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勇士》中木兰形象 中美文化差异

.

女勇士》具有强烈的女性主义叙事立场,书中塑造了一系列的中国及华裔女性形象, 记录了华人/裔女子在中国传统父权社会和美国白人主流社会里打破沉默、寻求自我的决心和勇气. 纵向上看《女勇士》,汤亭亭在叙事结构安排上颇费心思,本书以“我”听无言姑姑的故事开始,到对英雄花木兰的幻想,对母亲勇兰的崇敬,最后讲到被匈奴掳掠至蛮夷之地的蔡淡在沉默数年后骤然爆发,唱出自己心声为结束。这也正是文中“我”的成长历程,形象地揭示了第二代美国华裔女性奋力冲破传统文化对她们思想的禁锢与束缚,最终在两种文化的碰撞中寻找到真实的自我,勇敢地融人到美国社会的艰辛过程。《女勇士》一书中,突破了以往的华人/华裔男性自传传统,以第一人称女性叙述者为中心,塑造了一群性格各异的女性形象,显示出汤亭亭在探寻与重建华裔女性传统方面的努力。无名姑妈、花木兰、母亲勇兰、姨妈月兰、学校里沉默的华裔女孩、蔡淡等这些女性各自体现了叙述者坚韧、叛逆、脆弱、绝望等不同的性格侧面,这些女性帮助叙述者发泄了现实中的压抑情感,使她找到了作为一名亚裔女性所应当立足的位置和能够平静或平衡地面对现实的方式。因此,《女勇士》里的“我”是一个多重的我,挑战了传统意义上自传叙事主体是一个个体的概念,通过塑造这些性格各异的华人/华裔女性形象。族裔女性间的情感纽带把传统自传转化成为一种“关系式”(relational)的自传写作,写作主体立足于女性群体进行写作,而不是一个封闭的、独立的自我,具有强烈的女性言说色彩。
2社会习俗的差异

1. 对女性的态度

美国妇女和中国妇女都有可能受到隐性的歧视。但美国妇女却有幸能享受许多表面的尊重。尊重妇女的礼节在美国社会随处可见: 男士为女士开门; 扶女士下车; 在马路上, 男士走外侧, 女士走内侧, 以给女士提供保护; 女士进餐厅时, 所有的男士都要起立; 餐桌前, 男士要为女士拉开椅子, 待女士站好了位置再把椅子送回女士的身后, 请她就坐。

中国社会对女性的照顾和礼节似乎要少一些, 且有一些专家注意到: 汉字中带“女”字旁的有相当一部分含有贬义, 如“妖、奸、奴、嫉、妒”等。

2. 对婚姻的态度

西方人的婚姻观与中国人的婚姻观有着极大的不同。因为他们认为, 婚姻纯属个人私事, 任何人不能干涉。比如, 美国离婚比较普遍。一个人有权选择和他/ 她最喜欢的人生活在一起, 一旦发现现有的婚姻是一个错误, 他/ 她有权作第二次选择。在他们看来, 强迫两个不相爱的人生活在一起是残忍的。

中国人的婚姻相对来说比较稳定。这是因为中国人把婚姻当作人生的头等大事, 每个人都谨慎对待, 认真选择,一旦决定了, 就不会轻易改变。而且, 中国人一向把婚姻当作一个严肃的道德问题, 喜新厌旧被认为是极不道德的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