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控制大学生过度消费

如题所述

我们先要对自己的生活费有一个基本的概念,然后再对不同的开销进行性质上的划分。
比如说可以分为必要花费和不必要花费。

①一日三餐和日常的生活开销一定是必要花费。尽量控制每餐饭的钱,可以维持在一个数字附近,偶尔超过了也没关系。然后日常的生活用品,可以选择在月初的时候集中在超市采购,这样会比较划算一些,然后接下来的时间里记录好每一次购买的时间,估计一下需要更换的时间周期。

②非必须生活费:主要就是男生的球鞋,女生的新衣服,这个就因人而异了。见过每月大头都用来买鞋的蜈蚣精,也见过很少买衣服的极简主义。有人说这是投资,有人说是消费,每个人的想法都不一样,没有什么对与错,只要生活的健康快乐就好了。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2-03-06

回答问题之前,先了解一下过度消费是什么

  指的是与国情和经济发展不相符,并且超出了基本需求和支付能力,是一种扭曲的、不可持续的消费方式。是一种比较极端的消费理念,在一定程度上产生了对资源的浪费,破坏社会风气,甚至导致仇富现象的产生。目前我国的过度消费主要有三种表现:超前消费、炫耀性消费和病态消费。

  1、超前消费。为了追赶潮流和满足虚荣,会进行一些超过自己能力的消费,主要表现为提前享受,而现在随处可见的各式各样的借贷方式也助长了这种消费方式;

  2、炫耀性消费。主要的表现就是为了满足一种虚荣的心里,通过这种消费方式来向周围的人表明自己有钱。而实质上这种行为不但造成了资源的极大浪费和财富消耗,而且加剧了两极分化和穷人的失落感;

  3、病态消费。和高消费还有一定的区别,它是一种非理性的反常消费,也主要集中在极少数的富裕阶层,进行一些非常长远的消费行为,损坏富裕阶层的声誉,加剧社会矛盾。

  现在很多平台都提供着借贷的业务,并且开通手续方便,这也使得很多没有自控能力的人开始过度消费,如常用的花呗、信用卡、白条等等。

如何看待过度消费


  1、浪费金钱和时间。人的时间是有限的,为了满足某些虚荣心而把大量的时间浪费在这种消费上,并且一般需要花费超过自身承受能力的金钱;


  2、空虚感。适当的消费可以缓解一定的压力,而一旦超过限度成为过度消费,在消费带来的兴奋感过去之后随之而来的是一种空虚感,而有些人为了缓解这种空虚感会继续买买买,产生恶性循环;


  3、贫困危机。当为了满足虚荣感而提前透支自己的未来时,每月成为月光族,甚至是负债,就会对生活带来一定的风险和危机。

如何避免过度消费


  培养合理的消费理念是非常重要的,现在市场上也有很多的理财师和理财产品,制定理财方案,对自己日常的消费和收入进行一定的梳理,制定一定的长远计划,该断就断该舍就舍,适当脱离过度消费的圈子,选择与健康消费的人群多接触和交流,慢慢做出改变。


  总的来说,过度消费是一种非常不好的消费理念,但目前却有很多人在进行这样的消费,不但使自己痛苦不堪,同时也给身边的人带来了困扰,也希望尽可能改善这种消费行为,每月存一些钱,舍弃那些不合理的消费,慢慢就会有不小的成就感。

第2个回答  2021-07-13
第一,将合理消费的理念和日常学习相结合,通过潜移默化地影响培养大学生合理消费的观念。大学生的主要任务是学习,将合理消费观念的培养与日常学习相结合既能节约大学生的时间,也能加深大学生的印象,在潜移默化中影响大学生的消费理念。首先,我们将合理消费的教育与英语学习相结合。目前市面上有许多通过每日一篇英文文章进行英语阅读、词汇等方面的学习软件,反响热烈,选取宣传合理消费观念和自律管理方法的英文文章进行指导学习。通过逐渐深入地学习了解合理消费及自律管理的知识,在潜移默化中培养自我管理的意识。其次,在自我管理教育平台上将实操量化学习与大学学业结合。通过数字表现出自我管理的优势,并将相关数字与学科题目融合,在做题中让大学生认识到自我管理的作用,培养其自律意识。最后,将国学教育与自我管理相结合。在中华传统文化中,有许多提倡理性消费、重视自律的名言警句,如《弟子规》:“衣贵洁,不贵华。上循分,下称家。”每天挑选部分古典文学经典,既提高了大学生文化素养,也培养了自我管理、勤俭节约的意识。

第二,激励大学生主动记录消费数据,形成消费报告帮助大学生了解自身消费情况。作为一个引导大学生形式自我管理的平台,为大学生提供消费情况的统计数据是一项基本功能。每当大学生进行消费或使用手机娱乐时,本App将通过弹窗的方式提醒大学生在App上进行消费金额和娱乐时间的记录。

第三,弹窗提示消费情况,提醒注意合理安排。弹窗提示指的是,当大学生打开淘宝、京东等购物平台时本软件将以消息通知的方式告知大学生其本月已消费金额,在这一过程中本软件并不会限制大学生的消费或是向家长和学校提供大学生消费情况,仅仅是为了提醒大学生注意自身的消费情况。同样,当大学生打开抖音、游戏等软件时,App将会以消息通知的方式告知其本日已娱乐时间的长短,提醒其注意时间的合理安排。

第四,家长学校评价制度。大学生消费观念并不完全成熟,有时无法准确判断自己的行为是否属于过度消费的范畴,同时根据我们的调研发现大学生又普遍对家长和学校的直接干预表示抵触。针对这一矛盾,开发家长学校评价制度,在这一制度中,家长和学校并不会对某一大学生的具体消费行为进行直接的干预,也不能获知某一特定大学生的消费数据,只能得到本校或本地区大学生的综合消费数据,同时可以给出满意、一般或不满意的评价,并可提出一些针对性地消费观念的引导。大学生则可以通过这一制度了解到家长和学校的综合评价及相关建议,通过自我反思有则改之,无则加勉,逐步培养大学生自我管理的良性消费观念。

高校也要有效整合学校和院系的官方微信、微博等网络平台资源,组织力量研发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消费教育网络产品,不断扩大传播范围,提升宣传效果。在网络平台设置“拒绝不良网贷”“如何理性消费”“珍爱信用”等专题栏目,推送大学生理性消费、适度理财、信用记录等相关知识,增强大学生的网络金融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3个回答  2020-11-04
任何群体消费都需要量力而行。其中大学生的特殊之处,可能是刚刚从一个小圈子里走出来,看到更广阔世界的一群人,正好还刚刚从高中的学业重压中走出,拥有了更多的可自由支配时间,这样相对有闲暇,又看到很多新鲜事物的人,会开始培养新的爱好,会为了弥补以前忙于读书而无法坚持某个爱好的遗憾,而产生很多新的消费欲望。这些是非常正常的消费需要,但什么需要什么不需要是自己需要判断好的。比如因为攀比心而产生的消费需要即是非常典型的不需要的消费。

再者,大学也是理财观念形成的重要时期,这个时间自己管理生活费,协调各方面的开支。多少钱需要用于基本生活,多少钱可以用于娱乐生活或者其他非必需物品。这些都要大学生自己判断。

总而言之,在新的环境新的诱惑这样的情况下,第一次自己支配生活费用,学会理财和理性消费是个非常重要的课题。

过度消费,指在非必需物品上面的开销,影响到基本生活,甚至威胁到基本生活,而产生了经济压力。

过度消费不只对大学生危险,也对其他人危险。比较小的问题,父母发现给予经济补助,也就解决了。如果习惯性过度消费,或者依赖于此寻求某种价值感或者借此缓解压力,就不太健康了。需要自己有意识地去调整,或者旁人的帮助,比如信赖的朋友家人代为管理生活费用,需要时支出等等。
第4个回答  2020-11-04
1学会记账是理财的第一步

理财教育的第一步是要教会孩子记账,记账才能明确看出自己每一分钱花到哪里了,是否合理。记账是一个好习惯,经常记账有助于统筹兼顾自己的消费情况。记账同时也能适当约束一下自己,太贵的、超出承受范围内的物品不要买。

记账也有助于定期对自己的消费状况进行评估,测算一下饮食、服装、交通通讯、旅游享乐、学习用品等在自己每月消费支出中所占的比重。对于支出过多的项目进行反思检讨,思索节约或重复利用的方法。

记账的方式有很多,可以采用纸质记账,准备纸笔,写上日期就可以记账。也可以采用电子记账,或手机软件记账,更加方便快捷好统计。

2学会开源节流,要能赚会花

一些大学生家境贫寒,到了大学园区,商品和吃食琳琅满目,物价又比村里贵太多,一顿饭都15块,掐指一算光饭钱一个月就1300多,家里负担不起,于是省吃俭用,一顿饭吃好几次,甚至早上晚上不吃饭来省钱,长此以往身体吃不消,失了健康,得不偿失。至于那些为了攀比,不顾自己家庭情况打肿脸充胖子甚至卖肾来透支消费的大学生价值观,更是不值得提倡。

理财并不是一味省钱,而要将究开源节流,增加赚钱的门路,节省自己的开销,双管齐下,才是理财。大学生可以在上学期间参加一些不耽误学习的兼职,利用休息时间去家教、发传单、饭店兼职,既补贴生活费,也能锻炼自己,何乐而不为呢?

3钱是重要的,但不是最重要的

初高中的时候大家都是以学习为重,从来没有想过理财或是赚钱,一上大学,大部分学生都会突然意识到家庭的负担和金钱的重要,年纪的增长让部分大学生不愿意再向父母伸手要钱,身边学长学姐都在兼职,于是也跟风去做各种兼职。有一些学生会逐渐在赚钱的路上迷失自己,觉得金钱比学习重要,甚至不管学习成绩,只知道赚钱赚钱,这样是不对的。

适当赚钱补贴生活费是有必要的,但请记住,不要忘记了你所处的位置。你是一个大学生,你是来学知识学本领的,你不是来大学赚钱的,如果知识和本领没学会,这些钱赚的没有任何意义。

人生的格局基本在大学奠定,如果眼里只看到钱,就注定走不远。钱很重要,但是知识和本领更重要,知识和本领是开启金钱的钥匙,拿着这把钥匙,以后毕业以后,有的是赚钱的机会。如果现在只想着赚点小钱而丢了这把钥匙,以后的人生,只会继续穷下去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