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岩万壑不辞劳远看方知出处高这是谁的诗什么意思他是谁啊

如题所述

这是由唐代香严闲禅师和李忱(唐宣宗)联合创作的《瀑布联句》,全诗原文如下:

千岩万壑不辞劳,远看方知出处高。

溪涧岂能留得住,终归大海作波涛。

白话文意思是瀑布是山上的涓涓细流经过千岩万壑的考验后不辞劳苦,远看就知道它的源头是从高山上来,瀑布注成溪流,可溪流怎能留住它,溪流又汇成江河,江河入海,掀起波涛。

1、出身:此指出处。瀑布由山岩高处泻落,出身自然极高。

2、作波涛:谓掀起波涛。此处当有一个渐进过程:瀑布注成溪流,溪流汇成江河,江河入海,掀起波涛。

扩展资料

创作背景:

唐宣宗曾经遁迹山林为僧。有一次与香严闲禅师同行。禅师说他吟诵瀑布得到一联诗,但后面的接不上了。宣宗愿意续成。于是禅师说出前两句,宣宗续出后两句,合成了一首气势磅礴、富于激情的千古名诗。

首句是瀑布的溯源,抓住瀑布形成的曲折过程,赋予无生命之物以活生生的性格。“不辞劳”三字有强烈拟人化色彩,充溢着赞美之情,表明艰难能锤炼伟大的人格。

近看巨大的瀑布,砯崖转石,跳珠倒溅,却又不能窥见其“出处”。惟有从远处望去,才知道它来自云烟缭绕的峰顶。第二句着重表现瀑布气象的高远,寓有人的凌云壮志,又含有慧眼识英雄的意味。

第三句忽然说到“溪涧”,照应第一句的“千岩万壑”,在诗情上是小小的回旋。当山泉在岩壑中奔流,会有重重阻挠,似乎劝它留步。然而小小溪涧式的安乐并不能使它满足,它心向大海,不断开辟前程。

惟其如此,它才能化为崖前瀑布,而且最终要东归大海。由于第三句的回旋,末句更有冲决的力量。“岂能”与“终归”前后呼应,表现出一往无前的信心和决心。小诗托物言志,描绘了冲决一切、气势磅礴的瀑布的艺术形象,富有激情,读来使人激奋。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瀑布联句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
大家正在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