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多胃病患者到医院检查后被告知胃内感染了一种细菌叫幽门螺杆菌,听说不及时治疗还会得胃癌,因此也背上了沉重的心理负担。那么幽门螺杆菌到底是怎么感染的,对人体又有多大危害呢?下面我就来说说关于幽门螺杆菌的那些事儿。
幽门螺杆菌是一种生长在胃黏膜表面的细菌,1982年由澳大利亚学者首先发现并因此获得了诺贝尔医学奖。幽门螺杆菌在全球人群中的感染率超过50,我国不同地区和民族的感染率在30-80。主要通过口-口或粪-口途径传播。也就是说共餐或者手污染都可能感染,因此良好的卫生生活习惯有助于防止幽门螺杆菌感染,但在当今的现实环境下确实防不胜防。
幽门螺杆菌导致哪些病?
感染幽门螺杆菌后人体很难自身清除之,如果不治疗往往造成终身感染。
(1)几乎所有幽门螺杆菌感染最终都会发展成胃炎,也是慢性胃炎的最常见病因,但多数患者可以无任何症状,部分患者可以有腹胀、早饱、打饱嗝等消化不良症状;
(2)15-20的患者会发展成胃溃疡或十二指肠溃疡;
(3)少于1的感染者会发展成胃癌,但是需要说明的是胃癌的发生是多步骤过程,是幽门螺杆菌感染、病人自身因素和环境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而不是幽门螺杆菌一人之过,因此或许说幽门螺杆菌可增加胃癌发生的危险性更准确;
(4)幽门螺杆菌与一种胃淋巴瘤发生密切相关。
如何知道我感染了幽门螺杆菌?
幽门螺杆菌感染的诊断方法主要包括依赖胃镜活检的侵入性方法和不依赖胃镜的非侵入性方法。第一种就是在做胃镜的同时,在胃镜下取出像小米粒大小的一块儿胃黏膜组织进行化验,通常临床常用的快速尿素酶试验方法几分钟就可以出结果,这种方法常常是患者因为各种胃病进行胃镜检查时胃镜医生发现患者有可能合并幽门螺杆菌感染而“顺便”为患者进行的检查,一般不会单纯为了检查幽门螺杆菌而进行胃镜检查;第二种方法就是为了单纯检查幽门螺杆菌而设计的,临床最常用而且准确性较高的就是碳13或碳14呼气试验,简单方便快捷。患者空腹或餐后2小时后,检查时口服碳13或碳14冲剂(胶囊),空腹、半小时后患者对着检查仪器呼一口气即可。不管哪种检查方法患者在检查前2-4周内最好不要服用奥美拉唑类抑酸药和抗生素,否则影响检查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