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的特点有哪些呢?

如题所述

小学生性格特点有:

1、求知欲强:爱学习,有各种各样的兴趣,注意力比较稳定,善于把开始的事一直做到底。

2、富于友爱感:爱和其它小朋友一起玩,玩时能友好相处,善于把自己的愿望与集体相结合。

3、爱劳动:自主能力强,穿衣、吃饭都要求自己做,主动帮成人做事。

4、有同情心:关心老人,愿意帮助他人,不欺侮比自己小的孩子。

5、道德感和美感:具有爱人民、爱祖国的萌芽,喜爱唱歌、跳舞、朗诵诗等。

6、克服困难的态度:遇到困难努力去克服,并想出办法去完成任务。

如何培养小学孩子性格

1、帮助他们扬长避短。有经验的教师常常分别采取一些具体措施,有针对性地帮助不同的儿童得用自己的优点去克服弱点。如果不了解儿童的性格特征,或虽然了解而不采取相应的教育措施,都无助于儿童性格的改进和发展。

2、儿童日常在学习或纪律方面出现问题也往往有性格上的原因,为了解决问题,必须力求找到主要原因。如果问题的造成主要是由于性格上的原因或附带有性格原因,就应该全力地或适当地在改变学生性格上下功夫。

3、一般说来,对于有自卑感或自暴自弃的儿童,教师不能过于苛责,应当通过启发、暗示、表扬等办法,使他看到自己还有优点与能力,以增强信心。

而对于自尊心过强或自高自大的儿童,教师就不能一再夸奖,当然批评也要顾及情面、留有余地,还要抓住他的上进心,设法使他在学习的成败中看到自己的缺点或不足。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2-04-04

小学生的特点有幼稚、天真、童真、可爱、善良、有同情心、调皮、单纯等。

小学生的心智还未成熟,所以保持了内心的纯洁善良,也有许多小男孩会调皮捣蛋,但这些都是小学生天真、单纯的特质,许多小学生也特别善良,有同情心,他们喜欢小猫小狗、喜欢小草小花,对每个事物都会用天真的眼神看待,对弱小的人会发出善意的信号,做出同情的举动。

但是现在“小学生”也成为了网络用语,也带有贬义含义,经常在贴吧和弹幕网站里出现频繁。在这里“小学生”并不是特指义务教育阶段的学生,在网络游戏中“小学生”是指一种游戏玩家,主要特征如下,玩游戏乱打,死了还说队友的错,随便到处骂人,素质低下,承受能力差,说两句就挂机,踢人, 送人头,卖装备,坑队友的这类人。

第2个回答  2022-04-04

小学生,拼音为xiǎo xué shēng,指正在小学读书的学生。通常为7~15岁。 活波,好动,贪玩,调皮,顽皮……都是他们的代言词。他们的特点有:既爱说又爱动。他们的注意力不持久,一般只有20-30分钟。他们的形象思维仍占主导,逻辑思维很不发达,很难理解抽象的概念。他们的独立性和自觉性较差,在生活、学习、活动等各个方面都需要成人的监护和具体指导。他们最显著的特点是,对老师有特殊的依恋心理,几乎无条件地信任老师,他们对老师的信任超过了对家长的信任,常挂在他们嘴边的话是:“老师说了……”他们开始评价自己和别人,但评价自己时,只看优点,评价别人时容易受成人的左右。他们很少能顾及到客观外界与自我的关系,只会以自我为中心,按自己的目的去行动。一、二年级的老师应充分利用学生对自己的信赖感,培养深厚的师生感情。同时,要在各个方面为学生做出榜样.使学生的这种信赖感能够更加持久。小学稍微高年级的已有了初步的认识。处在这一阶段的小学生,最明显的心理特点是自我意识突然萌发并逐渐增强,其主要表现是,对外界事物有了自己的认识态度,开始尝试自己做出判断。他们不再无条件地信任老师,而且特别关注老师是否“公平”。由于这一阶段的小学生在心理上处于“动荡”的过渡时期,不听老师话的现象开始出现,班级工作的难度明显加大。此时,班主任工作的重点是在学生的“动荡”中仍能赢得学生的信任。特别是,可能会出现早恋现象。幼稚又觉得好玩。所以,小学生的成长过程中,一定要有正确的引导。

第3个回答  2022-04-04


小学生的行为特点如下:



心理的内部稳定性较差,平常心理状态处于一种平和状态,也就是没有太大的心理情绪波动,而稳定性差,情绪波动比较大;好奇、敏感。对什么都感兴趣,对什么都反应强烈;自控能力不足;自尊心和自主欲强烈;批评力不足,不懂得自我批评,甚至不知道悔改;人际关系简单化或不知所措,不会与人相处,跟人交涉、特别是跟大人相处时惶恐不安,甚至拒绝参加社交活动。

因此,作为家长和老师更应该正确引导小学生,树立正确的态度,呵护小学生的内心,关爱他们的成长。

第4个回答  2022-10-22
(一)感知、注意、记忆的特点。
小学生从笼统、不精确地感知事物的整体渐渐发展到能够较精确地感知事物的各部分,并能发现事物的主要特征及事物各部分间的相互关系。小学生的注意力不稳定、不持久,且常与兴趣密切相关。小学生的记忆最初仍以无意识记、具体形象识记和机械识记为主。(二)想象、思维的特点。小学生的想象从形象片断、模糊向着越来越能正确、完整地反映现实的方向发展。低年级的小学生,想象具有模仿、简单再现和直观、具体的特点,到中高年级,他们对具体形象的依赖性会越来越小,创造想象开始发展起来。小学生的思维从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要形式逐步向以抽象逻辑思维为主要形式过渡,但他们的抽象逻辑思维在很大程度上仍是直接与感性经验相联系的,具有很大成分的具体形象性。
(三)情感的特点。
随着年龄的增长,小学生的情感也逐渐变得更加稳定,丰富、深刻了。低年级小学生虽已能初步控制自己的情感,但还常有不稳定的现象。到了小学高年级,他们的情感更为稳定,自我尊重,希望获得他人尊重的需要日益强烈,道德情感也初步发展起来。
(四)意志的特点。
小学生的身体各器官、系统都生长发育得很快,他们精力旺盛、活泼好动,但同时因为他们的自制力还不强,意志力较差,所以遇事很容易冲动,意志活动的自觉性和持久性都比较差,在完成某一任务时,常是靠外部的压力,而不是靠自觉的行动。
(五)性格的特点
小学生的自我意识在不断发展,自我评价的能力也不断有所增长。随着年龄和见识的增长,他们已不再完全依靠教师的评价来估计自己,而是能够把自己与别人的行为加以对照,独立地做出评价。因而在小学阶段进行有效的教育,使学生形成良好的性格是非常重要的。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