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语二级考试怎么变更考试地点?

日语二级考试报名,现在抢到一个座位,但是不理想,还没填写报名表,也没交费。想更换考试地点,应该怎么更换啊?要先交钱才能更换吗?现在用我的账号登陆后,没有变更地点的按钮啊,希望哪位高人指点一下,不胜感谢!!

第1个回答  2010-03-24
还没交钱是不会有那个按纽的
你现在有两个选择 一是你不交钱等它自动取消 到时你想报哪就是哪
但是有一定的风险 那就是可能你再也抢不到座位而后悔
二是 你交了钱之后改位置 每个人只有一次更改机会 你要慎重
我一 ,二级都是在外面考的 其实当成一次旅行也不错
第2个回答  2010-03-25
更换的话是要先交钱才能换的,
你也可以取消了再重新选考场的。每天2点有作为释放的,不过速度要快哦。
第3个回答  2010-03-24
那你就不要交钱了
24小时内不交钱考位就自动取消了
那时你再重新选考场吧~~
每天两点有释放
到时候看看你要的考场还有没有位了
祝你好运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第4个回答  2010-03-24
老北京的四合院
课文研讨
整体把握
天地即大人,人亦小天地。这是中华文化很早就总结出的整体性世界观,反映的是人和天地自然之间相从相随的亲近,而非纯粹的征服与被征服的冷漠。这种整体性世界观,与中国古代独特的时、空观念相一致,成为中国古代文化创造的灵魂,决定着文化创造的具体内容和形式,深深影响着人们的衣食住行。以居住方面来说,北京的传统民居——四合院,正是这种天人合一文化内涵的物质化体现。邓云乡《老北京的四合院》,用抒情的笔调、华美的辞章,挖掘出四合院里埋藏着的独特的审美情趣和文化精神。
文章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是开头的两段,点出四合院是体现中国文化特色的建筑,不仅形成了人们独特的性格和气质,而且反映着人们对天地自然、四时变化的情致。第二部分,按照春夏秋冬四季更迭的次序,逐一描写四合院里的种种富有诗意的生活,包括四合院里令人心驰神往的、随着季节变化而变化的生活细节与民风民俗,重点刻画在时间这个维度上人与自然的和合与交融,这是文本的主体部分。第三层,最后一段,作者苦心孤诣,用简练、整齐、富有韵致的四句,总结四合院里的四时,紧扣天人合一的文化精神,照应开头。
四合院的民居建筑,完全称得上是具有中国特色的古代建筑,它不是北京所独有的,在中原地区非常普遍,甚至江南的民居虽不是四合院的建筑形式但也具备四合院的性质。四合院的建筑历史,非常悠久,甚至可以追溯到周代的“明堂”。据历史记载,“明堂”是周代皇帝居住的地方,不同于一般百姓的居住建筑,它是把四方、四季、十二月等都纳为具体建筑符号的建筑,当为民居四合院的“前身”。北京四合院,之所以更有特色,是因为北京长期是封建帝王的都城,聚积着达官显贵和能工巧匠,丰富的物质资源和人力资源,使得北京的四合院建筑非同寻常。
四合院反映着天人合一的文化主题。就世界范围来看,每一种建筑风格的诞生,就是某种与之相应的文化观念和精神的诞生;而这种建筑风格的经久不衰,究其根源是文化观念和精神的不断延续。四合院这一民居建筑,与中国古代天人合一的文化观念和精神是一致的。其建筑形式和风格,既是从古代天人合一的文化观念中来的,也反过来不断强化着天人合一这种文化精神。它的设计,不仅要满足居住的实用功能和便利的生活功能,还要能承载人与天地自然互相亲近、互相交融的文化功能。正如文章里所写:“四合院之好,在于它有房子、有院子、有大门、有房门。关上大门,自成一统;走出房门,顶天立地;四顾环绕,中间舒展;廊栏曲折,有露有藏。”这种人与天地自然交融、和合的文化功能,就是作者讲的:
北京四合院好在其合,贵在其敞。合便于保存自我的天地;敞则更容易观赏广阔的空间,视野更大,无坐井观天之弊。
“合”是出于保存自我的一片小天地;“敞”是积极迎取天地自然的大世界。“合”与“敞”在建筑上的有机结合,寄托着古人在有限的空间里实现与天地自然相互往来的愿望。
四合院适于居住者人文气质的养成。四合院的文化意义,是多方面的,其中之一,便是逐渐养成了居住者独特的人文气质,包括他们内在的修养、心境、理想和性格等。任何一种建筑,都是人类智慧的结晶。人们在建筑上对某种风格的偏爱,其实是对自己的智慧的呵护。相应的,这种风格的延续,实际上也是文化积淀、内化的过程,逐渐养成文化主体与之相一致的精神气质。四合院这种建筑形式,与它的主人们的人文气质,是一体莫分的。或许是四合院的建筑在设计上追求对立统一的缘故,它的主人们的内在人文气质,也表现为多重矛盾的统一:封闭与开放、拘谨与豁达、缺乏竞争与坦然达观等。这种文化气质,作者在文章里列举了三个方面,其中第三个方面——“对自然界很敏感,对春夏秋冬岁时变化有深厚情致”,尤为重要,是四合院人文气质的核心。
四合院的春夏秋冬呈现出人与自然的生命对话。这篇文章的主体,是写老北京四合院里的春夏秋冬四时变化,以及随着四时变化而变化着的诗意般的生活风景和人们的心境。作者为什么这么安排呢?四合院的“四合”,本来是指东南西北四方的空间,但中国古代的空间意识和时间意识,从甲骨文时代起,就是合而为一的,东南西北之四方,与春夏秋冬之四时,是一一对应的,所谓“上下四方曰宇,往古来今曰宙”(《尸子》)。因而,“四合”也暗示春夏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