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国藩上书屡败屡战的典故是讲的什么?

如题所述

这个典故至少有两种版本。

其一,说的是曾国藩手下李元度。此人不知兵,曾国藩令其将兵作战,屡战屡败(国藩识人的本事呢)他大怒(分明是为自己不识人找个背锅的)。然后拟奏文劾之,有“屡战屡败”语。曾的秘书为李说情,倒为“屡败屡战”,意便大异。元度得免罪。版本可信度不高噢。

版本二,清朝末年,闹长毛。曾国藩奉旨办团练围剿。起初,兵将不协调,多次打败仗。鄱阳湖一战,曾国藩差点跳湖。他感觉愧对皇上跟手下,上折请罪。里面有“屡战屡败”的话。秘书看后说,不如改成“屡败屡战”。这么一改,顺序大变,语意语气结果也完全不同。

不论典故出自何处,所要说的都是一个内容:汉语言有趣儿有魅力,有让人即刻升天之能,也有瞬间落人地狱本领。文字游戏能不能取得好结果,关键在怎么运用。

再说一个类似的故事。康熙年间,孝庄太后召见平南王尚可喜。为表示对其重视,赐给尚母一件锦袍。

尚可喜是小妾生,从小是大太太养大。一个育,一个养,对于太后的恩典,两个老太太都想得到。没办法,争来争去,尚可喜哪个妈都不想得罪,就想把锦袍退回去。于是尚可喜就给太后上了个折子,解释为什么退回太后的赏赐,里面有“生母养母争执不下”的言语。这时候,一个秘书看到说,王爷啊,不如把“争执不下”改成“相让不迭”。折子上去以后,孝庄太后一看就明白怎么回事,于是又做了一件锦袍,两个母亲一人一件。

这就是汉语言的魅力吧,本来一件不好的事,换个角度用词,立意高低立即就变得不一样了。

多说一句,汉语必须跟语境相联系,太多的假话就是因为没有前后语境,导致人们误解。比如,孔子说的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这一句。

我们可以把这些情况理解为汉语的博大精深,同样也可以解释为汉语的不确定,所以历史上才多了,分手为云覆手为雨的奸雄。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
大家正在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