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生原因对策怎么写?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10-10
原因对策怎么写
原因对策怎么写?因为~~~~~~~~~~
产品出现不良怎么写原因以及对策
逃出不良 五个对策怎么写
流出不良品的原因对策怎么写啊
首先要承认错误,接下来再分析原因及对策:

1、将不良品造成原因归结为运输颠簸或包装,对策为改善包装方式。

2、一线操作员工为新员工,技能不熟练,所以才使不良品流出。对策为加大对新员工的培训力度,使其能够尽快熟练技能。

3、生产车床/机器小故障,目前故障已排除。保障以后不会再有不良品流出。

4、出库检验员疏漏,对策:第一时间用好的产品将不良品换回,并且对造成此问题的员工给予惩罚。

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自行润色、组织语言,语气要委婉、态度要好,尽量大事化小,小事化了。

个人见解,希望对你有帮助。
怎么写改善对策
我以前是生产管理,经常要写这样的改善报告。你的情况不明,所以没办法帮你写,但其实很简单。

首先,你要明白一个道理,让你写改善报告并不是追究你的责任,而是让你这样的第一当事人想出不让这样的事再发生的办法,以杜绝同样的事或带有普遍性类似相同点的事再发生,正所谓“没有解决不了的问题,只有发现不了的方法!”明白了这个道理后再写这报告就不会有什么心理负担了,写起来就简单了。

(1)写出不良产生的原因,是什么原因就写什么原因。要写清是什么时间在哪里发生的是怎么发生的,是谁发现的发现后采取了什么临时措施就是所谓的对策。一共发现不良品多少台,是否全数追回。等等

(2)写出你能想出的最简单、最有效的杜绝此类事件再发生的方法也就是所谓的改善。这样的改善最好对事不对人,改善结果应适用于此类事件不再发生,不能只针对你一个人,或一小群人而是适用于每一个人,要不然,就没有意义了。还有什么不明白的给我发邮件共同探讨[email protected]
工作中出现错误,给领导的原因对策怎么写
那就如实写啊。比如以后自己要加倍认真、小心、仔细,同时还要加强学习,谦虚谨慎,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技能,通过完善自我,避免再发生类似的错误。
工作不小心流出不良品对策怎么写
如何减少工厂浪费 一、前言浪费愈多,公司愈无法赚钱;减少浪费愈多,对公司愈有利; 二、为何要减少工厂浪费?1、 让员工养成节俭的习惯,是一种美德;2、 可降 *** 造成本,提高产品竞争力,只有降低成本 ,才能产生利益;3、 充分利用资源,强化管理干部机能; 三、工厂浪费的主要原因及对策1、观念问题(1) 经营层不重视 对策:经营层适时宣导重视(2) 管理干部能力不够 对策:强化基层管理干部能力 (3) 员工没有“节俭”的观念 对策:灌输员工“节俭”的理念(4) 员工潜能尚激发 对策:激发员工潜能 2、管理问题(1) 生产过剩使制程中堆积大量制品,造成人员浪费,资金积压 对策:a重新整顿和安排生产线 b只生产必要的量,使物流顺畅(2) 加工不顺 因治具不良,使物品无法定位,须用手接住才能加工 对策:改善治具,订定加工标准,使现场人员彻底执行(3) 动作浪费 各种动作不合乎“动作经济原则” 对策:充分考虑动作的经济性经过彻底的工作改正(4) 制造不良 不良品必须重修,增加已发生的人力、物力 对策:减少不良品,提高生产力(5) 待工待料 机器自动加工时,人员闲置或前制程无法衔接,使得人与机器都闲下来 对策:a使机器变成自动化 b一人多机或一人多工程(6) 搬运浪费 反复的重新堆置或移动 对策:a采流水式生产线 b搬运栈板改成台车 c运用输送带(7) 库存浪费 减少零件,在制品完成品的堆积,减少库存,增加资本周转率,提高利润 对策:a目标“零库存” b实施“快速换模”、“小批量生产”“流程化U型生产的机器配置” 四、减少浪费的具体做法1、物料搬运(1) 必要的工具,物料放置离手最近处(2) 工件之搬运作业保持水平(3) 台车小型化(4) 消除弯腰、转身搬运之作业2、改善layout(1) 物流保持顺畅(2) 减少搬运浪费(3) 运用机器搬运:自动化的应用(空压、油压)3、流程化作业(1) 二工程(人)以上要分站分工(2) 分工要直接连续作业,不能半成品堆放(3) 考虑生产线之平衡4、组立线规划(1) 产能计算:先求单一作业时间(2) 降低半成品:一个流(one piece flow)的概念(3) 生产同步化:消除等待时间(4) 生产线定员制:多能工训练5、善用动作经济原则(1) 动作必须是生产性的(2) 动作应圆滑而有节奏(3) 动作应力求简单(4) 工作应力求舒适(5) 工作应尽可能合并(6) 工具及物料应摆定位置(7) 动作范围应越小越好(8) 尽可能利用重力传送 6、实施绩效管理(1) 把产出的工作量换算成工时以便与标准工时比较(2) 作业效率表达著作业者投入工作的努力程度(3) 稼动率是管理者、督导者责任的绩效(4) 管理干部要设法降低,除外工时,使稼动率提高(5) 对于绩效表现之优劣,要实施绩效考核,并与工作奖金关联 五、实例演练1、部门为单位,分组讨论,以全员参与,分析该部门造成工厂浪费的要因2、经研讨后列出重点项目3-5项3、针对所列3-5项4、依改善对策进行可行性评估5、试行检讨6、标准化7、定期稽核 六、结论1、 研究每一步骤改善的可能性2、应持有“目前的方法并非仅的、最好的”因此“必有更好的方法”之态度3、以5W、1H质问,引出删除、合并、变更、简化等 减少浪费之二十原则原则一:两手同时开始及完成动作;原则二:除休息时间外,两手不应同时空闲;原则三:两臂之动作应反向同时对称;原则四:尽可能以最低等级动作工作;原则五:物体之“动量”尽可能利用之;原则六:连续曲线运动较方向突变直线动作为佳;原则七:弹道式运动较轻快;原则八:动作宜轻松有节奏;......>>
壳仔里有异物怎么写发生原因。流出原因。发生原因。发生对策和
因为所以
要怎么写纠正预防措施
中国新时代质量体系认证中心高级审核员 张荣发

纠正措施是消除不合格产生的原因,防止不合格再发生;是持续改进质量管理体系有效性的重要途径。在审核组织的质量管理体系时,应注意审核组织所采取的纠正措施的有效性,这是评定组织的质量管理体系持续改进的证据之一,也是提高审核有效性应注意的问题。

审核纠正措施的有效性时,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 应该采取纠正措施的不合格是否采取了纠正措施

对于那些必须采取纠正措施的不合格(例如:批量性、批次性不合格产品;造成严重影响的顾客抱怨;严重的质量问题或质量事故;产品在研制、试验和使用中出现的故障等),组织应认真分所原因,针对消除不合格原因采取纠正措施,否则不合格问题会再次发生。

审核中,应注意审查不合格产品的评审记录,产品检验、试验记录、顾客的抱怨、投诉记录等,看其中有无应该采取纠正措施的不合格,对这些不合格的问题是否分析了不合格产生的原因,是否采取了纠正措施,是否验证了纠正措施的效果。

2 确定的不合格原因是否正确

有些组织对不合格产生的原因分析不到位,不正确,不是产生不合格的真正的根本原因。

例如:某组织的一位车工加工一批零件,共10个。结果全部不合格,报废。该组织对此不合格问题采取纠正措施,原因分析是:操作人员看错了图纸。这个原因是产生不合格的内在原因吗?看错了图纸只是产生不合格的表面原因。应进一步分析为什么会看错图纸?是这位操作人员工作责任心不强,不认真,质量意识差?还是这位操作人员技术素质低,不会看图纸?另外还应从生产过程控制上找原因,是否实施了首件检验制度?首件检验是否有效?等。

3 所采取的措施能否消除不合格原因,防止不合格的再发生

组织所采取的措施,应针对不合格产生的真正原因,应能起到防止不合格再发生的作用。

有些组织对不合格所采取的措施只是“纠正”(只是对不合格的一种改正,一种处置),而不是“纠正措施”(这种情况在审核中经常发现)。例如:某组织在内审中发现有的测量仪器未按期进行校准,对该不符合项所采取的纠正措施是:将这些仪器送去计量。显然,这种措施只是“纠正”,而不是“纠正措施”。

有些组织对不合格所采取的措施没有针对消除不合格原因,不能起到防止再发生的作用。例如:前面提到的一位车工加工的10个零件全部报废的问题,组织所采取的纠正措施是:操作人员下次注意仔细看图纸。这个措施没有针对产生不合格的原因,如果这个操作人员下次还不注意看图纸类似的不合格岂不还会发生?所以,这样的纠正措施不能起到防止重复发生不合格的作用。组织应针对不合格产生的真正原因采取措施。如果是操作人员质量意识差,责任心不强造成的不合格,应对操作人员进行批评,加强质量意识,工作责任心的教育,并按经济责任制进行惩罚,使其吸取教训。如果是操作人员技术素质差,不会看图纸,应对该操作人员进行培训或调离该工作岗位。同时,应加强对生产过程的控制,严格有效地实施首件检验制度。

4 所采取纠正措施的效果

审核中,要求组织提供实施纠正措施的证据,并通过查阅有关记录和有关证据,审核纠正措施实施后,是否重复发生了类似的不合格。要注重审核纠正措施的效果,这是审核纠正措施有效性的关键。

5 军工产品在研制、试验和使用过程中出现的故障是否实施了纠正措施

GJB9001A-2001标准8.5.2要求:组织应建立并运行故障报告、分析和纠正措施系统。故障报告、分析和纠正措施系统是针对军工产品在研制、试验和使用中出现的故障,按规定进行记录和报告,进行工程分析和统计分析,弄清故障产生的机理,查明故障原因,实施纠正措施,防止故障再现的一个闭环系统。

在审核中,......>>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