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折叠手机”技术上有何突破?会是下一个趋势吗?

2 月 20 日,三星在旧金山推出了 折叠屏手机 Galaxy Fold。四天后,华为在 MWC 发布了折叠手机 Mate X。

可折叠手机就像“变形金刚”,屏幕合起来仍是传统手机的大小,方便携带,打开则变成了一个平板电脑,更兼具娱乐和办公的功能,柔性AMOLED屏幕是折叠手机和穿戴手机的突破关键。

折叠手机迎合了当下消费者追求便携和功能多样统一的需求。但是,柔性折叠屏手机商用还不是太成熟。因此,折叠手机大规模的普及还有待时日。



首先,柔性折叠屏手机太贵。柔宇科技最早发布的可折叠手机价格还不到万元,已被称为天价手机。三星和华为的可折叠手机售价则分别为13300元和17500元,价格更高。

其次,柔性折叠屏手机要想量产,还得解决更多技术问题。事实上,量产与价格是相辅相成的,只有量产了价格才能下降。

为了同时满足折叠需求和保护强度,手机盖板材料也是开发瓶颈。在手机设计上,重叠后的机身如何能保持传统手机厚度,也是未来产品技术改良的重点。

扩展资料

产品类型:

折叠手机的经典机型有摩托罗拉V3、诺基亚N76等。折叠手机中也拥有比较时尚的机型,如诺基亚N93i、三星U308、索爱Z610等。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折叠手机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9-03-03
这个问题首先要从智能手机的屏幕发展来看,记得在2012年我和同学们高中毕业后就开始计划购买智能手机,当时的iPhone4和4S屏幕只有3.5英寸,而当时的主流安卓手机也基本在4寸和4.3寸,有些同学就会觉得4.3寸会不会太大,有所顾虑,那就更不用说5.3寸的Galaxy Note了,当时很多人嘲讽这部初代大屏手机为板砖(和现在很多人嘲讽Galaxy Fold为板砖类似),然而三星Galaxy Note系列取得了商业上的巨大成功,吸引了无数厂商进入“平板手机”这个领域,尤其是安卓厂商在屏幕尺寸上不断突破和推进,如今主流厂商的屏幕已经在6寸,华为Mate 20 X更是突破7英寸,这背后反映的就是消费者们对屏幕尺寸的不满足,不论是小米MIX开创的全面屏,亦或是今年以三星为代表的折叠屏,都在进一步满足用户对更大屏幕的诉求,所以现在觉得折叠屏手机鸡肋的人,在下看来,和当初人们对初代Galaxy Note不看好的人一样,缺乏远见~
目前的折叠手机怎么样呢?由于目前我们没法和真机亲密接触,所以只能做一些分析,如有不对的地方,希望大家谅解:
1.首先是折叠方式的问题,目前基本上只有三星一家采用内折叠,其余包括柔宇、华为、小米和OPPO都是采用外折叠,这不让不让人佩服三星的技术强大,因为内折叠曲率更小,所以制造难度更大,量产就更加困难,外折曲率半径大,相对来说,技术要求要更低,我们可以看到在MWC2019上TCL展示的内折叠手机,曲率半径太大,导致折叠处的厚度完全不忍直视,但目前并不清楚TCL的屏幕供应商是谁,但是折叠方式的问题反映出三星在柔性OLED领域依然领先于京东方和维诺信等国内屏幕厂商;
2.折叠缝隙和手机厚度问题,我们发现,即便是三星,在折叠状态时,折叠处也存在缝隙,尽管三星已经努力减少屏幕间的缝隙,但是Galaxy Fold也难免被人嘲讽为板砖,厚度问题成了初代Fold最大的缺点,也成为三星在明年第二代产品需要解决的问题;而华为、小米和OPPO等外折叠产品,尽管他们的曲率半径更大,但是由于外折的方式,使得厚度控制更加理想,华为Mate X和OPPO折叠机给人一种“更容易接受”和科技感更足的感觉;
3.折痕问题,由于Galaxy Fold采用曲率更小的内折方案,我个人推断它很有可能会有折痕,而华为、小米、OPPO和柔宇的产品采用曲率更大的外折方案,导致在展开时很有可能会有隆起,当然这只是推断,需要进一步上手验证;
4.屏幕保护问题:外折叠手机屏幕直接暴露在外,再加上折叠手机外表不再是玻璃而是更加脆弱的塑料,这不得不让人对屏幕防护产生担忧,尽管华为拿出了手机套,但这也导致产品厚度和重量的进一步上升,和厚重的Galaxy Fold比不再有优势不说,在使用上让用户更加繁琐,相对来说内折方案的Galaxy Fold给人感觉更加安全可靠;
5.屏幕显示问题,屏幕终究是拿来看的,而且我个人对屏幕显示要求特别高,这也是为什么我早年选手机基本上都是HTC的原因,因为只要你使用手机,就一定会看屏幕,所以屏幕的显示效果直接影响用户体验,目前我们没有收到市面上任何一款折叠手机的屏幕参数,并不知道它们在亮度、色温、色准、色域和解析力等等方面的表现,但是外折手机不得不让人担心其产生“阴阳屏”,我们知道OLED次像素在使用过程中会不断衰减,尤其是蓝色次像素,其半衰期更短,外折方案手机在折叠状态时只有一半在显示,长期使用,很容易造成展开后左右不均的情况,这个问题也成为外折手机的一大问题;
6.软件问题,华为Mate X在折叠时屏幕分辨率分别为2480x1148和2480x892,而展开时为2480x2200,我们会发现这些都不是主流分辨率,这让我们对华为这款产品在软件适配和兼容性上不得不担忧,而三星折叠时外屏分辨率为1960x840,展开时分辨率2152x1536,很多人觉得三星这个分辨率不仅奇怪而且特别非主流,但是这却反映了三星对软件适配的考量,因为iPad的分辨率为2048x1536,考虑到斜刘海占据一部分屏幕,所以实际上三星就是在向iPad看齐,从而减少开发者们开发的门槛,促进折叠手机的发展,但是,我能知道即便是iPad,目前针对其优化适配的APP也越来越少,更何况是安卓,所以,尽管三星硬件有考量,那也要看软件商们的配合,这事儿还必须要有谷歌的大力支持;
从以上角度我们我们可以清楚地明白Galaxy Fold技术难度更大,屏幕更加安全可靠,不会出现“阴阳屏”,软件方面相对更加靠谱,但是缺点就是太厚;而Mate X更薄,更有科技感,但是屏幕缺乏保护和安全感,还有可能出现“阴阳屏”,再就是软件适配问题考虑不足等;另外还有一个就是斜刘海的问题,这就仁者见仁了,那就要看你对屏幕展开后的前置镜头的使用需求了,如果你需要大屏下的前置体验,自然理解三星的做法,如果你不需要,那斜刘海确实是太丑了,不过考虑到屏下摄像头技术的推进,这个问题在未来一定会得到解决。
以上就是在下个人对折叠手机的看法,如果有什么不对或遗漏的地方,希望大家多多补充,欢迎和在下讨论~
第2个回答  2019-03-01

技术上来说,就是把一个不能掰弯的东西,给掰弯了,而且还能恢复。这就是折叠手机的厉害之处。

虽然很耀眼,但是折叠手机要走向大众化,有点难。看一下华为的折叠手机,就知道了。一部手机要1万多。这不是普通人能消费的了的。

假如一个月工资5000元的话,这部手机,有可能要花费近4个月的工资。

拿4个月的工资来买这部手机,感觉有点心痛。

所以,如果折叠屏手机,价格降不下来,那么,想成为一个趋势,成为热销的手机,就很难。因为大部分人眼里,折叠屏就是个噱头。一旦屏幕破碎,那么要修理就很麻烦了。

而且,手机厂商也知道,价格贵,要售卖的话,没那么容易。所以目前来看,折叠屏就是一个试水而已,至于以后怎么样,还难说。

第3个回答  2019-03-01

“折叠手机”主要是突破在于app应用开发和柔性屏技术的日益完善,以及其他手机硬件技术的成熟。但是,我个人认为,这只是大屏手机的一个变种,不会成为下一个手机的形态的趋势。

首先,就柔性屏技术来说,这个技术其实早在几年前就有了,只是并没有应用的手机上而已。因为,生产一部折叠手机并不是说屏幕能够保证可以折叠就可以了,而是要配合其他硬件和软件技术的配合的。

比如说电池的存储容量和电池厚度,因为就当下的电池厚度来说,如果是将手机屏幕折叠了,那么其厚度必将是现在手机厚度的两倍还多,甚至是接近于三倍。这个直观地感觉就是你使用的手机突然厚度增加了一倍,我相信这绝对是一个很不好的使用体验。


但是,随着石墨烯技术的成熟,电池的充电速度可以变快,存储容量变大,电池厚度也变薄,这就使得折叠手机的生产成为可能。毕竟,当下手机厚度主要还是取决于电池的厚度嘛。

然后,就是手机app的重新开发,我们都知道,平板电脑的app和手机端的app是不一样的版本的。而折叠手机基本上就可以认为是手机变平板了。那么,这就需要开发的app能够同时适应手机和平板,并且还要随着折叠手机形态的改变而进行自主适应。

虽然,现在折叠手机被炒得很热,但是,我认为这不会成为趋势。

因为就使用体验上来说,并不是所有人都在追求使用超大屏的,有人喜欢用平板看电影,有人也喜欢用手机看,这都是同时存在的。而折叠手机除了带来视觉上的使用体验,并没有带来用户使用习惯上的使用体验,所以肯定是无法成为主流趋势的。最多就是像现在的的升降式摄像头,滑盖式摄像头一样,作为一种手机的存在形态而已。

第4个回答  2019-03-01

手机进入折叠屏时代,伴随而来的也是5G技术的发展,在某个网站上的调查显示,三万人中有14%的人会选择入手折叠屏手机,而将近一半的人认为太贵了,不会入手。

折叠屏手机中柔性OLED屏幕占成本的70%以上,也就是说成本一万块的手机,有七千块都是用来买这个折叠屏的,自然不是普通人选择的目标,也只是富人和中产阶级的玩物而已。

但是华为做出折叠屏手机,突破技术壁垒,虽然目前无法实现量产,但是已然成为国内的骄傲,是值得尊重的。也促进着更多的手机厂商要有自己的研发成果,才能立足手机帝国。

而折叠屏价格降低后,普通人也可以购买的话,手机壳厂商和钢化膜厂商也是时候突破自己的技术了。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