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麻的轮作和间作套种方面,早在《齐民要术》中就指出,麻不宜连作而宜轮作,如连作会发生病害而影响纤维质量。当时麻有和谷子、小麦、豆类等轮作的习惯,还认为麻是谷子的较好前茬。
明末清初农书《补农书》谈到浙江嘉兴麻与水稻、豆类和蔬菜轮作情况时说道:春种麻,麻熟,大暑倒地,及秋下萝卜。萝卜成,大寒复倒地,以待种麻,两次收利。
麻的间、套、混种的历史很早。《齐民要术》中就记载了不少经验:一是在麻田内套种芜菁,一是在种谷楮时与麻混播,目的是“秋冬仍留麻勿刈,为楮作暖”,即起防寒作用。该书反对在大豆地内间种麻,以免导致“两损”而“收并薄”。
关于麻的浸种催芽,《齐民要术》中总结了以雨水浸种比用井水出芽快,水量过多不易出芽的经验。这是大田作物浸种催芽方法的最早记载。并指出,如土壤含水量多时可浸种催芽后播种;如土壤水分少时则只浸种不催芽即行播种。
麻一般为春播和夏播,可是古代还利用麻耐寒的特性,实行冬播。如元代《农桑衣食撮要》就指出“十二月种麻”,并说“腊月初八亦得”。这是麻生产上的重要创造,直到后来仍在生产中应用。
在麻追肥方面,汉代以前一般不施追肥。《氾胜之书》首次提到:种麻,树高一尺,以蚕矢粪之,树三升。无蚕矢,以溷中熟粪粪之亦善,树一升。
这是我国有关麻施用追肥的最早记载。
陈旉《农书》提出要“间旬一粪”,即隔10天就要追肥一次。其他如《农桑衣食撮要》、《三农纪》等都主张多次追肥,且要以蚕粪、熟粪、麻籽饼等和草木灰配合使用,这和今天麻追肥以氮肥为主,辅以钾肥的原则是一致的。
关于麻的灌溉,《氾胜之书》提出:天旱以流水浇之,树五升。无流水,曝井水,杀其寒气以浇之。
这是因为井水温度低,须经曝晒提高水温后才能使用。
麻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