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六年级到初三的学生适合读哪些课外阅读呢?

如题所述

教育部通知,2019年秋季新学期开始,全国所有中小学的语文都使用统一部编版教材.语文作为最重的一门学科,教材的变化是所有家长和老师最关心的问题.新的语文教材教材里增加了大量课外阅读要求,下面把经典书目分享给大家。

而在之前,“部编本”语文教材总主编温儒敏教授曾甩下一句话:“语文高考最后要实现让15%的人做不完!”语文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阅读是语文的基础,阅读的重要性,每个老师和家长都要知道。

以下是为中小学生们推荐的必读、必考名著。

六年级必读经典书目



第三学段:

七至九年级

教育部《大纲》指定书目

1.《西游记》吴承恩

2.《水浒传》施耐庵

3.《朝花夕拾》鲁迅

4.《骆驼祥子》老舍

5.《繁星春水》冰心

6.《鲁滨逊漂流记》笛福

7.《格列佛游记》斯威夫特

8.《童年》高尔基

9.《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奥斯特洛夫斯基

10.《名人传》罗曼罗兰



初一必读书目

1.《红岩》罗广斌、扬益言

2.《安徒生童话故事全集》安徒生

3.《童年》高尔基

4.《格兰特船长的儿女》凡尔纳著,范希衡译

5.《爱的教育》亚米契斯著,田雅青译

初二必读书目

1.《青春之歌》杨沫

2.《骆驼祥子》老舍

3.《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奥斯特洛夫斯基

4.《佛尔摩丝探案集》柯南道尔

5.《居里夫人传》埃里居里



初三必读书目

1.《家》巴金

2.《牛虻》伏尼契

3.《高老头》巴尔扎克

4.《莎士比亚戏剧故事》

5.《中国科学院院士自述(青少年版)》上海教育出版社



那么,语文究竟该怎么学,本文尝试提出六条建议。



1.勤阅读,读好书,读经典

语文学习最重要的是读书。要学好语文,光读好教材是不够的,必须大量阅读课外书籍,读好书、读经典。娱乐化的浅层次阅读是无效的。

一位语文名师曾说: 学语文不阅读,再多的刷题和应试技巧也救不了你!没时间阅读怎么办?争分夺秒,见缝插针。欧阳修善于利用“三上”的时间读书,即“马上、枕上、厕上”,郑板桥读书则利用“舟中、马上、被底”的零星时间读书背诵。

从小学阶段就开始培养阅读习惯,一旦习惯养成,阅读对孩子来说就像呼吸一样自然,根本不用家长督促,他们自动抓紧一切时间阅读!

2.勤做阅读笔记

不但要阅读,还要有效阅读。做读书笔记是有效阅读最容易在家庭中操作的方法,我们也可以称之为阅读批注。

读书必须学会圈点勾画,学会做读书笔记,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习惯。写读书笔记有助于培养勤于思考的习惯,提高思维的条理性和深刻性,有助于加深对读物的理解、记忆。

做读书笔记有以下方法:摘抄、摘录;做卡片;提要钩玄;写读后感。

3.勤查词典资料

读书要养成勤查词典资料的习惯。工具书的种类很多,最常用的工具书为字典、词典、辞典。如《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古汉语常用宇字典》《唐诗鉴赏辞典》《宋词鉴赏辞典》等。工具书不仅可以供查阅,还可以作一般书籍进行阅读。



4.勤于朗读、背诵

朗读背诵是最传统也是最有效的学习语文的方法,是积累语言、培养语感的重要途径。

一定要让孩子大量朗读、背诵古今中外的经典作品。通过朗读,文章的内容、情感、文句的优美、汉语音的韵律,都能被体会出来。背诵的方法也很多,可以分层背诵,可以化整为零地背诵,可以先抓要点背诵,然后连贯地背诵。背出以后还要经常复习运用,这样就可以牢记于心。



5.勤于分享、探讨

要学好语文,还要学会分享。现在互联网提供了很多分享、互动和探讨的平台。



6.勤于练笔、写日记

语文考试的大头是写作,也是孩子一生必备的生存技能。写作水平的提高,没有捷径,只有勤写。

比如,坚持写日记就是学好语文的重要习惯。记录自己的所言所行、所见所闻、所思所感。日记还可以积累写作材料、储存知识。刚开始可能写得简单,语言也不一定通畅,但坚持下去就会逐渐提高,一旦形成习惯,就像呼吸一样自然。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