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打假人到底合不合法?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4-04-06

职业打假人:合法还是灰色地带?



自2019年12月起,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出台了一项新规定,对以营利为目的的“职业索赔”行为进行了约束,这引发了公众对职业打假人合法性的新一轮讨论。尽管他们的存在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市场规范作用,但背后的问题和争议也不容忽视。



合法性的界定并非简单明了。职业打假人利用法律漏洞,专门针对中小商户挑起纠纷,他们对法规的运用达到了极致。尽管他们声称在某种程度上维护了市场秩序,但这种行为带来的代价是巨大的。行政资源被大量消耗,原本应用于打击制假贩假等重大问题的精力被分散,使得真正的市场问题解决进度缓慢。这就像工商局的员工成了他们的免费劳动力,许多人质疑这种做法的合理性。



有人认为职业打假人的目标只是纠正经营中的“瑕疵”,例如广告法中禁止使用“最”字的规定。果汁店的小老板因广告牌上的“最新鲜”字样被举报,尽管情节轻微,但打假人借此获取赔偿,甚至通过法律程序进一步获利。然而,工商局每天处理的类似案例,如面包店的打印错误或进口食品标签破损,这些问题的解决是否真正解决了市场核心问题,值得深思。



实际上,职业打假人很少触及黑心企业,他们的主要对象是小微企业,他们瞄准的是商家的经营瑕疵,通过索偿手段快速解决问题,确保赔偿额度不会让店主陷入困境。这种模式已经发展到集团化,追求的是经济效益和简便性,工商局在他们眼中更像是一个无需付费的服务平台。



对于是否应该纳税支持这样的“打假”行为,公众意见不一。有人认为,这些公务员的职责本应更广泛,而职业打假人的方式并不能解决市场深层次问题。另一方面,有人可能更倾向于看到市场监管的多元化,即使这意味着一些资源的浪费。



总的来说,职业打假人的合法性及其作用是一个复杂的话题,法律、市场规范和个人权益之间的平衡是关键。未来的法规调整和公众认知的演变,将对这一行业的定位产生深远影响。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