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的思想和西方人的思想有何异同

越详细越好,谢谢

中国人与西方人思维方式的差异,主要体现在辩证思维和逻辑思维方面。

中国人的辩证思维包含三个原理:变化论、矛盾论及中和论。其逻辑思维强调世界同一性、非矛盾性和排中性。“同一性”认为事物的本质不会变化,一个事物永远是它自己:“非矛盾性”相信一个命题不可能同时对或错;“排中性”认为一个事物要么是对要么是错,无中间性。而西方人的思维方式则是分析思维,考虑问题不同于中国人追求折衷和谐,喜欢从一个整体中把事物分离出来,对本质特性作逻辑分析。

中西文化之不同,集中表现在前者重综合后者重分析。

西方人注重分析是从文艺复兴开始,各学科分化出来,分析法大行其道。分析法要点有三:一是分门别类,二是穷根究底,三是隔离――隔离是分析法的精髓,在科学方法中具有极重要的地位。分析法对近代科学的建立和发展起了关键作用,伽利略所进行的自由落体实验就是善用分析法的好例子。现代科学的发展也主要靠的是分析法。

中国人的学术研究以综合法为主,源于中国特有的哲学思想,尤其是《易经》及其易学的思维方式注重整体性思维。儒家道家都是对宇宙作整体性从全局观点进行综合探讨,着眼于各部分之间的外部联系及相互作用,很少分析其内涵。重综合轻分析主导了中国人的学术研究,中医学就是典型例子。中医传统理论是基于阴阳二气之谓和、以及五行生克,都是整体出发抽象出来,实质是将各个器官及各种因素的影响作通盘考虑,以综合法辩证施治。经络与针灸――针一穴能全身以及中药处方君臣配伍,均基于整体综合的观念。西医则大不相同,它以人体解剖为基础,层层深入分析,从器官到组织,再到细胞至枋、染色体、基因。西医治病头痛医头,脚痛医脚,哪里坏了就在那里开刀。

这种科学方法的分道扬镳产生了深远影响深重综合轻分析是导致中国近代科学落后于西方的重要原因。片面的方法对事物研究难以深入下去,所得结果只能是概貌而失去精微,尤其近代科学向纵深发展就无法胜任了。

分析与综合,本是科学方法的两个方面,二者不可偏废。为什么偏重分析能使西方在自然科学领域取得辉煌成就?分析法之精髓在隔离,这对于物理化学等领域特别适用,原因是研究对象较简单,影响因素少,较易隔离,从而使分析法大有用武之地。现代科学技术飞速发展大多在这些领域中。那么这种偏重分析法到底能维持多久?如今科学门类越分越细,层层深入,探小入微,是否会“只见树木,不见森林”呢?

现代科学面对越来越复杂的对象生态环境、宇宙变化、生命奥秘、大脑功能、思维机制、人工智能以及更为复杂的社会现象,这些大系统不仅包含为数极多的部分和更多的影响因素,而且彼此之间存在着错综复杂的相互作用,这使分析法所要求的隔离很难实现,也难有效地进行分析,如不作综合也会只见树木而不见森林。总之,随着科学进一步发展,单靠分析已不再适应,必须同时采用综合法。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1-06-26

1、价值取向不同

从价值取向上来看,西方文化注重个人,强调个人的存在,在国外的好莱坞电影中经常会表现出这类的价值取向,例如个人英雄主义等。又例如美国的《独立宣言》强调人人生而平等,造物者赋予每个人若干不可剥夺的权利。

由此可见西方文化重视个人的利益,个人利益神圣不可侵犯,社会整体追求自由与民主,将个人作为社会的基点,提倡个性,注重个人隐私,对于个人利益十分重视……这些都折射出西方文化的价值取向。

而在中国,人们长期受到儒家文化影响,注重整体、整个社会、整个国家的利益,例如“家国情怀”“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等,都潜移默化地留在了中国人的心中。

中国文化中个人是整体的一部分,整体若消失,个人也将不会长久的存在,所以个人利益应服从整体利益,只有群体利益最大化,个人利益才能最大化。所以中国人在日常生活中讲究团结,注重集体的力量,遇到困难往往靠大家的力量共同解决。

2、行为规范不同

从行为规范上来看,西方人注重“利”,注重“法”,西方的资本主义盛行,以利为先,在近代历史里,西方国家为了发展自己的贸易发起了很多战争,尤其的罪恶的“黑三角贸易”,为了利益背弃人道主义与道德法律,来开拓自己的市场和收获自己的原料。

古代罗马和希腊的法律一直标志着西方立法最高的水平,催生了大量的法学家,例如《十二铜表法》,西方法律体系复杂繁多,注重保护个人利益与权力。而在中国,注重“情义”,孔子在《论语》中有言:“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在中国古代文化中,把“义”作为最高行为准则,儒家强调不能驱义逐利,在古代的人们眼中商人看重利益,所以商人是古代地位最低的一个群体。

3、社会关系不同

从社会关系上看,西方受到长期的平等民主文化的熏陶,平等意识较强,无论贫富他们都会尊重自己,不允许别人侵犯自己的权利,也会努力争取自己应有的权利,时常通过罢工、示威游行向管理者表达自己的不满并以此来争取利益。

而在中国,等级界限较为明显,长幼尊卑有序,晚辈不能对长辈不尊敬,即使触犯到个人利益,但仍要对长辈保持尊重,在中国文化中这是一种“礼德”。

4、消费观念不同

从消费观念上来看,西方人对于财产积蓄并不重视,往往是手里有钱便进行消费,他们也时常会依靠信用卡、贷款等方式来进行消费,因为西方的社会保障制度发达完善,他们不必为养老医疗等问题过于担心,也很少为后代的生活负责,例如孩子的买房、买车、结婚等问题。

而在中国,传统的家庭模式意味着父母要继续与孩子保持着生活上紧密的联系,同时中国的社会保障制度正处于发展完善的阶段,这都意味着中国人不仅要为未来养老准备积蓄,同时要为孩子未来生活准备物质基础,所以中国人往往会有节制的进行消费,为了消费进行贷款抵押等也往往是很谨慎的。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推荐于2017-11-26
中国人与外国人的区别中国人与外国人的区别: 1、中国人关心别人在干什么,却往往不知道自己在干什么,外国人不管周围 的在干什么,却知道自己在干什么; 2、中国人的喜事是领导表扬当官晋升,外国的喜事是出名发财; 3、中国人把钱看作是“糖炒栗子”(烫手)和“臭豆腐”(吃着香,闻着 臭),外国人把钱当作尺子,用来衡量人的才能; 4、中国人讲主义,外国人讲实利,外国人好财,中国人喜功; 5、中国人的钱花在“折腾”中,外国人的钱花在竞选中 6、中国人一辈子节衣缩食也不见攒下见个钱,外国人一辈子浪费却老有东西 给他浪费; 7、中国人在街上争吵,外国人在国会争吵; 8、中国人进商店像小媳妇,外国人进商店像大爷;9、中国人爱夸祖宗,外国人爱夸自己; 10、中国人教育孩子要知足,外国人教育孩子要不满足; 11、中国人崇尚“人才学”人才千呼万唤难出来,外国人法律尽是限制人 的,人才、奇才、怪才、同样有; 12、中国政府爱人民,外国政府怕人民,中国的书报、影剧都是教育人民 的,外国的书报、影剧总是教育政府的; 13、在中国人民靠政府养活的(国家拿出钱来给我们涨工资),在外国政府 是靠人民来养活的,每笔钱都要向纳税人报帐; 14、中国的报上成就多,外国人的报上灾难多; 15、中国人八小时内民主多,谈天说地发牢骚,外国人八小时内专利多,见 到老板就像耗子见到了猫; 16、中国人的大学难进易出,外国人的大学易进难出。中国民族和世界上其他民族的最大区别就是中国人没有兽性,没有野性。只有温顺的良性。根据我的观察,象日本人,日尔曼人,斯拉夫人,甚至是犹太人,他们从骨子里多少都有一点狂野不驯的精神。而这个特点居然在中国人中灵魂中一点也找不到,中国人是完全驯良的人种。如果说象日本人,或日尔曼人是野生动物的话,那么中国人无疑就是家禽。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第3个回答  2014-10-27
作为一个中国人,我们都希望自己的国家富强,几乎都在为自己的国家富强而奋斗。 改革开发30年来,我们的确强大了很多,但是如何更加强大,以后的路在用尽我们的资源和环境后再该如何发展将成为摆在我们面前重要而紧迫的原因。 如何强大?外部的和平环境,重要;一些世界历史的机遇,重要;内部的经济的继续发展;是我们强大的标志和必需。但这一切个人认为都是外因和表因;最根本的是内因。 我们中国一个古话;叫做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其实说得就是我们要发展;要良性发展;归根揭底是要靠我们的内因来驱动。那么;一个国家发展的内因是什么;个人认为最重要和最主要的是国民的素质。决定发展的最终还是科技;决定文化的最终还是人的思想;如果国民素质提高不了;那么我们13亿人民只能是发展的分子;是我们发展的累赘。如果国民素质提高了,那么13亿人民将是发展的分母;发展的动力源泉。 如果提高我们国民的素质;最重要的是我们的教育。重视教育就是重视我们的未来;教育规划了我们的未来。我们向日本,韩国,新加波这些先腾飞的国家学习什么,重要的是学习其教育。教育上得去,国家才能真正上的去。那邻国日本来说;从明朝开始;我们可以看到日本的倭寇其实作战素质是很硬的,为什么,因为他们的武士教育系统使然;进入近代,日本的腾飞也是从教育开始的;他们将战争赔款那到手后首先是建立学校;培养国家先进的教育系统。日本战后的的又一次腾飞也是和其国民教育息息相关的。发展技术,生产高质量的产品,出口到世界,占领市场。 如何学习其日本的教育;首先是和教育体制相关;这反面我相信上层可以进行改革的比较好。再次,本人没有什么自认为很好的提议。但我想提一些在教育内容和措施上的我的一些看法: 首先,需要在学校培养学生美学教育和体育教育;美学教育不能局限与教唱歌,可以分班教受乐器等。让学生根据兴趣选,并成为必修课。体育教育要加强集体项目的教育。在运动会中应该多些集体项目;像拔河,叠人塔,团队合作才能战胜对方的项目;让学生在运动和游戏中潜移默化地体会到只有团结起来才能战胜对手的意识。另外体育教育应该加上我们的武术课,最好使武术课成为我们的必修课。 其次,建议国家对教育多投资些。如此有两个好处:1.长远看有利于国民素质的提升,不再多说;2,中短期可以使老百姓不用在为子女的教育担心而攒钱;刺激内需和消费。短期可能没有投资不知通向何处的公路和污染环境的工业对经济的发展见笑快;但是,短视是古今中外治国的大忌。 希望用环境和资源换成的4万亿不要浪费,用得是地方;用可以产生长期健康和根本效益的地方!!我们已经改革开发30年;但是再用以前的发展模式是发展不动了;需要我们及时调整发展战略,调整好,我们就可以打上这个难得的历史时机,发展成为世界数一数二的强国;否则我们在资源和环境用尽了,外企将我们的市场占满了;只留下污染的环境和一些基础设施的话;我们的国家就严重错过了这个历史时机!因此,个人认为现在我们是在历史的关键点上;就想在78年改革开发的的关键点上~~~~~再不重视教育,那么我们会错过这个关键点!!!!一个国家的关键点很少;需要我们必须抓住!!!天佑我中华!!!希望我这张帖子可以起到其效果!!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