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通州摸底历史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11-21

一、有关于北京通州的历史

通州 概述通州,地名,在中国有两处大地点被命名为通州,一是北京市通州区,二是江苏省南通市通州区。

1997年4月29日,国务院批准撤销通县,设立通州区。区人民 *** 驻通州镇。

通州区历史悠久,早在新石器时期,境域内就有人类活动。西汉初始建路县,后先后改称通路亭、潞县、通州、通县。

1948年12月通县解放,分置通县、通州市。1958年3月县市由河北省划归北京市后,合并为北京市通州区。

1960年复称通县。通州历为京东交通要道,漕运、仓储重地。

万国朝拜,四方贡献,商贾行旅,水陆进京必经此地,促进了通州经济的繁荣和兴旺。享有"一京(北京)、二卫(天津)、三通州"之称。

京杭大运河(运河文化广场、万亩滨河森林公园) 京杭大运河全长2000多公里,为世界上最长、最古老的运河,是中华民族文明的标志和象征。它的社会功能比万里长城大,千百年来,为中华民族进步与发展,为南北经济、文化交流立下了不朽的功勋。

通州作为大运河的北起点,曾是历史上盛极一时的皇家码头,京杭大运河在通州境内流域长达42公里,运河两岸分布有燃灯佛舍利塔、大光楼、漕运码头、皇木厂等一批文物古迹。每年有上万艘船只在运河码头装卸,形成了通州八景之一的“万舟骈集”景观。

过去,通州还有个特别的节日——开漕节。每年当第一批漕粮抵达的日子,就是个盛大的节日,官吏客商、船工百姓共同参与庆祝活动,热闹非凡。

元代诗人贡奎有《二月二达通州》诗作:“河冰初解水如天,万里南来第一船。彻夜好风吹晓霁,举头红日五云边。”

如今通州码头当年的盛景虽然已不在,但是 *** 在这里修建了运河文化广场,推出了“漕运码头”影视基地、运河水上餐饮娱乐、运河文化体验中心等项目供市民休闲、娱乐。总建设面积约10700亩滨河森林公园也在建设中,建成后,这里将成为北京的一所天然氧吧,远观整体,气势宏大,体现运河平阔如镜,平林层层如浪,绿杨花树如画,皇木沉船如烟的特色,展现现代与朴野并存的风格。

成为可观、可游、可赏、可用的运河新景,为人们提供滨水休闲、户外野营、文化娱乐等场所,同时也为通州增添了一大生态景观。 近年来,弘扬大运河文化日益升温,沿河各省市正在紧锣密鼓地制订疏通整治规划,准备申报世界物质文化遗产。

国家旅游局正式批复了京杭大运河旅游线路总体规划方案,力求将大运河打造成我国第三条世界级旅游线路,成为吸引世界游客的一张“大名片”。 三教庙 在通州旧城北部区域大成街北侧(原为花丝镶嵌厂址,位于通州大成街1号),儒教的文庙(亦称学宫)与佛教的佑胜教寺(亦俗称塔庵)、道教的紫清宫(亦俗称红孩儿庙)这三座独立存在的庙宇,近距离成“品”字形布列在通州州治衙署的西围墙之侧,在佑胜教寺西侧,耸立着燃灯佛舍利塔,因而形成了“三庙一塔”的古建筑群,座落在京杭大运河北端西畔,通惠河河口南岸,共同成为北京人文奥运六大景区之一——通州运河文化景区,今人概括简称之为“三教庙”。

八里桥 八里桥 八里桥又名永通桥,明正统十一年(1446)建造,为三券石拱桥。南北向,长50米,宽16米,两侧石栏,望柱头圆雕雄狮,各具情态,栏端戗以蹲坐麒麟,昂首挺胸,栩栩如生。

中孔高阔,舟行不必免帆,侧券矮小,洪水可以畅泄。向日凭栏东望,可见巍巍古城,夜晚挟栏鸟瞰,能赏浆碎玉盘。

"虹腰八里卧晴川,画舫摇从月窟穿"、"入夜霜清一轮堕,凌寒征锋去萧萧",清代诗句即当年美景写照。 明清之际,桥上车辘辘,马萧萧,运河码头百货运往京城;桥下船轧轧,人喧喧,皇都运米驳船驶向通州。

其繁闹景象当推北京之首,乃京通间咽喉要塞,是拱卫京师四大桥之一,因东距通州州治八里,故俗称八里桥。 1860年8月21日,英法联军近2万人自天津入犯北京,遭到中国国民节节抗击。

在八里桥头,清军以大刀长矛和血肉之躯英勇阻击洋兵,被洋枪大炮击倒一批,再上一批,固守长桥,血染通惠河水,谱写中国人民反抗外国侵略之爱国主义篇章,使此桥更加壮美,愈显辉煌!如今,在洋炮劫余之汉白玉护栏上,尚留有帝国主义弹痕,乃是鲜明罪证,时刻警示中国人民随时准备保卫中华。 燃灯塔 燃灯塔位于通州北城,大运河北端西畔。

据县志载, 此塔始建于北周,唐、元、明诸代曾予以维修。 燃灯塔 燃灯塔为砖木结构,密檐实心,八角形13层,略有收分。

原高48米,围44米,须弥座,双束腰,每面多嵌精美砖雕,下腰置二龙戏珠,上腰设三壶门,内镶仙人,各角雕力士披甲顶盔。此塔距潞河数百米,然其影垂映河中,故乾隆帝有“郡城塔景落波尖”诗句。

康熙十八年(1679)地震,其身倾圮,发现一颗佛牙与数百粒舍利;1900年,八国联军占据通州,对塔进行破坏;1976年唐山地震受损。1985年9月重修,塔刹增高5米,添相轮二、圆光一、仰月一、宝珠四,添设避雷针,重修塔顶莲花座及各层塔檐,补铸铜铃,按原色油饰。

西海子公园 西海子公园位于通州区北城,东邻电影院,西毗游泳馆,南临通州宾馆,北靠通惠河。公园建成于1936年,现已成为既有园林景色,又有文物古迹,还有现代化娱乐设施。

二、通州有几年历史了

通州区历史悠久,早在新石器时期,境域内就有人类活动。西汉初始建路县,后先后改称通路亭、潞县、通州、通县。1948年12月通县解放,分置通县、通州市。1958年3月县市由河北省划归北京市后,合并为北京市通州区。1960年复称通县。1997年4月撤销通县设立通州区。通州历为京东交通要道,漕运、仓储重地。万国朝拜,四方贡献,商贾行旅,水陆进京必经此地,促进了通州经济的繁荣和兴旺。享有"一京(北京)、二卫(天津)、三通州"之称。

通州地域辽阔、资源丰富、历史悠久。古老的文化渊源,优越的地理位置,优美的自然风光,丰富的自然资源,良好的经济环境,为社会经济发展提供了有利的条件。

1.地理位置

通州区位于北京市东南部,京杭大运河北端。区域地理坐标北纬39°36′—40°02′,东经116°32′—116°56′,东西宽36.5公里,南北长48公里,面积907平方公里。

西临朝阳区、大兴县,北与顺义区接壤,东隔潮白河与河北省三河市、大厂 *** 自治县、香河县相连,南和天津市武清县、河北省廊坊市交界。紧邻北京中央商务区(CBD),西距国贸中心13公里,北距首都机场16公里,东距塘沽港100公里,素有“一京二卫三通州”之称。

2.地形地貌:

通州区地处永定河、潮白河冲积洪积平原,地势平坦,自西北向东南倾斜,海拔最高点27.6米,最低点仅8.2米。其土质多为潮黄土、两合土、沙壤土,土壤肥沃,质地适中。境内大小河流13条,运河蜿蜒,势若游龙;潮白河碧波千顷,渔歌唱晚。三河三路两侧百米绿色通道颇为壮观,形成天然生态屏障。

3.气候特征:

通州区属大陆性季风气候区,受冬、夏季风影响,形成春季干旱多风、夏季炎热多雨、秋季天高气爽、冬季寒冷干燥的气候特征。年平均温度11.3℃,降水620毫米左右。

4.民风民俗

通州素为京东重要郊域,民风民俗深受京城影响。全区人口由21个民族构成,主要少数民族为 *** 、满族, *** 主要聚居在通州镇南街、张家湾镇和马驹桥镇。

区内市民居住环境以楼房为主,周围乡镇多以正房为主形成院落。

乡间时令节日依旧,春节、上元节、清明节、端阳节、中秋节尚有遗俗,其他各节日都搞纪念庆祝活动。

区内饮食习俗无明显变化,农村饮食习俗与城镇无异,小楼的烧鲇鱼、大顺斋的糖火烧和中华老字号通州腐乳世称“通州三宝”,现今仍存在。

长城指北齐长城遗址,位于通州旧城南门外迤东窑厂村址处。西北--东南走向,长约150米,残高近5米,顶建民房,坡被荆棘,饱经沧桑,古意盎然,人文风采显赫,可谓凤毛麟角。

东魏齐王高洋代魏称帝建立北齐王朝,设都干邺(近河南省安阳市北),南与萧梁对峙,西同西魏抗衡,东有渤海屏障,北惧柔然侵犯,故于天保八年(557)自昌平长城向东南修筑一条土长城,中径狐奴(今顺义),潞县(今通州)、雍奴(今武清),直至海河。此重城与他处长城借山峦之险不同,而是傍河而行,先骈温榆河至通,再顺潞河(笥沟,今港沟河)至天津,河为第一道防线,城为第二道防线,河、城相济,水陆相依,防范功能备致,才智更胜一筹。

隋文帝杨坚统一中国后,此条内长城失去存在意义,便开始平除之。明初,通州城区扩大,居民骤增,又迁民屯田,人丁渐旺,需建民房甚多,遂在关厢与乡间建窑烧砖,以供需求。建在通州南关厢之窑厂,取用土长城熟土烧砖;坚固耐用。窑工在城顶建房以避水患,渐成村落而以窑地各为窑厂,由此,方才保存下村址处一段北齐长城遗址,别处尽荡然不见。迢迢数百里北齐长城仅余此处遗址,大放光彩。

三、通州的历史渊源

东和帝永元八年(96年),析渠县置宣汉县。刘宋永初年间(420~422),升宣汉县为巴渠郡,辖宣汉,始兴,巴渠,东关,新安,下蒲,晋兴七县。梁大同二年(536),废巴渠郡置万州,辖开巴郡,新安郡,万荣郡等七郡。西魏废帝二年(553)改万州为通州。隋大业三年(607)通州改为通川郡。唐武德元年(618)复名通州。

武德三年,于通川县城置通川总管府,辖通,万等八州。[1]武德七年,改总管府为都督府。贞观五年(631),废都督府。天宝元年(712)。改通州为通川郡。乾元元年(758)复名通州。宋乾德三年(965),通州改名达州。明洪武九年(1376),降州为县。正德九年(1514)复升为府级州,辖东乡,太平二县。清嘉庆七年(1802),改达州为绥定府。

四、北京古代通州的变迁;近代通州人民的斗争;通州的人文习俗

通州历史悠久,自西汉初建置以来,距今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出土文物表明早在新石器时代,就有人类在这里生产、生活;西汉高祖12年(公元前195年),汉高祖刘邦在此建县,始称路县;东汉建武元年(公元25年),光武帝刘秀改称潞县;金天德三年(公元1151年),海陵王取京杭大运河“漕运通济”之意在此设州,称通州。

1948年12月通县解放,分置通县、通州市。1958年3月县市由河北省划归北京市后,合并为北京市通州区。1960年复称通县。1997年4月撤销通县设立通州区。通州历为京东交通要道,漕运、仓储重地。万国朝拜,四方贡献,商贾行旅,水陆进京必经此地,促进了通州经济的繁荣和兴旺。享有“一京(北京)、二卫(天津)、三通州”之称。

五、漷县(北京市通州)的历史名人

现代 古代 近代 现代

1958年3月县市由河北省划归北京市后,合并为北京市通州区。1960年复称通县。1997年4月撤销通县设立通州区。通州历为京东交通要道,漕运、仓储重地。万国朝拜,四方贡献,商贾行旅,水陆进京必经此地,促进了通州经济的繁荣和兴旺。享有"一京(北京)、二卫(天津)、三通州"之称。

1997年4月29日,国务院批准撤销通县,设立通州区。区人民 *** 驻通州镇。

2000年,通州区总人口673952人,各乡镇(街道)人口: 中仓街道 39444 新华街道 19904 北苑街道 43972 玉桥街道 32832 永顺镇 74148 梨园镇 46336 徐辛庄镇 26972 宋庄镇 35864 张家湾镇 35438 郭县镇 34890 牛堡屯镇 27328 次渠镇 26039 马驹桥镇 26678 西集镇 24070 胡各庄镇 22993 甘棠镇 17386 郎府镇 18365 台湖镇 17671 大杜社镇 17104 觅子店镇 22836 永乐店镇 26713 柴厂屯镇 13726 于家务 *** 乡 23243 (单位:人)

2001年,通州区调整部分乡镇行政区划:撤销徐辛庄镇,其行政区域并入宋庄镇;撤销次渠镇,其行政区域并入台湖镇;撤销牛堡屯镇,其行政区域并入张家湾镇;撤销郎府镇,其行政区域并入西集镇;撤销大杜社镇,其行政区域并入马驹桥镇;撤销觅子店镇,其行政区域并入漷县镇;撤销柴厂屯镇,其行政区域并入永乐店镇;撤销甘棠镇和胡各庄,合并成立潞城镇。2001年底,通州区辖4个街道、10个镇、1个乡:中仓街道、新华街道、北苑街道、玉桥街道、永顺镇、梨园镇、宋庄镇、张家湾镇、潞城镇、西集镇、台湖镇、马驹桥镇、漷县镇、永乐店镇、于家务乡。

2002年,通州区辖4个街道、2个地区、8个镇、1个乡:中仓街道、新华街道、北苑街道、玉桥街道;永顺地区、梨园地区;宋庄镇、张家湾镇、漷县镇、马驹桥镇、西集镇、台湖镇、永乐店镇、潞城镇;于家务 *** 乡。

2005年,通州区辖4个街道(北苑街道、中仓街道、新华街道、玉桥街道)、2个地区(永顺地区、梨园地区)、10个镇(永顺镇、宋庄镇、潞城镇、梨园镇、张家湾镇、台湖镇、马驹桥镇、西集镇、漷县镇、永乐店镇)、1个民族乡(于家务 *** 乡)。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