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高公务员考试做题速度和准确率

如题所述

每天严格按照省考行测时间做实战演练,9:00-11:00做五套模拟题,做完题目填写好上边的表格。填完表格接下来就要分析那些题目做错了,分析
原因,最重要的还是要善于总结。这个总结包括三个方面:其一,总结知识体系,总结各个模块涉及的主要知识点,最好的方法是使用思维导图。其二,总结技巧方
法,总结体系中每个知识点所对应的解题思路或者解题技巧,这个过可以再总结体系时一起来准备。其三,在总结过程掌握自己的优势和劣势,对薄弱环节加强训
练。这样就可以知道自己的水平并且有针对性的提高自己的做题方法和速度。
  最后在判断推理中有两个知识点要重点强调的是论证和类比推理。论证在做题当中一定要注意做题顺序:第一步,看提问方式,重点关注加强或削弱还是不加强
或不削弱。第二步,找论点,画出来,了解整个题干的大意。第三步,运用论题一致和论据真实有效排除1-2个选项。第四步,找出答案。类比推理在做题时要注
意的是当用外延关系和内涵关系只能排除两个选项时,要找二阶关系甚至三阶关系,直至找到正确选项。
  行测做题顺序建议
  行测做题顺序每个考生是不一样的,上边的表格就是考生做题的参考,每个考生都有自己的优势模块,根据模考时自己的准确率来顶自己的做题顺序,判断推
理,言语理解,数量关系和资料分析按照自己的擅长程度和做题准确程度排序,最好把常识判断放到最后做,这样不会因为某些题目不会做影响心情。
  做题时有些题目属于“一次性过”的题目,因为会就是会,不会就是不会,再怎么想也还是不知道哪个对,对于这样的题目,没必要在上面花费太多时间。5分钟,阅读速快的考生一般可以做6-7道题,这样就相当你比别人的考试时间多了5分钟。
  贵州人事考试信息网-华图公务员考试研究中心希望考生能在考前做好充分准备,考试时调整好做题顺序以及考试心态,相信大家一定可以考出令自己满意的分数!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9-02-02
笔试我觉得要先从行测入手,行测相对申论是可以拉开分数的
其实我跟你一样,一开始题目是做不完,因为量太大。这就需要我们取舍了,上次省考我计算题基本全蒙,行测还考了71分,下面说说个人的看法:
行测题量本来就很大,做不完也是很正常,按理说平均不到一分钟就要做一道题,这在平常的训练中就要把握的。
比如你做常识判断只用十几秒的时间就可以了,把多出来的时间分到别的部分
还有就是做题的时候不要按照试卷的顺序做题,应该找到最短时间拿最高分的顺序来做
建议先做言语理解和表达然后常识,接着直接资料分析,因为资料分析只要仔细就能拿全分!然后做逻辑推理,最后数量关系,因为对数学一般的同学这部分题才是性价比最低的题目,我一般也只做前几道题后面一看没思路的剩下的都蒙的,说不准蒙的比做的对的还多呢。
还有就是做题不是为了做题而做题,要及时总结,不然这次错了不总结下次接着错
其实这些题型都是有规律可循的。
第2个回答  2020-06-11
至于阅读短文和法律常识等文字题,是考验你的思维反应能力,要多练习阅读速度,力求跳跃式阅读并且要跳在关键句子上,例如但是……或者……等关键词后的句子。
数字推理和运算,是考你的运算正确率和数学计算方法,这个要再做题的基础上总结规律,等差关系、等比关系;运算题要会一些问题的简单公式比如种树问题,鸡兔同笼问题等,列队问题等等,看到题就知道用哪种规律公式来解题。
常识题,这个就看你初高中学的怎么样了,蕴含天文地理历史政治法律物理化学等等各类知识,其实不难但是很有可能在做题过程中出现“似曾相识”的感觉,这类题要靠以前十几年学生时代的积累和考试的运气了。
第3个回答  2020-10-26

无论往年的国考、省考还是今年的,但凡是参加过的考生,绝大部分考生的最大反应就是,行测时间不够用,好多题都来不及做。直言若是多给半个小时,自己也能考出80分。但现实就是这么的残酷,规则不可更改。

那么如何在兼顾答题速度的情况下提高作答正确率呢?

下边树树就为大家分享一下方法,当然以下方法不一定适用于所有考生,各位考生可根据个人情况作出适时调整即可。

一、控制各个板块答题时间

众所周知,国考行测考试时间为120分钟,130道-135道题,除去涂答题卡的时间,1道题平均50秒左右。

首先行测题目做不完属于很正常的情况,所以我们也不可能真正完全做到平均给每道题的做题时间都是50秒。考场上我们应该追求的完美状态是:会做的题目保证都做了,并且做对了;不会做的题目,蒙一个答案也要涂在答题卡上。

行测考场上并不追求所有题都做出来,只要你花时间解出来的题都是正确的,那分数肯定不会低。所以“花时间”就不是随心所欲,假如你用10分钟解一道题,那120分钟你又能做多少道呢。到底该如何分配这120分钟,如何有效控制各模块的答题时间?

所以树树建议大家可以按照下方的时间分配去作答行测考试。

行测时间分配:120分钟=110分钟解题+10分钟的涂答题卡。

二.搞清楚自己花费的时间花费到哪去了?

行测120分钟,你的时间到底都用在哪里了,哪个模块让你耗费了大量的时间。耗时长的同学一般有以下几种情况:第一种是阅读比较慢,比如言语题、定义、逻辑类题目,一遍读不懂,通常要读两三遍才作答;第二种是纠结型的,在做类比、言语类的题目时,觉得哪个选项都可以,纠结了几分钟,最后随便选了一个;第三种是比较轴,比如被一道数学题卡住了,但是我不解出誓不罢休,于是用了10分钟终于算出来了。

所以,同学们在提速前,一定要先摸清楚你的时间都去哪里了。找准你到底是哪个板块耗时最长,然后重点针对练习。

三、掌握各个模块的练习方法

1.常识判断

建议时间:务必控制在10分钟以内

提速方法:常识在作答时就可以把答案直接涂在答题卡上。常识没有好的训练方法,只能积累。所以在考试中只要知道就能得分,不知道的再花时间也答不出来。所以一定不要在常识上浪费时间。

2.言语理解与表达

建议时间:35分钟左右

提速方法:一般是在题干阅读和选项上纠结这两方面浪费时间。

在读题上建议要带有目的性和技巧性去读题;“目的性”是指先要判断题型及题目要求,“技巧性”是指读题的技巧,就是找关键词,找一个文段当中的主体词、能够表示句子关系的关联词,以及一些能够起到关联词作用的引导词。另外我们在平时练习时尽量做到每道题只读一遍。

在选项有纠结时,要把纠结的选项代入文段中,谁跟文段的主体词接近,谁跟文段最接近谁就是正确答案。

3.数量关系

建议时间:10分钟

提速方法:辨清题型,用10分钟做你会做的题。

我们在学习数量关系时,一般是按照不同的题型去学习的。比如排列组合、行程问题、种树年龄问题、工程问题等等。在学完后,一定要清楚自己学了哪些题型,并且知道自己擅长做哪些题型。在考场上,做之前可先利用1分钟扫一下10道题,然后从擅长的题型开始做,最后实在不会的题目就放弃。

4.判断推理

建议时间:35分钟

图形推理提速方法:必须保证一道题三次之内猜中答案。

图形推理是比较直观的图形题目,一定要迅速的猜出它的规律,如何做到呢,建议平时练习时做到以下两点:

第一、必须熟知所有常考知识点及其特征。

第二、所有知识点及其特征必须以图形的样子进行直观记忆和区别。因为我们平时做题时都直观看到的是图形,所以要把知识点及特征转化为图形来记忆。

定义判断提速方法:对题干给定定义进行分解判断

这类题目题干都比较长,很多同学都把它当做事件来读,读完迷迷糊糊的,这种读题方式的缺点是慢、易纠结,容易遗漏。如果想提高做题速度,建议对题干的给定定义进行分解判断,快速提取出定义的关键信息,比如主体、客体、目的、原因、手段、条件等,把这些关键信息对照选项,迅速确定正确答案。

类比判断提速方法:分清会用一级考点和二级考点

这部分题目多数同学做起来都比较轻松,但是还是会碰到一些纠结的选项。这时我们就要分清会用一级考点和二级考点。一级考点指题干词语之间的关系,首先用来确定答疑或者排除选项;二级考点指题干词语之间除一级考点之外的联系。是不是有些难懂啊?关于一级二级考点的详细内容,我们国考系统班里都有全面的介绍哦!

逻辑判断提速方法:掌握主要题型,理清做题思路,反复练习。

逻辑判断的题型一般包括分析推理、翻译推理、真假推理、归纳推理、加强论证、削弱论证等等,掌握这些题型的作答规律,按照题目类型练习解题套路,要集中训练,大量练习,激发和培养逻辑思维能力。最好要做到看到题目就能立刻认出题型和作答方法。

5.资料分析

建议时间:20分钟

提速方法:资料分析作答中,多数同学都是在列式子、计算和找数据中浪费时间。

列式子上要熟记一些常用的公式,比如,基期量、现期量、增长量、增长率之间的关系公式。熟记这些才能在考试中很快的列出式子。

如何快速计算,要熟记一些快速算法:比如估算法、直除法、差分法、首尾法等等。

找数据:和言语理解题一样,要带着问题去找数据。阅读材料时大致扫一遍,知道图表和文段主要在讲什么,然后看问题,带着问题去相应的段落找数据。

最后说明:以上方法不一定适用于所有考生,各位考生可根据个人情况作出适时调整即可。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