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材料一对列宁而言_新经济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10-31

一、34.(10分)【历史——20世纪战争与和平】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对列

(1)特征:苏联社会主义经济体制获得巨大成功和资本主义世界的大萧条。

(2分)背景: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下的短暂和平;国际联盟的建立;非战公约各缔约国放弃以战争作为实行国策的工具;资本主义世界经济日趋繁荣;苏联新经济政策成功地解决了战时遗留的危机。(5分)(2) 苏联成为工业军事强国,引起了资本主义列强的恐慌;英法美等国推行绥靖政策,纵容德国侵略苏联;德意日等国建立了法西斯专政。

(3分) 解析:本题是在比较20世纪30年代资本主义世界和苏联社会主义经济的发展情况,进而分析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原因,对此,主要应当在理解材料的基础上回忆教材内容,从而做出正确的回答。

二、阅读以下材料:材料一 1918年列宁说:“在一个遭受帝国主义战争破

(1)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2)推进社会主义,按共产主义原则调整国家的生产和产品分配。

(3)以新经济政策代替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实行国家资本主义。

(4)由商品交换(以物易物)退到发展私有经济,发展商品生产。建立社会主义经济基础。

(5)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是制定政策的基本原则(或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发展的规律)。

本题考查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和新经济政策的有关问题,只要对教材熟悉,便可结合材料内容回答。

三、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1918年列宁说:“在一个遭受帝国主义战争破坏

(1)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2)目的是战争需要。主要目的是推行社会主义,按共产主义原则调整国家的生产和产品分配。

(3)变化是新经济政策代替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中心措施是实行国家资本主义。

(4)由商品交换退到商品买卖,发展商品生产。其根本目的是建立社会主义经济基础。

试题分析:(1)从材料“实行余粮收集制,禁止自由贸易”可以看出这是指的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实行余粮征集制。(2)从材料“在一个小农国家里按共产主义原则来调整国家的生产和产品分配”可以看出列宁实行这一政策的主要的原因是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前期目的是集中一切的人力物力和财力保障战争的需要。(3)从材料“在许多经济问题上,必须退到国家资本主义上去……”可以看出这是实行新经济政策,新经济政策的核心是实行固定的粮食税,运用市场的手段发展经济,实行国家资本主义。(4)材料中退步主要是说的实行国家资本主义经济,运用商品货币关系发展经济。根本目的是要建立社会主义经济体制。

四、阅读下来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其实,罗斯福新政的最大贡献,不

(1)显著特点:保障广大人民的利益;国家干预(2分)

评价:一定程度上减轻了社会负担,稳定了社会秩序; *** 了生产和消费,促进经济复苏(2分)

(2)表现:利用市场和商品货币关系来发展生产;在公有制占主导地位的前提下,允许多种所有制形式存在(2分)

意义:找到了使落后的俄国过渡到社会主义的途径;恢复了经济;苏维埃政权得到了巩固(3分)

(3)经济政策是经济发展社会稳定的关键因素。 *** 制定经济政策应该从实际出发,遵循经济发展规律。生产关系的调整要适应生产力发展。(3分,其它言之有理可酌情给分,但不超3分)

试题分析:(1)罗斯福新政到底“新”在什么地方:新的理论和政策:放弃了自由放任政策,转向国家干预经济的凯恩斯主义,主张 *** 要干预经济事务;新的特点:罗斯福新政具有干预经济、关注民生、协调发展等特点,其最大特点是国家全面干预经济,但并没有废除自由竞争运行机制;新的起点:新政是对生产关系进行的局部调整,把美国的私人垄断资本主义推向美国式的、非法西斯式的国家垄断资本主义,

(2)新经济政策的“新”利用市场和商品货币的关系来扩大生产,改善和巩固工农联盟,逐步过渡到社会主义。进步性:①实践上:提高了人民生产的积极性,促进了经济迅速恢复,有利于稳定政治形势,巩固了工农联盟,巩固了苏维埃政权。②理论上:探索了一条适合俄国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正确道路,是列宁领导社会主义建设实践的伟大创造,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学说。

(3)注意归纳,但要紧扣题意,经济政策是经济发展社会稳定的关键因素。 *** 制定经济政策应该从实际出发,遵循经济发展规律。生产关系的调整要适应生产力发展。

点评:在2013年复习备考中,一要注意梳理十月革命后苏俄(联)实施的经济政策及影响: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新经济政策、苏联工业化、农业集体化以及斯大林高度集中的经济体制到苏联的改革等。二要注意对比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与新经济政策、新经济政策与罗斯福新政、斯大林模式与资本主义国家干预经济模式、中国革命和建设的道路与苏俄(联)的革命和建设的道路、中国的改革与苏联的改革的比较等。三要概况归纳比较20世纪世界现代化道路上出现的三种影响较大的重大经济政策的调整的异同,即苏俄新经济政策、美国的罗斯福新政、中国的改革开放等,充分认识经济发展中的计划与市场的作用。

五、(25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解析:第(1)问,第一小问,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是在1919年至1920年实行,“1921年”表明属于新经济政策的内容,从农业方面征收粮食税的方面回答。

第二问,从材料一中逐条归纳,第一段从实行的“迂回”策略回答。第二段中“是无产阶级同农民的联盟”第三段从经济的角度回答。

第(2)问,第一小问,罗斯福新政之前美国实行的是自由经济政策。中国在改革开放之前实行的是计划经济。

第二小问,根据而这在改革之后在经济制度变化中得不同点回答。第(3)问,要看到三则材料中不同国家的性质,苏俄是社会主义国家,面临特殊的环境,中国是社会主义国家实行计划经济出现了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不相适应的方面,美国是资本主义国家但是进行了对经济的干预,可以言之有理论之有据的回答。

答案:(1)实行固定的粮食税代替余粮收集制,农民可自由支配纳税后剩余的所有粮食。(4分) 列宁从不同角度阐释了新经济政策的实质。

从政策实施的策略角度来看,新经济政策的实质是实现向社会主义的“迂回过渡”。 从政策实施的目的来看,新经济政策的实质是改善和巩固工农联盟,巩固苏维埃政权。

从政策实施的内容来看,新经济政策的实质是利用市场机制来发展补会经济。在保证无产阶级掌权的前提下,利用资本主义特别是利用国家资木主义来发展社会主义,建立起社会主义的物质基础。

(7分) (2)自由放任的资本主义,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4分) 美国成立农业调整署调控市场,用行政手段调节农业生产;中国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使农民获得了经营的自 *** 。

(4分) (3)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都是经济调整的手段,不是社会主义和资木主义的根本区别;各国应从国情出发充分利用市场和计划两种手段发展经济,领会制定或调整相应的经济政策。(6分)。

六、材料一:1918年列宁说:“在一个遭受帝国主义战争破坏的国家里,

材料一 1918年列宁说:“在一个遭受帝国主义战争破坏的国家里,实行余粮收集制,禁止自由贸易……不仅是维持生活和对付战争,已经超越‘一般革命’的任务,而是共产主义的任务,是推进社会主义的主要途径。” (1)针对战时共产主义政策而言。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又称“军事共产主义”。时间约为1918年至1920 年。苏俄在苏俄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实行的一种特殊经济政策和经济管理体制,苏共希望通过该政策使苏俄直接转变为社会主义国家。

“战时共产主义”是苏维埃政权迫于战争和经济严重困难而实行的政策,它不是社会主义革命发展的必经阶段.但在当时条件下,它将全国有限的人力物力高度集中起来,保证了军民的粮食和其他生活必需品的供应,对于击败外国武装干涉和国内白卫军起了巨大作用。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实施帮助了新生的苏维埃政权挺过了国内战争的危机。鉴于该政策取得的成功,在1920年底俄国国内战争基本结束的情况下,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不但没有收缩,却反而被被加强。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