了炎黄子孙们的心花。
第一座电报局运行!红色电波穿透重重阴霾,直达英伦三岛。高鼻子的洋人吓呆了。他们转动着蓝色的眼珠子,怎么也搞不懂:东方那些留着长辫子,脸色土黄,一向只配抬轿子扛大包的苦力们,居然也玩起了“摩尔斯电码”。而且玩得那么熟练,那么轻巧!这真有些不祥。也许,大不列颠的末日快到了。他们无可奈何地哀叹... 20世纪也许是大清的世纪!
是的,洋人搞不懂问题还多着呢!想不到的事还在后头呢!中华民族已经站起来了,这是最基本的事实。
中华民族不仅能站起来,而且能以列强们意想不到的高速度跨入世界先进行列。
西洋人从发明电灯到使用电报,用了整整十年时间。他们还傲慢地断言:华人用二十年也休想掌握电报技术。而大清培养出来的优秀工匠们豪迈地提出:二十年?那是蛮夷们的驴式计年法,我们不受那限制。他们用实际行动回答了洋鬼子的挑衅:只用了十个月,就完成了电灯电报的献礼工程!
一计破产,又生一计。鬼子们突然热心地“帮助”我们制定起“发展铁路事业总体规划”来了。他们一口咬定:要想造火车,先要拜瓦特。他们愿意协助我们以十年左右时间掌握瓦特蒸汽机高级技术,然后再开始造火车。
我们的工匠师傅们看穿了鬼子们的险恶用心,对他们说了个响亮的“不”!让瓦特蒸汽机靠边歇着去,我们就是要一步到位,直接上火车头。有条件要上,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工匠师傅们日夜苦战,不到两年功夫,终于让中华一号火车头长鸣着骄傲的笛声,驰骋在神州大地上!
正是:
中华工匠不信邪,
心中自有老佛爷。
巧手拨得车轮转,
气死蓝眼小洋鳖。
很快地,一个新的名词在西方流传开来:中华速度。它使列强们感到迷惑,又深深感到不安。
于是,研究中华速度的机构在西洋各国悄然兴起。他们投入大量人才,不惜工本急于弄清:究竟是什么因素,使得中国人如此杰出?
一段时间以后,他们研究的兴趣逐渐地集中到了两样东西上:辫子与裹脚布。
据他们的分析,辫子聚集了久远的智慧,越是有悠久历史的民族,其男性的发稍部位聚集的久远智慧也越多,越精致。当他们学习后天知识时,久远智慧便要融入思维并产生奇妙的催化作用,使人的智能出现飞跃。由此发散出来的创造力当然是惊人的。欧美民族历史较短,久远智慧力度不够大,故基本上要依赖后天获得的知识。
而小小的裹脚布,能使女人内敛聚功,因而特别能吃苦耐劳。实验表明,在运动,静持,负重,忍辱,含冤等项测验中,除运动速度一项外,中国妇女均占绝对优势。六个英国成年妇女的平均综合得分加在一起,竟低于一个中国妇女的得分。
两个重要的发现使得列强们恍然大悟,进而寝食难安。他们迅速行动,尽一切可能一定要破除中国人的优势。于是,一时间各种妖言满天飞,转弯抹角地都是冲着辫子与裹脚布而来的。
黑云压城之势下,一些国人的思想开始动摇。
时刻警觉地注视着国际风云的老佛爷,敏锐地识破了列强的阴谋,及时向大清臣民敲响了警钟:“当男人们开始嫌辩子碍事的时候,当女人们开始不喜欢裹脚布的时候,当中国人崇拜洋人的风气开始孳生的时侯,就是民族蒙难的前夜。”她一再强调:中华腾飞恃正气,决不能让洋人的邪气玷污大清人的灵魂。决不能放弃具有我们大清特色的事物!
祝福你,大清!有了远见卓识的领导核心,有了亿万勤劳勇敢的人民,有了五千年博大精深的优秀文化,没有什么力量能够阻挡你壮大前进!
发出你勇猛的吼声吧,黑发黑眼的醒狮!
第3个回答  2010-03-30
我觉得直接抄一篇读后感很不好,应该自己写,所以介绍一些文章。
文章有很多哦,我也是小学生哦,好像最近的《彩霞前身是乌云》,也不错哦,
或者《父母不会在原地等你》、《弯腰拾起的尊严》、《我唯一的翅膀在你那里》.....
http://www.duwenzhang.com/haowenzhang.html这个网很不错,有很多文章哦!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