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年人,为何都有“两副面孔”呢?

如题所述

自相矛盾,才是中年人的生活真相。

睡前照例翻朋友圈,看到一条意味深长的发言:

“以前总觉得两幅面孔是虚伪,如今才懂得,中年就是场以寡敌众的战斗。

前有高堂稚子,后有莽莽追兵,想把日子过下去,我们哪能离得了AB面呢?”

抬头是理想,低头是现实,一边是责任,一边是自我。

人到中年,我们都在撕扯中前行。

一路走来,每个人都逐渐生出了两副面孔,一副留给自己,一副应对生活。

01

    人到中年,一面是大人,一面是孩子。

有位作家讲过一个故事。

朋友的母亲去世后,作为独生女的她,一个人强忍着悲伤忙前忙后,连续好几天没有合眼。

处理完丧事从老家返程后,她来不及回家休息,就赶着去接孩子放学。

路过一个公园时,她抬头从车窗往外看,发现路边的槐树不知何时已经发芽了,迎春花也在阳光下开得正好。

想起来母亲生前,每年的这个时候,最喜欢呼朋唤友出来踏春。

她不禁悲从中来,把车停在路边,头埋在方向盘上,放声大哭。

哭了约摸十分钟,一想到放学时间快到了,她抓紧擦干眼泪,重新发动了车子。

接到孩子后,朋友的嘴角立刻挤出一个微笑,书包一接,表现得跟个没事人一样。

我不禁想起《请回答1988》里,奶奶去世后,德善的那句独白:

“大人只是在忍,只是忙着大人的事。
只是在故作坚强来承担年龄的重担,大人们也会疼。”

剧中,得知奶奶走后,德善和家人一起来到乡下吊唁。

德善原以为大家都会像自己一样难过,然而她却没有从大人们眼里看到一丝悲伤。

丧宴上,爸爸在跟人炫耀着自家的三个孩子,姑姑们忙着攀比各自的首饰。

德善顶着红肿的眼睛,气愤不已:“大人们怎么能这么铁石心肠,没有感情呢?”

第二天一早,远在美国的大伯姗姗来迟,众人的伪装一瞬间瓦解。

兄妹几人像孩子一样抱头痛哭:

“我们的妈妈,太可怜了怎么办?为什么离开得那么突然?”

“现在再也看不到我们的妈妈了,看不见妈妈了... ...”

家人面前岁月静好,心中苦涩独自承担,是人到中年的默契。

就像那个连续加班30天,压力大到无以复加,却怕回家崩溃吓到女儿,最后只好在地铁站抱着工作人员痛哭的母亲;

就像那个深夜瘫坐在马路边上,一边放声大哭,一边语无伦次地对消防官兵说“我没有喝酒,就是生活太累了”的父亲。

就像无数个外人面前谈笑风生,深夜独处时却崩溃无声的你我。

生活是一汪苦海,每个中年人泅渡其中,都逐渐活成了两种模样:

一面是大人:扛起肩头的责任,吞下心中的委屈,拼命在家人面前表现得云淡风轻。

一面是孩子:在深夜,在陌生人前,偶尔也会暂时放下年龄的重量,允许自己痛痛快快地哭上一场。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11-24
因为中年人往往都经历过一些是是非非,所以相对比较的圆滑一点,所以知道在人面前说人话,在鬼面前说鬼话,应该知道在什么人面前该说什么样的话,而不会去一味的坦承自己的真实的心理状况。
第2个回答  2020-11-24
因为到了中年的时候,家庭和事业都是比较繁忙的,所以会有两副面孔。
第3个回答  2020-11-24
因为中年人经历了社会的磨练,学会了人情世故,面对不同的人,展现不同的自己,所以有两副面孔。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