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制度机制风险 主要表现有那些

如题所述

制度机制风险是什么?
  这种风险主要是由于制度的制定、实施和修改不到位造成的。例如,一些系统不科学、不严谨、缺乏时效性、不可操作;一些机制缺乏相互支持和制约,约束力和监督作用不明显,无法形成有效的日常工作措施;一些不适应形势变化的制度不能及时补充、修改和完善。
  规章制度是现代企业文化、管理理念和管理模式的集中体现。同时,它们也是企业的法律,只对企业有效,对外国没有法律效力。然而,它的存在、健全和合法性直接决定着企业的生存和发展。随着政府努力保护工人和加强企业管理,企业应特别注意防范规章制度风险。企业规章制度的风险有以下几种形式:
  1、没有规章制度或规章制度不健全的风险。
  过去,许多企业没有任何规章制度,或是一些零星的规章制度,也没有形成健全的规章制度,因为人员少,业务相对简单,或缺乏现代管理理念。现在不行了。根据《劳动合同法》第4条,用人单位应依法建立和完善劳动规章制度。这样,制定规章制度不仅是雇主的权利,也是法律义务。规章制度应具备劳动法规定的基本内容,否则,企业将面临行政处罚,在劳动争议发生时处于被动地位。
  2、规章制度无效或部份无效的风险。
  根据《劳动合同法》,当用人单位制定、修改或决定与劳动者切身利益直接相关的规章制度或重大事项时,如劳动报酬、工作时间、休息休假、劳动安全卫生、保险福利、员工培训、劳动纪律、劳动定额管理等,应由职工代表大会或全体职工讨论,并提出方案和意见,经与工会或职工代表平等协商后确定。也就是说,企业制定规章制度不能像以前那样由企业(实际上是企业领导)来决定,《劳动合同法》明确规定企业规章制度应该公开。规章未按照法定程序制定,或者规章内容违法的,规章全部或者部分无效。
  3、不执行规章制度的风险。
  一些企业执行力不足,这一制度在企业经营中经常被搁置。企业领导的意愿是一个真正可行的制度,它不仅不利于企业的长远发展,而且在劳动争议中处于非常不利的地位。鉴于上述风险,企业应积极应对。
事实上,制度机制风险不仅仅是企业中会有,许多股民可能也发现了中国股票交易制度中也有制度机制风险,所以这个风险的存在率还是比较高的,现在你明白制度机制风险是什么了吗?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7-07-13
仅供参考:
制度机制风险。这类风险主要由制度的制定、执行和修改完善不到位所引发。如一些制度订立不够科学、严谨,缺乏时效性,可操作性不强;部分机制缺乏相互支撑、相互制约,约束力和监督力的作用不明显,不能形成有效的常规化工作措施;一些已经不适应形势变化的制度,不能得到及时补充、修改和完善等。

规章制度是现代企业文化、管理理念与管理模式的集中反映,同时,它又是企业的法律,只对企业内有效力,对外不具法律效力。然而,它的有无、健全与否、合法与否直接决定着企业的生存发展。随着政府对劳动者保护力度加大和对企业管理的加强,企业要特别重视规章制度风险的防范。企业规章制度的风险有以下几种形态:
第一,没有规章制度或规章制度不健全的风险。
以往有不少企业,由于人员少、业务相对简单,或者没有现代管理理念,所以没有什么规章制度,或者有一些零星的规定,没有形成健全的规章制度。现在不行了,根据《劳动合同法》第4条规定,用人单位应当依法建立和完善劳动规章制度。这样,制定规章制度就不仅是用人单位的权利,更是法定义务。并且这个规章制度要具备劳动法所规定的基本内容,否则,企业将面临行政处罚,在发生劳动纠纷时还会处于被动地位。
第二,规章制度无效或部份无效的风险。
根据《劳动合同法》,用人单位在制定、修改或者决定有关劳动报酬、工作时间、休息休假、劳动安全卫生、保险福利、职工培训、劳动纪律以及劳动定额管理等直接涉及劳动者切身利益的规章制度或者重大事项时,应当经职工代表大会或者全体职工讨论,提出方案和意见,与工会或者职工代表平等协商确定。这就是说,企业制定规章制度不能象以前通常由企业(实际就是企业领导层)说了算,并且,《劳动合同法》明确规定了企业规章制度要公示,如果没有按照法定的程序制定规章制度,或规章制度内容有违法之处,可能导致全部或部份规章制度无效。无效的规章制度会产生以下问题:
1.产生不必要却可能很大的成本支出,如给员工双倍工资、赔偿、补偿。
2.给员工解除合同带来方便,造成人才流失。《劳动合同法》第38条规定,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违反法律、法规的规定,损害劳动者权益的,劳动者可以随时通知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
3.承担行政责任。《劳动合同法》、《安全生产法》等法律法规对没有或不合法的企业规章制度的行政责任作了规定。
4.在劳动纠纷中处于不利地位。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劳动争议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19条明确规定,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只有通过***程序制定,不违反国家法律、行政法规及政策规定,并已向劳动者公示的,且不与劳动合同、集体劳动合同相冲突,才可以在劳动仲裁和司法审判中作为审理劳动争议案件的依据。否则,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将不予适用。
第三,不执行规章制度的风险。
有些企业执行力不够,在企业经营中往往将制度束之高阁,企业领导者的意志就是真正可行的制度,这不但有害于企业的长远发展,一旦发生劳动纠纷,企业往往处于非常不利地位。 针对上述风险,企业应当积极应对。
一、充分重视和利用工会组织。法律既然赋予了工会帮助、指导劳动者与用人单位订立和履行劳动合同,并与用人单位建立集体协商机制;直接涉及劳动者切身利益规章制度的平等协商确定权等职权,那么,企业领导者就应当具有智慧的眼光,重视和利用工会在制定和执行规章制度中的作用,力求达到双赢。
二、注意规章制度制定的程序。尽可能通过职工大会或代表大会讨论并公示,以避免规章制度无效。从管理学的角度,通过职工充分讨论的制度必然更有利于执行。因此,企业主在制定规章制度时不必惧怕员工参与,关键在引导。
三、尽量不要违法。尤其是有关劳动报酬、工作时间、休息休假、劳动安全卫生、保险福利、职工培训、劳动纪律以及劳动定额管理等直接涉及劳动者切身利益的规章制度或者重大事项时,要严格依据法律法规,包括:宪法、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法规、民族自治地方依法制定的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以及关于劳动方面的行政规章。
四、注意规章制度与劳动合同的关系。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劳动争议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二)》第16条规定,用人单位制定的内部规章制度与集体合同或者劳动合同约定的内容不一致,劳动者请求优先适用合同约定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据此规定,劳动合同的效力优先于规章制度,所以在制定规章制度时,要注意其内容不要与劳动合同相冲突,否则该规章制度无效。
五、注意对劳动合同签订前管理制度的制定,主要是招录制度的设计。这种管理制度的建立、健全有几个好处:1.排除了劳动合同对企业的约束与限制,企业有更多的自主权,当然,前提是不能违法。2.降低两种法律风险,一是因求职者与其他单位还存在劳动关系、与原单位有保密协议和竞业禁止协议而产生的纠纷,二是在发生劳动纠纷时有据可查。
六、注意文件档案制度的建立。虽然文件档案制度不是企业规章制度的法定内容,但它在企业法律风险防范中作用很大,因为企业内部管理的文件会随着企业的发展日渐增多,对企业文件档案的规范保管会关系到法律纠纷证据的保全。
七、严格执行规章制度。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