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沙的革命人物

如题所述

1、著名人物:黄兴(1874—1916),原名轸,湖南善化县(今长沙)人
陈天华(1975—1905),原名显宿,字星台,号思黄,又号过庭,湖南新 化人,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宣传家。
宋教仁(1882—1913),湖南桃源人

2、事迹:黄兴在同盟会中始终是孙中山的第一副手,乃至被人们以“孙黄”并称之。同盟会举行的每一次起义,几乎都离不开黄兴的策划、统筹、组织甚至执行。当中最为人所知的两次,其一是他亲临前线领导广州起义乃至直接带队冲锋陷阵,其二则是武昌起义爆发后,他立即赶往武昌担任战时总司令指挥起义军跟北洋军战斗。一句话,黄兴毫无疑问是以同盟会会员为主体的革命党人中振奋人心的第一武将。
宋教仁在同盟会中的地位应该算是第三位,他最著名的事迹是实际创立和组建了国民党,并领导国民党通过选举成为民国初年议会的第一大党,可惜的是,在他很可能就将担负起组阁重任成为北洋政府新一任总理的前夕,这位想通过自己不懈努力在中国践行宪政理想的伟大政治家,竟然被暗杀了。中国的民主政治的前途,也因他的牺牲而陷入了长久的黑暗。
无数辛亥革命志士中,唯有一个人被孙中山亲笔封为“开国元勋”,这个人,就是武昌起义中起到关键作用的湖南人蒋翊武。之前的1904年秋,黄兴领导的华兴会计划在长沙举行起义,宋教仁是五路起义大军的西路总指挥,主要依靠对象是江湖会党和府城学生,而蒋翊武,正在此前就已结识的宋教仁手下负责联系和组织学生。可惜这次起义因泄密而失败。几年后,蒋翊武在武昌加入新军,并且在新军中建立了革命组织文学社,1911年,武昌起义前夕,蒋翊武被推选为武昌起义总指挥……可惜民国创立后仅仅两年,在宋教仁之死引发的“二次革命”中革命立场无比坚定的蒋翊武就被袁世凯派人于1913年暗杀了。尽管如此,蒋翊武的历史功勋却永载史册。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