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姓王的名人有哪些

如题所述

1、王昭君

王昭君(约公元前54年—公元前19年),名嫱,字昭君(一说昭君非表字),乳名皓月,西汉南郡秭归(今湖北省宜昌市兴山县)人,与貂蝉、西施、杨玉环并称中国古代四大美女,是中国古代四大美女之一的“落雁”。成语中沉鱼落雁、画工弃市记载她的生平典故。

2、王充

王充出身“细族孤门”,自小聪慧好学,博览群书,擅长辩论。后来离乡到京师洛阳就读于太学,从师班彪。常游洛阳市肆读书,勤学强记,过目成诵,博览百家。

为人不贪富贵,不慕高官。曾做过郡功曹、州从事等小官,因政治主张与上司不合而受贬黜。后罢官还家,专意著述。晚年汉章帝下诏派遣公车征召不就。汉和帝永元年间,病死家中。

3、王守仁

王守仁,字伯安,号阳明,浙江余姚人,汉族。明朝杰出的思想家、文学家、军事家、教育家,南京吏部尚书王华的儿子。

明代心学发展的基本历程,可以归结为:陈献章开启,湛若水完善,王守仁集大成。王守仁的阳明心学后传入了日本、朝鲜等国。其弟子极众,世称“姚江学派”。文章博大昌达,行墨间有俊爽之气。有《王文成公全书》传世。

4、王勃

王勃(650年—676年),字子安,绛州龙门县(今山西省河津市)人。唐朝文学家,儒客大家,文中子王通之孙,与杨炯、卢照邻、骆宾王共称“初唐四杰”。

王勃聪敏好学,六岁能文,下笔流畅,被赞为“神童”。九岁时,读秘书监颜师古《汉书注》,作《指瑕》十卷,以纠正其错。

十六岁时,进士及第,授朝散郎、沛王(李贤)府文学。写作《斗鸡檄》,坐罪免官。游览巴蜀山川景物,创作大量诗文。返回长安后,授虢州参军,私杀官奴,二次被贬。

5、王诜

王诜(公元约1048年—公元约1104年),字晋卿,太原(今山西太原)人,后迁汴京(今河南开封),北宋画家。

北宋熙宁二年(1069年)娶英宗女蜀国大长公主,拜左卫将军、驸马都尉。元丰二年,因受苏轼牵连贬官均州。元祐元年(1086年)复登州刺史、驸马都尉。

擅画山水,学王维、李成,喜作烟江云山、寒林幽谷,水墨清润明洁,青绿设色高古绝俗。亦能书,善属文。其词语言清丽,情致缠绵,音调谐美。存世作品有《渔村小雪图》《烟江叠嶂图》《溪山秋霁图》等。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2-09-18

王莽。

王莽(公元前45年-公元23年),字巨君,魏郡元城县(今河北省大名县)人,新朝开国皇帝,政治改革家,新显王王曼第二子,汉元帝皇后王政君之侄。


王莽出身于大族魏郡王氏。汉成帝时,被伯父王凤举荐担任黄门郎,又得以担任大司马之职。汉哀帝继位后,因事辞职回到封地。汉哀帝去世后,王政君以太皇太后临朝称制,复任王莽为大司马,立汉平帝,进封安汉公。他诛杀外戚卫氏家族等政敌,拥立长女王嬿为汉平帝皇后,权势更盛。为巩固权力网络人心,王莽逼死亲子,并借此宣扬自己大义灭亲,还出钱献田赋给贫民,增加博士名额,网罗儒生士人。平帝死后,拥立汉宣帝玄孙刘婴,自称“假皇帝”,权力实际等同于皇帝。

初始元年(8年)王莽直接篡权,建立了新朝,建元“始建国”。

王莽即位后,仿照西周的《周礼》制度推行新政,进行了土地、币制、商业和官名县名等改革。但改革因过分折腾百姓,引发天下大乱,四处起义。

地皇四年(公元23年),绿林军攻破新朝首都长安,王莽被杀而分尸,享年68岁。新朝就此灭亡,同时成为中国历史上的短命朝代之一。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