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定义内隐态度?

如题所述

内隐是个体对事物所持的积极或消极的认知、情感或反应,由不自觉的以往经验或不能归因于以往某一确定经验所引起。

认知心理学和社会心理学中常用的内隐态度的定义来自 Greenwald和 Banaji的对内隐认知的相关概念的定义的样例(参阅内隐认知、内隐刻板印象和内隐自尊等该样例的例子):

内隐态度是无法内省识别(或准确识别)的过去经验的痕迹,它调解着 (mediate) 对社会上的事物喜欢或不喜欢的情感、认知和反应。

扩展资料

行为治疗理论认为,外显行为和内隐行为同出一源,处于同一连续体上,两者的重要性是相同的。外显行为可以转化为内隐行为,影响内隐行为;反过来内隐行为也可影响外显行为,两者之间具有交互作用。内隐行为和外显行为一样受学习原理特别是操作条件作用原理的支配,其交互作用也遵循同样的规律。

行为治疗把行为分为外显和内隐两种,内隐行为包括思想、想象、感觉和情绪等。行为治疗理论认为,外显行为和内隐行为同出一源,处于同一连续体上,两者的重要性是相同的。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内隐态度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4-02-05
态度:指个体对思维对象积极或消极的评价,是一种自我防御功能,有利于应付情绪冲突和保护自尊,通过态度认识世界和表明个体的价值观。

心理学笔记五:如何说服他人?社会心理学中的态度形成与改变
01态度包含3种成分:认知成分cognitive component、情感成分affective component、行为成分behavioral component。

02态度包含3个维度:强度、易得性、矛盾性。

强度:强烈的态度指个体坚定持有,持续时间长并对行为有强有力的影响。

易得性:个体想起态度的频率,进入脑海的速度。

矛盾性:相互冲突的评价,对于思维对象同时存在的积极和消极的感受,当积极与消极的评价相等时,矛盾性就越高。当矛盾性高时,态度对于行为的预测力降低,并且在面对说服时表现更为优柔寡断。

强烈、易得、稳定的态度对行为有更强烈的预测力。态度和行为的不一致性源于情境因素,态度和环境条件的交互作用塑造着个体的行为。

心理学笔记五:如何说服他人?社会心理学中的态度形成与改变
03态度的分类:分为对内对外,即内隐态度和外显态度。

外显态度:指的是能意识到的且能轻易分辨的态度;

内隐态度:指的是通过细微的自动化反应表现出来,并且很难有意识控制的态度。

内隐态度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对各类偏见的研究,如内隐联想测验implicit association test,被广泛用于探究人们对于吸烟、喝酒、消费品和恋爱伴侣等事情的内在无意识感受中。

心理学笔记五:如何说服他人?社会心理学中的态度形成与改变
偏见:一种消极态度、内隐态度。

偏见:是对某个群体成员的消极态度,多为内隐态度,例如对种族、性别、同性恋、老年人、精神病患者等的偏见。偏见作为一种消极态度,包含3种成分:认知成分(消极信念)、情感成分(厌恶感觉)和行为倾向(明显歧视)。偏见会产生刻板印象,导致歧视。偏见性的刻板印象非常普遍又隐蔽,属于偏见的认知成分。歧视属于偏见的行为成分,包含对群体成员的区别对待,通常为不公正对待。态度与行为并不一定相一致,即偏见和歧视歧视的表现不一定相一致,可以有偏见而不歧视,也可以歧视但没有偏见。

造成偏见的知觉过程

1人际知觉中的刻板印象和主观性

2归因偏差有助于维持刻板印象和偏见

3偏见态度从代际效应和观察学习中习得并在环境中得到强化

4群体偏见是群体竞争的产物

5内外群体的分类使个体对外群体的同质性错觉,形成刻板印象

6社会认同是指不同群体的成员身份为个体带来的自尊,如种族、宗教教派、职业群体、邻里社区等,当社会认同被威胁,人们会被激励去通过偏袒内群体成员或者贬损外群体成员来恢复自尊,这些策略促成来偏见和歧视。

心理学笔记五:如何说服他人?社会心理学中的态度形成与改变
04态度形成与态度改变

1态度形成

(1)态度形成:指人对某些事物从不曾有态度到出现某种态度。

(2)态度形成理论:学习理论、诱因论、认知相符理论。

1)学习理论learning theory/刺激-反应理论:通过学习可以形成条件性恐惧conditioning fear、性别角色的获得、人格特质的发展、态度。态度中的情感或情绪因素可以由评价性条件作用evaluating conditioning所引起,将情绪从非条件刺激的联系中转移到与新的条件刺激相联系,如广告商将自己的产品与能引起愉快情绪反应的刺激物组合在一起,希望产品也能引起愉悦的情绪反应。态度还能通过观察学习observing learning、模仿中获得,并在环境中得到强化。

2)诱因论incentive:通过权衡各种可能情况的趋近和退避后采取最好抉择的过程,人在积极进行信息的加工从而产生认知反应,不是信息的被动接收者。人的态度形成是有理性的、主动决策的过程,遇到一件事得大于失时,个体会采取积极态度或行动;得小于失时则会采取消极态度或行动。

3)认知相符理论cognitive consistency theory:人的态度与其他观点发生矛盾时会有一种动力倾向推动进行自我调整,以恢复认知上的一致性,包括海德的平衡论、费斯廷格的认知失调论。平衡论指个体处于不平衡时会体验到不愉快,引起的压力驱使人将不平衡转换为平衡。认知失调论指态度间的不一致推动人们转变态度来降低认知失调带来的不适。当相关认知不一致时会产生认知失调感,产生反态度行为counterattitudinal behavior,即与真实感受不一致的行为,并且产生不愉快的紧张态度,还可能出现努力辩护综合征effort justification,为自己徒劳无功的行为进行辩护。

心理学笔记五:如何说服他人?社会心理学中的态度形成与改变
2态度转变

(1)态度转变:指人对事物已有态度的基础上发生一定变化,分为一致性的改变和不一致的改变。一致的改变指方向不变,仅仅改变原有态度的强度,即量变。不一致的改变指性质相反的态度取代原有的旧态度,即质变。

(2)态度转变理论:劝说情境模式、精细加工可能性模型elaboration likelihood model。

劝说情境模式指出,任何态度的改变都是由一个人的原有态度与外部一些不同的态度之间存在差异造成,这种差异会产生压力,引起内心冲突、不协调,为减少压力,人具有恢复心理协调的能力:接受外来影响或者抵制外部影响。

精细加工可能性模型指出,说服存在两种基本路线,基于信息的内容和逻辑进行说服的中央路径和基于非信息因素如吸引力、可信度和情感劝说的边缘路径。说服的中央路径会带来信息内容更精细的加工,产生更持久的态度转变。

心理学笔记五:如何说服他人?社会心理学中的态度形成与改变
(3)态度转变包含4个因素:源头、接收者、信息、渠道。

1)源头:指交流的发起者。传达者的可信度(如专家和权威发布具有高可信度)、喜爱度(对喜爱度最有影响的外貌吸引力能使说服更有效)、专业度、相似性等可对劝说产生影响。

2)接收者:信息传递的目标。态度能否改变与持有者对事情的承诺程度密切相关;论点支持和防御范例的综合使用在减少态度方面起预防作用;人格中低自尊者比高自尊者更容易被说服。

3)信息:说服源头所传递的内容,信息的反复重复提高说服的成功率,如真理效应和简单曝光效应。信息源的低可信度使人们不能恰当估计信息内容,但对态度的影响是暂时的,信息本身的价值是影响态度变化的主要因素。强论据加上可利用的某些周边变量可能会产生比较理想的说服效果,双面论证比单面论证更有效。

4)渠道:信息传递的媒介,可以通过控制态度间的差异和恐惧唤起提高劝说,情境中的强化、预先警告和劝说路径的选择也可以影响劝说效果。

个体态度与外部态度的差异引起态度改变的压力,差异越大,压力越大,中等差异引起态度的改变量最大,随着差异度的增大超过中等差异,态度改变越来越困难。因此,劝说时需要考虑劝说目标原态度的状况或水平,依据自身条件适当控制给出信息的差异度。恐惧唤起可提高劝说的功效,但太强的恐惧也可能适得其反,任何效果都取决于恐惧唤起与其他变量的相互作用。说服的中央路径会带来信息内容更精细的加工,产生更持久的态度转变。
第2个回答  2024-02-24
态度:指个体对思维对象积极或消极的评价,是一种自我防御功能,有利于应付情绪冲突和保护自尊,通过态度认识世界和表明个体的价值观。

心理学笔记五:如何说服他人?社会心理学中的态度形成与改变
01态度包含3种成分:认知成分cognitive component、情感成分affective component、行为成分behavioral component。

02态度包含3个维度:强度、易得性、矛盾性。

强度:强烈的态度指个体坚定持有,持续时间长并对行为有强有力的影响。

易得性:个体想起态度的频率,进入脑海的速度。

矛盾性:相互冲突的评价,对于思维对象同时存在的积极和消极的感受,当积极与消极的评价相等时,矛盾性就越高。当矛盾性高时,态度对于行为的预测力降低,并且在面对说服时表现更为优柔寡断。

强烈、易得、稳定的态度对行为有更强烈的预测力。态度和行为的不一致性源于情境因素,态度和环境条件的交互作用塑造着个体的行为。

心理学笔记五:如何说服他人?社会心理学中的态度形成与改变
03态度的分类:分为对内对外,即内隐态度和外显态度。

外显态度:指的是能意识到的且能轻易分辨的态度;

内隐态度:指的是通过细微的自动化反应表现出来,并且很难有意识控制的态度。

内隐态度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对各类偏见的研究,如内隐联想测验implicit association test,被广泛用于探究人们对于吸烟、喝酒、消费品和恋爱伴侣等事情的内在无意识感受中。

心理学笔记五:如何说服他人?社会心理学中的态度形成与改变
偏见:一种消极态度、内隐态度。

偏见:是对某个群体成员的消极态度,多为内隐态度,例如对种族、性别、同性恋、老年人、精神病患者等的偏见。偏见作为一种消极态度,包含3种成分:认知成分(消极信念)、情感成分(厌恶感觉)和行为倾向(明显歧视)。偏见会产生刻板印象,导致歧视。偏见性的刻板印象非常普遍又隐蔽,属于偏见的认知成分。歧视属于偏见的行为成分,包含对群体成员的区别对待,通常为不公正对待。态度与行为并不一定相一致,即偏见和歧视歧视的表现不一定相一致,可以有偏见而不歧视,也可以歧视但没有偏见。

造成偏见的知觉过程

1人际知觉中的刻板印象和主观性

2归因偏差有助于维持刻板印象和偏见

3偏见态度从代际效应和观察学习中习得并在环境中得到强化

4群体偏见是群体竞争的产物

5内外群体的分类使个体对外群体的同质性错觉,形成刻板印象

6社会认同是指不同群体的成员身份为个体带来的自尊,如种族、宗教教派、职业群体、邻里社区等,当社会认同被威胁,人们会被激励去通过偏袒内群体成员或者贬损外群体成员来恢复自尊,这些策略促成来偏见和歧视。

心理学笔记五:如何说服他人?社会心理学中的态度形成与改变
04态度形成与态度改变

1态度形成

(1)态度形成:指人对某些事物从不曾有态度到出现某种态度。

(2)态度形成理论:学习理论、诱因论、认知相符理论。

1)学习理论learning theory/刺激-反应理论:通过学习可以形成条件性恐惧conditioning fear、性别角色的获得、人格特质的发展、态度。态度中的情感或情绪因素可以由评价性条件作用evaluating conditioning所引起,将情绪从非条件刺激的联系中转移到与新的条件刺激相联系,如广告商将自己的产品与能引起愉快情绪反应的刺激物组合在一起,希望产品也能引起愉悦的情绪反应。态度还能通过观察学习observing learning、模仿中获得,并在环境中得到强化。

2)诱因论incentive:通过权衡各种可能情况的趋近和退避后采取最好抉择的过程,人在积极进行信息的加工从而产生认知反应,不是信息的被动接收者。人的态度形成是有理性的、主动决策的过程,遇到一件事得大于失时,个体会采取积极态度或行动;得小于失时则会采取消极态度或行动。

3)认知相符理论cognitive consistency theory:人的态度与其他观点发生矛盾时会有一种动力倾向推动进行自我调整,以恢复认知上的一致性,包括海德的平衡论、费斯廷格的认知失调论。平衡论指个体处于不平衡时会体验到不愉快,引起的压力驱使人将不平衡转换为平衡。认知失调论指态度间的不一致推动人们转变态度来降低认知失调带来的不适。当相关认知不一致时会产生认知失调感,产生反态度行为counterattitudinal behavior,即与真实感受不一致的行为,并且产生不愉快的紧张态度,还可能出现努力辩护综合征effort justification,为自己徒劳无功的行为进行辩护。

心理学笔记五:如何说服他人?社会心理学中的态度形成与改变
2态度转变

(1)态度转变:指人对事物已有态度的基础上发生一定变化,分为一致性的改变和不一致的改变。一致的改变指方向不变,仅仅改变原有态度的强度,即量变。不一致的改变指性质相反的态度取代原有的旧态度,即质变。

(2)态度转变理论:劝说情境模式、精细加工可能性模型elaboration likelihood model。

劝说情境模式指出,任何态度的改变都是由一个人的原有态度与外部一些不同的态度之间存在差异造成,这种差异会产生压力,引起内心冲突、不协调,为减少压力,人具有恢复心理协调的能力:接受外来影响或者抵制外部影响。

精细加工可能性模型指出,说服存在两种基本路线,基于信息的内容和逻辑进行说服的中央路径和基于非信息因素如吸引力、可信度和情感劝说的边缘路径。说服的中央路径会带来信息内容更精细的加工,产生更持久的态度转变。

心理学笔记五:如何说服他人?社会心理学中的态度形成与改变
(3)态度转变包含4个因素:源头、接收者、信息、渠道。

1)源头:指交流的发起者。传达者的可信度(如专家和权威发布具有高可信度)、喜爱度(对喜爱度最有影响的外貌吸引力能使说服更有效)、专业度、相似性等可对劝说产生影响。

2)接收者:信息传递的目标。态度能否改变与持有者对事情的承诺程度密切相关;论点支持和防御范例的综合使用在减少态度方面起预防作用;人格中低自尊者比高自尊者更容易被说服。

3)信息:说服源头所传递的内容,信息的反复重复提高说服的成功率,如真理效应和简单曝光效应。信息源的低可信度使人们不能恰当估计信息内容,但对态度的影响是暂时的,信息本身的价值是影响态度变化的主要因素。强论据加上可利用的某些周边变量可能会产生比较理想的说服效果,双面论证比单面论证更有效。

4)渠道:信息传递的媒介,可以通过控制态度间的差异和恐惧唤起提高劝说,情境中的强化、预先警告和劝说路径的选择也可以影响劝说效果。

个体态度与外部态度的差异引起态度改变的压力,差异越大,压力越大,中等差异引起态度的改变量最大,随着差异度的增大超过中等差异,态度改变越来越困难。因此,劝说时需要考虑劝说目标原态度的状况或水平,依据自身条件适当控制给出信息的差异度。恐惧唤起可提高劝说的功效,但太强的恐惧也可能适得其反,任何效果都取决于恐惧唤起与其他变量的相互作用。说服的中央路径会带来信息内容更精细的加工,产生更持久的态度转变。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