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时春节有哪些风雅的习俗?

如题所述

“立春日…京师百官皆衣青衣…皆服青帻”,古人相信春季是万物复苏的时节,届时天地边都是一片翠色,故此当时的朝廷中人为了和天地联系起来,也将身穿青衣作为一种仪式。并且在其他的季节也有不同颜色的服饰,像是立夏的红衣、立秋的白衣和立冬的黑衣等等。

楚辞有言:蕙肴蒸兮兰藉,奠桂酒兮椒浆。古时候的人对酒的感情也是非常深的,故此在守岁的时候他们也要喝酒,这种酒被称为是“屠苏”,和现在的药酒有些相似。有道是“年年最后饮屠酥,不觉年来七十余”,大文学家苏辙如是而言。喝酒时从年岁最小的开始,一直到最年长的那位,寓意着年轻人又年长了一岁,而老人则又是延寿了一年。

还有就是装饰了,立春之日,悉剪彩为燕戴之。“彩”就是五色绸缎的意思,而“燕”则被认为是春天最有活力的鸟儿,有道是春风临、玄鸟至,所以制作这样的头饰也是为了迎接春日的到来。采花也是一种仪式,不过那时候盛开的花朵并不是很多,所以这样的习俗只有贵族才有,民间的话酒多是用彩纸剪出花朵的样子,并且还是纸张盛行之后才有的。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07-04

在我国,春节历史悠久,由上古时代岁首祈年祭祀演变而来。在春节期间,全国各地均有举行各种庆贺新春活动,带有浓郁的各地域特色,热闹喜庆的气氛洋溢;这些活动以除旧布新、驱邪攘灾、拜神祭祖、纳福祈年为主要内容,形式丰富多彩。

 汉武帝时期,以正月初一为“年”,春节被固定为每年的正月初一,守岁、换桃符、燃爆竹等民俗也开始兴起。明朝的时候,春节的礼仪性和应酬性逐渐加强的同时,游艺性也得到进一步发展。人们在新年之际相互拜年,馈赠礼品的同时,舞龙、耍狮子、唱戏、说书、扭秧歌、荡秋千、踩高跷、跑旱船、做手工、玩游戏、比才艺等各种娱乐活动层出不穷,各地举办的庙会活动丰富多彩,给当时的人民带来了前所未有的的享乐。

古代春节活动一

古代春节活动二

第2个回答  2020-07-04

我国春节历史悠久,在传承发展中已形成了一些较为固定的习俗,有许多还相传至今,如买年货、扫尘、贴春联、吃年夜饭、守岁、拜岁、拜年、舞龙舞狮、拜神祭祖、祈福攘灾、吃春饼,放鞭炮、放烟花、游神、押舟、庙会、游锣鼓、游标旗、上灯酒、赏花灯等优雅的习俗。春节传统的节日仪式与相关习俗活动,是春节元素的重要内容,承载着丰富多彩的节日文化内涵。拜祭祖先不仅涵盖了中国所有的古老传统节日,也是中国春节永远的主题。

第3个回答  2020-07-05

1.穿青衣迎春

Spring

夜漏未尽五刻,京师百官皆衣青衣,郡国县道官下至斗食令史皆服青帻,立春旛,施土牛耕人於门外,以示兆民。

——《后汉书礼仪志》

古人相信春季万物生发,天地翠色,故属性上对应的颜色是青。统治阶级为表示自己与天的关联性,所以也把穿青色衣服视作仪式之一。又因为春季对应的方位是东,所以天子和文武百官要前往东门之外迎春。

2.饮梅花酒、椒柏酒

Spring

长幼悉正衣冠,以次拜贺,进椒柏酒……董勋云:俗有岁首用椒酒,椒花芬香,故采花以贡樽。正月饮酒先小者,以小者得岁,先酒贺之。老者失岁,故后与酒。

——《荆楚岁时记》

梅花酒,元日服之却老。

——《四民月令》

椒柏酒即以花椒、柏枝所制之酒。古时候很流行喝花椒相关饮料。《楚辞》中有“蕙肴蒸兮兰藉,奠桂酒兮椒浆”。由此衍生而来又有屠苏酒,配料更多些。除椒柏酒外,有的地区还会喝梅花酒,春季时我国大部分地区的梅花尚未开放,应是上一年采摘梅花酿制而成。

3.食七菜粥

Spring

正月七日为人日。以七种菜为羹。

——《荆楚岁时记》 

中国上古时代的传说里也有类似《圣经》中创世纪的情节,如“正月一日为鸡,二日为狗,三日为猪,四日为羊,五日为牛,六日为马,七日为人”。七菜粥即取七种早春新鲜蔬菜做粥、羹,取迎新去晦之意。

七菜粥如今在日本更为流行,曰“七草”。国内倒是式微了。

第4个回答  2020-07-05

史上有很长一段时间,春节被认为就是立春。所以我把立春和春节的习俗放在一起讲了。

中国一直是典型的东亚农业社会,因为农事基础,所以对「春」这个季节最具感情。立春/春节一般被认为是古代最重要的节日,所以相关民俗文化极多,而且根据年代、地域各有不同。

如放鞭炮、贴春联、穿新衣之类流传至今的大众习俗就不说了,先介绍一些比较小众和「风雅」的:

 

1. 穿青衣迎春

 

立春日,夜漏未尽五刻,京师百官皆衣青衣,郡国县道官下至斗食令史皆服青帻,立春旛,施土牛耕人於门外,以示兆民。

——《后汉书礼仪志》

古人相信春季万物生发,天地翠色,故属性上对应的颜色是「青」(青绿)。统治阶级为表示自己与「天」的关联性,所以也把穿青色衣服视作仪式之一。

同理,立夏红色(朱),立秋白色,立冬黑色。

同理,春季对应的方位是「东」。所以天子和文武百官要前往东门之外迎春。

2. 饮梅花酒/椒柏酒

 

长幼悉正衣冠,以次拜贺,进椒柏酒……董勋云:俗有岁首用椒酒,椒花芬香,故采花以贡樽。正月饮酒先小者,以小者得岁,先酒贺之。老者失岁,故后与酒。

——《荆楚岁时记》

 

梅花酒,元日服之却老。

——《四民月令》

椒柏酒即以花椒、柏枝所制之酒。是的你没看错,古时候很流行喝花椒相关饮料。如《楚辞》亦有「蕙肴蒸兮兰藉,奠桂酒兮椒浆。」由此衍生而来又有「屠苏酒」,配料更多些。

梅花酒不确定。立春时我国大部分地区的梅花尚未开放,应是上一年采摘梅花酿制而成。类似的食谱《山家清供》里有,不详述。

3. 食七菜粥

 

正月七日为人日。以七种菜为羹。

——《荆楚岁时记》

中国上古时代的传说里也有类似《圣经》中创世纪的情节,如「正月一日为鸡,二日为狗,三日为猪,四日为羊,五日为牛,六日为马,七日为人」。七菜粥即取七种早春新鲜蔬菜做粥/羹,取迎新去晦之意。

七菜粥如今在日本更为流行,曰「七草」。国内倒是式微了。

 

4. 食春盘/咬春

 

立春日,春饼生菜,号春盤。

——《四时宝镜》

 

东晋李鄂立春日,命以芦菔、芹芽为菜盤,相餽贶。

——《摭遗》

 

立春日,食生菜,取迎新之意。

——《齐人月令》

 

新春日献辛盘。虽士庶之家,亦必割鸡豚,炊面饼,而杂以生菜、青韭芽、羊角葱,冲和合菜皮,兼生食水红萝卜,名曰咬春。

——《帝京岁时纪胜》

古人认为春日的气息是向外发散的——经过冬季蛰伏后,草木蓬勃生长,气温回升。所以流行趋势是食用有「辛味」的东西(如前面提到的椒柏酒),新生的野菜(如七菜),「春盘」「咬春」也是由此发展而来。

一般是韭菜、葱、水芹、萝卜之类新生的鲜嫩蔬菜,有清新口感的。摊在盘子里,是「春盘」;卷成春卷、春饼之类吃,就是「咬春」。

5. 剪彩绸为燕子,做头饰迎春

 

立春之日,悉剪彩为燕戴之,帖「宜春」二字。

——《荆楚岁时记》

彩即五色绸之意。

燕子被认为是春天最具代表性的鸟儿之一,七十二候里也有「春分,玄鸟至」的说法。彩燕迎春,大概就是想要像它们一样轻巧地迎接新春天吧。

 

6. 御风

 

列子御风常以立春归於八荒,是风至则草木发生。

——《要览》

 

立春日,取弘农宜阳金门山竹为管,河内葭草为灰,以候阳气。

——《玉泉记》

「御风」的正式含义是驾驭着风,乘风而行,我这里姑且把它理解为「人对春日气息的关注和实验」。

古人相信四季的「气」有所不同,春日的「气」是「阳气」,轻清上升,所以如果在竹管内放入一些草木灰,即使没有人动,春气也会带动飞灰,甚至发出声音。古时称之为「葭管」。

但有的时候「葭管飞灰」也被认为是属于冬至的——冬至一阳生,已经有阳气了。

 

7. 簪花、采花、赐花

 

立春日,自郎官御史以上皆赐春旛胜,入贺讫,戴归私第。又士大夫家翦彩为春旛,或缀於花枝之下,或翦为春蝶、春钱、春胜以为戏,东坡立春日,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