刎颈之交的典故

如题所述

刎颈之交的典故是《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刎颈之交的典故出自《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讲述了战国时期,秦王想要与赵王在绳池相会,逼迫赵王屈服。蔺相如和廉颇将军力劝赵王出席,并设巧计使赵王免受屈辱,安全回到邯郸。赵王为了表彰蔺相如,封他为上卿,官位比廉颇还高。

廉颇不服气,欲羞辱蔺相如。蔺相如此后回避廉颇并告诉他两人关系对国家的重要性,廉颇听后非常惭愧,便向蔺相如请罪,此后二人成为同生死共患难的好朋友,刎颈之交也用来比喻可以同生死、共患难的朋友。

用典示例:《张耳陈馀列传》:馀年少,父事张耳,两人相与为刎颈交。《后汉书·廉范传》:初,范与洛阳庆鸿为刎颈交,时人称曰:前有管鲍,后有庆廉。

元纪君祥 《赵氏孤儿》第三折:想着我罢职辞朝,曾与赵盾名为刎颈交。唐杨炯 《原州百泉县令李君神道碑》:付同心之雅会,讫刎颈之良游。

成语寓意

在人的一生中,友谊是鼓舞人前进,促进人发展的重要力量,它对一个人的人格完善,特别是对人的道德培养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廉颇由妒忌,到愤怒,后来深受感动而负荆请罪,最后造就和蔺相如勿颈之交的深情厚谊。

蔺相如谦让的态度,廉颇知错即改的风范,这都是人们最缺少的,而恰恰又是建立彼此感情的基础。人生在世,美丽的青春年华都会像流水一样一去不复返,唯有朋友间的真挚友谊不会枯萎,可以天长地久。所以交朋友时要有宽大的胸怀,要有海纳百川,有容乃大的精神。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