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建秦始皇陵的工匠都已经被杀,但司马迁是怎样知道皇陵的结构的?

朱棣文武双全,为何朱元璋不让他继承皇位呢,反而把皇位给了自己的孙子呢?

我们知道秦始皇是历史上有名的暴君,他在死前为自己建造了一座恢宏的“宫殿”。秦始皇死后自然是不会让盗墓的踏入自己的皇陵,所以他采取了很多严密的保密措施。在皇陵开始修建的时候就是严格保密的,而司马迁知道皇陵结构,一是因为皇陵的布局设计图曾被泄露,二是因为司马迁通过考证,综合分析后得出的结论。

首先秦始皇所修建的皇陵是非常庞大的,以至于在秦始皇死后,这座陵墓都没有修建完成。但是工程还是在继续,此时没有了秦始皇这个君主镇压国家下面的人民,社会便开始动荡不安。而且秦始皇的接班人还是对人民实行暴政,这就让各地的起义接连不断。这样就牵扯到修建陵墓的奴隶,他们也想要反抗秦二世,所以秦始皇的陵墓结构图就被泄露了出来,如此重要的设计图,自然会广泛流传于民间。

虽然布局设计图被流传了出来,但每一个都是有残缺的。负责修建秦始皇陵墓的工匠又没有全部聚在一起讨论出完整的陵墓布局设计图,这就需要游历很多地方,找到修建陵墓的详细信息。而司马迁在写《史记》时,就曾经游历过很多地方,所以司马迁能够整合获取来的皇陵布局信息。

综上所述,修建秦始皇陵的工匠并没有被杀所以司马迁能够找到关于皇陵结构的信息,并且司马迁能够详细的介绍秦始皇陵,主要还是由于司马迁游历各地,找到了全部分散的设计图信息。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9-09-13
我们都知道,在秦始皇驾崩后,对于秦始皇陵的修建还并没有完工,工程依旧继续进展。但是秦朝没有了秦始皇这个伟大君主的威严镇国,社会已经并不安定,在秦二世胡亥继位后,随着他广施暴政,各地更是揭竿而起,试着想想,一个不再稳定的政权如何能继续完美的隐藏一个宏伟浩大的工程。随着起义的频发,再加上修建秦始皇陵的奴隶与工匠的反抗,奴隶与工匠逃跑的事情自然就也会时常发生,这样一来,关于秦始皇陵的保密自然就不可能再密不透风。
第2个回答  2019-09-13
他的资料来源主要有两个方面:
第一,前代和当时的史书,因为他父亲是太史令,也就是朝廷的史官,后来他也做了太史令,因此他有机会读到很多珍贵的历史资料.至于楼主所说秦史皇焚书坑儒,秦始皇的确也烧了不少书,但是书并没有烧尽,民间有很多读书人把书藏起来了,比如有人把家里的墙掏出夹层,把书藏在里面,很多珍贵的文献资料都保存了下来;

第二,司马迁在年青时曾经到全国各地游历,在游历的过程中他考察各地的风土人情,并记录下当地人民中流传的一些关于历史的传说,他对这些传说加以整理、与书本比对,吸收其中很多比较合理的部分写进《史记》。
第3个回答  2019-09-13
司马迁知道皇陵的结构,一方面是从历史书籍中所得知,一方面是从人们口中得知。
第4个回答  2019-09-14
通过自己的细心观察还有各种流传的版本,总结出来了皇陵的结构。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