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凯华科学研究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4-06-11

在“文化大革命”后的积累中,赵凯华的教学与研究成果得以展现,他开始了著书立说的崭新阶段。他主编的教材多次获得高评价,其中《电磁学》(1978年高等教育出版社初版,1985年再版)与《光学》(1983年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对我国高等教育物理学教材体系的发展起到了关键作用,为起步期的体系构建做出了重大贡献。


进入20世纪80年代中期,赵凯华与冯致光教授共同领导并推动了中国基础物理学的教学与研究改革,对国内外物理教学进行了深入的比较和分析,这一系列工作在中国基础物理教育领域产生了广泛影响。他从1988年起在《大学物理》发表了27篇关于“定性与半定量物理学”的文章,并在1991年出版了《定性与半定量物理学》,这些文章和著作深刻影响了教学观念,展示了物理学教学现代化的可能性,也激发了对教学改革的深入讨论。


1991年,教材建设组会议上,赵凯华的成果得到了高度评价,大家认为应总结改革成果,编写一套反映当代物理学成就的新型基础物理教材。赵凯华接受建议,开始了一段艰难而富有成效的著述之路。他与罗蔚茵教授合作出版的《新概念物理教程》(力学卷、热学卷、量子物理卷,1995-2001年高等教育出版社;电磁学卷,2003年与陈熙谋合编)不仅提出了以现代视角审视传统教学内容的重要观点,而且在教材编写中引入前沿知识,对科学素质和能力的培养起到了积极作用。这套教材因其创新性,成为教师们的首选参考书,对基础物理学教材的多样化发展起到了推动作用,教材创作开始呈现出繁荣景象。


扩展资料

赵凯华,北京大学物理系教授、系主任,兼中国物理学会副理事长、全国自然科学名词委员会委员、物理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主任等职,1930年5月26日出生于美国纽约,1946年考入北京大学物理系,毕业留校任教,1958年获苏联副博士学位回国。赵先生长达60年的大学基础物理教学生涯,热爱教学,创建了《大学物理》学术期刊,《新概念物理》获1998年国家教委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以10 多年的时间作为主要作者与合作者编写了《新概念物理学》共5卷,为我国大学基础物理教育做出重大贡献和取得突出成就被授予“物理教学杰出成就奖”等荣誉。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