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建筑特点介绍?

如题所述

说起苏州建筑特点,最为有名的就是玄妙观三清殿、瑞光寺、苏州文庙、网师园等苏州标志性建筑。苏州是中国首批24座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之一,是吴文化的发祥地。苏州城始建于公元前514年,有2500多年历史。苏州园林是中国私家园林的代表,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文化遗产。以下是中达咨询为建筑人士整理相关苏州建筑资料,具体内容如下:

苏州建筑特点——苏州文庙
苏州文庙简介:
苏州文庙位于江苏省苏州市人民路。苏州文庙府学是北宋名臣范仲淹于景祐二年(1035年)创建的,迄今已有960多年历史。范仲淹出任苏州知州的次年,在南园遗址上,设学立庙。庙学合一(即文庙府学合一)范仲淹聘请当时著名教育家胡瑗为教授,因为办学有方,一时名闻天下,成为各地州,县学效仿的楷模。此后历经拓建,到明清两代府学文庙的规模很大,占地面积近二百亩。有江南学府之冠的赞誉。现有面积仅为当时的六分之一,目前保留下来的重要建筑有棂星门,戟门,大成殿,崇圣祠,七星池,明伦堂,现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苏州建筑特点——苏州文庙
苏州文庙建筑特色:
从宋代到清代,苏州文庙府学布局日臻完善,形成了以两条中轴线为标志的两大建筑群体。左路是以大成殿为中心的孔庙建筑群。南北向,五进院:黉门至洗马桥院庭;洗马桥至棂星门院庭;棂星门至戟门院庭;戟门至大成殿院庭;大成殿至崇圣祠院庭。左右建筑配例对称,前后建筑井然森布。右路是以明伦堂为中心的府学建筑群,南北向,五进院:泮宫至礼门院庭;礼门至仪门院庭,仪门至明伦堂院庭;明伦堂至敬一亭院庭;敬一亭至藏经阁院庭。左右前后亭台楼阁错落有序,校舍、池塘、假山、小溪、花木拱卫其间,形成了布局严谨、殿宇宏丽、气势磅礴的建筑特色。

苏州建筑特点——苏州文庙
苏州文庙主体建筑:
大成殿是文庙的主体建筑,面宽七间,进深六间,约六百平方米,共有五十根楠木柱支撑,在全国亦实属罕见,可称为天下奇观。大成殿是建于南宋绍兴十一年(1141年),明朝中期苏州知府况钟重修,因此大成殿的梁架结构,斗拱,鸱(chi)尾,都有宋代建筑的风格,大成殿重檐多宇,崇台列阶,古朴庄重,气势轩昂,其殿堂的建筑规模仅次于玄妙观三清殿,也是现在保存最完整的古建筑,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苏州文庙的规模名列东南之冠,清末科举废除,文庙府学日渐荒废。十年浩劫更是破坏殆尽。1981年市政府拨款重修文庙,同时在原址上建碑刻博物馆,这是当时全国首家碑刻博物馆,文庙从此获得新生。

苏州建筑特点——苏州文庙
苏州文庙庙学:
苏州文庙位于中国江苏省苏州市的市中心,与沧浪亭隔街相望,是由宋朝的范仲淹所创建的。北宋景祐二年(1035年),时任苏州知州的范仲淹将州学(后来称府学)和文庙结合在一起,开创了庙学合一的体制,为后世和其他地方所效仿,因此有“天下之有学自吴郡始”的说法。苏州庙学后来被多次增修扩建,占地极广,据《吴县志》记载,南宋淳祐年间便有屋宇213间。而到全盛时,除殿堂和祠庙外,还有讲堂、学舍、考房、斋室并间以假山、水池、小桥、亭台等园林建筑,规模居东南诸学宫之首。
清末废除科举制度后,文庙便逐渐荒废。占地面积约1.78万平方米,仅为全盛时的六分之一,但仍然保持着东庙西学、两轴并列的格局。东庙现仅存戟门、大成殿和崇圣祠,西学也只有有泮池、七星池和明伦堂一带尚属完整。除大成殿和棂星门外,现有的建筑大都是清同治三年(1864年)重建的。
棂星门为明洪武六年(1373年)所建,是一座六柱三门四扉的大型青石牌坊。大成殿重建于明成化十年(1474年),面阔七间、进深十三檩,重檐庑殿顶,由五十根楠木立柱支撑。殿外有青石月台,供奉巨型孔子铜像,殿内悬挂巨幅孔子画像,均为今人所造。大成殿是文庙最主要的建筑,宏伟壮观,其规模在苏州仅次于玄妙观三清殿。
更多关于标书代写制作,提升中标率,点击底部客服免费咨询。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