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渊是最窝囊的开国皇帝吗?

个人感觉建立大唐,他的功劳还没他的儿子大

唐高祖李渊(566年1月13日—635年),字叔德,祖籍陇西成纪(今甘肃秦安西北),唐朝开国皇帝,杰出的政治家和战略家。李渊出身于北朝的关陇贵族,七岁袭封唐国公。隋末天下大乱时,李渊乘势从太原起兵,攻占长安。公元618年5月,李渊称帝,国号唐,定都长安,不久之后便统一了全国。玄武门之变后,李渊退位成为太上皇。贞观九年,李渊病逝。谥号太武皇帝,庙号高祖,葬在献陵。唐高宗上元元年(674年)八月,改上尊号为神尧皇帝。唐玄宗天宝十三载二月,上尊号神尧大圣大光孝皇帝。 李渊 祖父李虎,是北魏(后魏)的陇西郡公,西魏时,官最高做到太尉,宇文觉受魏禅建立北周,追封其为唐国公,这就是后来李渊所建大唐年号的来历。李渊之父李昞继承了唐国公的封号,在北周时任柱国大将军。李渊于公元566年(北周天和元年)出生在长安,仅七岁就继承了唐国公的称号。因为有了较高的出身,加上他本人的豁达与宽厚,才干出众,所以威望很高。李渊做过刺史,隋炀帝即位之初做了荥阳(今河南荥阳)、楼烦(今山西静乐县)两个郡的太守,后来任殿内少监、卫尉少卿。公元613年(大业九年),隋炀帝征伐高句丽时,李渊在怀远镇督运粮草。这时,杨玄感利用民愤举兵反隋,后来失败。在这期间,李渊奉命镇守弘化郡(今甘肃庆阳县),广交天下豪杰,遭到隋炀帝的猜疑。在615年调任山西、河东,到达龙门时,遇上了母端儿农民起义,李渊领兵击败了起义军,收编万余人,实力大增。第二年,他升为右骁卫将军,任太原道安抚大使,从此落脚太原,经营后来的起家之地。镇守太原之初,李渊就表现出过人的军事谋略。隋炀帝从楼烦巡游到雁门时,被突厥兵包围,因为李渊的太原兵才得以解围。隋炀帝便让他和马邑郡守王仁恭一同北击突厥。但他们的兵马很少,不足五千。李渊便选出擅长骑射的两千骑兵,吃住骑射仿效突厥兵,向突厥炫耀武力,等和突厥兵遭遇时李渊便下令攻击,结果打败突厥,从此之后,突厥不敢再轻易南下了。 617年,李渊正式任太原留守,成为一地最高长官。这里粮草充足,兵员广阔,李渊在此扎下根来,开始积蓄力量。 李渊为了巩固太原这块根据地,北面和突厥交好,消除隐患,南面主要是镇压了历山飞起义军。历山飞是农民起义军领袖魏刀儿的外号,共有十万多人,李渊和副留守王威领兵五六千与之决战于河西郡(今山西汾阳)的雀鼠谷。王威见对方兵多,便有些畏惧,李渊却劝他不必担心,说以智取胜一战必胜。等历山飞的军队列阵十余里长,向李渊他们进攻时,李渊将部队分成两阵,第一是大阵,主要是老弱兵,让他们多树旗帜,后面跟随许多辎重。第二阵是小阵,以数百名精锐骑兵分列左右队。开始将士都不解其意,王威只好率大阵前进。历山飞以为李渊就在大阵之中,便率主力进攻,看到辎重后又争相抢夺。趁此混乱之机,李渊率骑兵突然袭击,一举冲垮敌阵,打败历山飞的军队。李渊之所以如此用兵,是看到了敌我力量对比悬殊,不能正面决战,他抓住了对方纪律差的致命弱点,用了骑兵快速袭击打乱敌阵,然后趁机掩杀的作战方针,大获全胜。击败历山飞起义军后,李渊通过收编其残余,进一步壮大了自己的力量。 公元611年(大业七年),各地农民起义不断,全国共有近二百多支反隋起义军。后来逐渐形成三支主力,即窦建德河北起义军,杜伏威领导的江淮起义军,李密、翟让的瓦岗军。在617年,马邑郡(今山西朔县)人、鹰扬府校尉刘武周因为和太守王仁恭的侍女私通,怕被发现,便以贪污之名杀死了王仁恭,起兵建立定阳国,自称天子。李渊就以讨伐刘武周为名,开始招兵。因为这时还是以隋朝官员的名义行事,所以在很短的时间里便招到近万人。这遭到太原副留守王威和高君雅的猜疑,他们都是隋炀帝的亲信,对李渊颇有戒心。李渊则拉拢、利用他们身边的亲信掌握其动向。等李渊要正式起兵时便设计锄掉了身边的两个隐患。 617年(大业十二年)五月十四日的夜里,李渊命李世民在晋阳(即太原)宫城外埋下伏兵。第二天早晨,李渊和王威、高君雅议事。刘文静领开阳府(太原十八府之一)的司马刘政会到庭中,说有密状给李渊。李渊便让他交上来,但刘会政却不交,说要告的是副留守,只有李渊才能看。李渊假装吃惊地说:“怎么会有这种事?”李渊看后便对大家说:“王威、高君雅要勾结突厥入侵。”于是命人逮捕了他们二人。第二天,恰好有突厥几万人围攻太原,这更使人相信了。李渊趁机将二人杀掉。除了内患,李渊又智退突厥兵,然后与突厥和好,消除了北方的威胁。杀掉王威和高君雅之后,李渊便和将士紧密防守,对付突厥。他命裴寂和刘文静坚守城门,同时又让大门洞开。城墙上也不树旗帜。守城士兵不许张望、喧哗。这使突厥不明底细,不敢入城。李渊又在夜里派兵出城,早晨改道进城,使突厥误以为是援兵到达。最后突厥只好退兵走了。李渊的军事智谋由此可见一斑。突厥兵虽然退去了,但难保不再来。为了从根本上解决问题,李渊给突厥写了书信:“若能从我,不侵百姓,征伐所得,子女玉帛,皆可汗有之。”信中为了稳住突厥,李渊”启“表示尊重,这样做也是为了给南下用兵扫除后顾之忧。李树桐的《唐史考辨》里,综合分析了古代史料和文献,充分证明了事实是李渊没有称臣于突厥,那些李渊称臣于突厥的记载都是来源于许敬宗的伪造。 [3] 617年(大业十三年)七月,李渊率军三万誓师,正式起兵。在发布的檄文里斥责隋炀帝听信谗言,杀害忠良,穷兵黩武,致使民怨沸腾,“豺狼充于道路”,因此,李渊要废掉昏君隋炀帝,尊为太上皇,然后拥立代王杨侑为帝。其实,这仅仅是李渊的一种号召天下的策略而已,等时机一成熟,他便自己称帝了。 李渊在太原起兵之后,便以进军关中拿下长安为最终目标。西进的第一个障碍便是西河郡(今山西汾阳县)。李建成和李世民兄弟两仅用了九天便得胜而归,使得李渊喜出望外。然后,李渊建立了自己的基本的军事和政权机构:设置大将军府,自称大将军,长子李建成为陇西公、左领军大都督,统领左三军。李世民为敦煌公、右领军大都督,统领右三军。裴寂和刘文静为长史司马。 李渊画像 第二战是决战霍邑(今山西霍县)。在霍邑的西北有个贾胡堡,是霍邑的门户,但守卫霍邑的宋老生却没有派兵把守,李渊由此断定宋老生是个无能之辈。李渊害怕宋老生守城不出,打成持久战对自己不利。李世民却认为可以挑战引他出来决战。于是李渊让两个儿子领几十名骑兵近城观察,自己将部队分成十几队,从城东南到西南,摆出一副安营攻城的架势。宋老生果然中计,以为李渊要攻城,便领兵三万出战。李渊领兵假装后退,让李建成和李世民领兵抢占了东门和南门,切断了宋老生的退路。在交战中李渊又散布宋老生已经战死的谣言,动摇了隋军的军心。隋军大败,全军覆没。宋老生也在被守军用绳子往城墙上提时,被李渊的军头卢军谔跳起杀死。李渊顺利占领了霍邑。此后,李渊又攻打河东,没有攻下。李渊听从了李世民直接入关中的建议,分兵攻长安。等围攻长安成功建立唐朝之后,又继续围困,到620年(唐高祖武德三年)正月才最终占领河东。登基 占领长安 称帝建唐 在招降长安失败后,李渊下令攻城,占领之后又下令禁止掳掠百姓,受到百姓们夹道欢迎。在617年(隋大业十三年)十一月,李渊拥立隋代王杨侑为帝,即隋恭帝,改元义宁,尊在江都(今江苏扬州)的隋炀帝为太上皇帝,李渊为大丞相,封唐王,以武德殿为丞相府(所以后来李渊便以“武德”为自己在位时的年号),李世民为秦公。这实际是在为以后称帝搞一个过渡。到618年(大业十四年)五月,隋炀帝的右屯卫将军宇文化及在江都兵变,勒死了隋炀帝。然后立秦王杨浩为帝,自己做大丞相。随后领兵十万北上,但被李密打败,宇文化及败走魏县(今河北大名东),毒死杨浩,自己称帝,建立许国,自称( 许太祖 )高皇帝,也有史家称之为 隋废帝 。公元619年,未过足皇帝瘾的宇文化及在聊城被窦建德杀死。公元618年(武德元年),李渊逼隋恭帝杨侑禅位,称帝建唐,改年号为武德,定都长安。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8-12-21
李渊纯24K废物。。。饭桶一个。。。所谓比武招亲 什么根本别信,都是后人杜撰,隋唐是门阀世家天下,贵族成亲都是政治婚姻,武侠小说看多了,才动不动比武招亲
李渊不敢造反,是儿子(李建成 李世民)鼓动他造反,可见他眼光极差
打天下,长安是 平阳公主打下来的,河东等地都是李建成 李世民出力的,而中后期 打窦建德 王世充 完全就是靠李世民
顺便说下 李渊还会帮倒忙,杀了开唐功臣刘文静,让李世民和李建成内耗,损失了大唐很多机会
李渊废物饭桶一个,是所有开国君主中最最废物一个。。。比司马炎还烂
第2个回答  2014-11-07
那是李世民篡改史书的结果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