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面上几时和几时成直角

如题所述

钟面上早晚3点或早晚9点的时候,时针和分针成直角。

钟表上共有12个大空格,每个空格是30°,90°的角需要分针与时针之间有3个空格,在早晚3点或早晚9点的时间恰好成90°。

当一条直线和另一条横的直线交成的邻角彼此相等时,这些角的每一个被叫做直角,而且称这一条直线垂直于另一条直线。角度比直角小的称为锐角,比直角大而比平角小的称为钝角。

在几何学和三角学中,直角,又称正角,是角度为90度的角。它相对于四分之一个圆周(即四分之一个圆形),而两个直角便等于一个半角(180°)。角度比直角小的称为锐角,比直角大而比平角小的称为钝角。一个直角等于90度,符号:Rt∠。

两条相交直线中的任何一条与另一条相叠合时必须转动的量的量度,转动在这两条直线的所在平面上并绕交点进行。角度是用以量度角的单位,符号为°。一周角分为360等份,每份定义为1度(1°)。

采用360这数字,因为它容易被整除。360除了1和自己,还有22个真因数,包括了7以外从2到10的数字,所以很多特殊的角的角度都是整数。直角也就是90度的角。

实际应用中,整数的角度已足够准确。有时需要更准确的量度,如天文学或地球的经度和纬度,除了用小数表示度,还可以把度细分为分和秒:1度为60分(60′),1分为60秒(60″)。例如40.1875°=40°11′15″。要更准确便用小数表示秒,而不再加设单位。

钟表的由来

大约六千年前,“时钟”第一次登上人类历史的舞台:日晷(gui)在巴比伦王国诞生了。中国最早的可靠记载是《隋书·天文志》中提到的袁充于594年发明的短影平仪(即地平式日晷),这是利用太阳投射的影子来测定时刻的装置。

中国古代有日晷、水钟、火钟、铜壶滴漏等,它们都没有嘀嗒嘀嗒的钟表声,都不能称作钟表。这只能算是古人的计时器,钟表的前身。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