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有小说《余震》的读后感。速速发来。不是要电影《唐...震》观后感。

如题所述

   一本《余震》,造成了我心中久久不能平静的波澜,它是电影《唐山大地震》的原版小说,作者是温州女作家张翎。
   刚开始,房屋倒塌的那一瞬间,震撼人心。23秒的惊天动地。就是那一霎那,一朵繁荣的都市顿时化为了一片灰黑色的废墟。碎石、砖瓦铺成一片。废墟底下的姐弟俩苦苦挣扎,却已然无力。读到这里时,我的胸口不禁一阵生疼。如果当时是我们该怎么办呢?
   后来,到了让元妮做出艰难抉择的时候,看着作者的描写,我的心里也一阵纠结。毕竟手心手背都是肉不是?在地震发生时,她失去了丈夫,而又面临着两个孩子只能救一个的抉择,当感受到她在废墟上绝望的哭泣,不停地喊着:“都救,两个都救。”的时候,我的心似乎也跟着碎了,作为一个母亲,每一个孩子都是她的生命,都是她舍弃不下的东西。但残酷的现实就摆在眼前,孩子在苦海中挣扎,母亲在做着激烈的思想斗争。最后,元妮几乎是硬生生地逼出了自己的选择:救弟弟。她无论如何也没想到,这几个字就像一把尖锐的锉刀,刺穿了姐姐万登的耳膜,也改写了她的一生。
   待到小登醒来时,妈妈早已带着弟弟走远。于是,她就漫无目的地走着,直到被一对解放军夫妇收养。长大后,她考上了大学,却被爱情背叛。这让我很不服,因为我觉得,小登的心灵已经受过一次无法弥补的创伤,为何还要雪上加霜呢?
   地震过去了32年,当年的23秒时间让姐弟俩走上了两条从不相交的平行线,直到2008年的汶川大地震。当姐弟相认,当小登再次回到那个让她心碎的家,我的泪水不禁夺眶而出,当年的决断造成了长达32年的分离。32年,人生又有几个三十二年呢?
   小说里面有一个重点词汇,叫做亲情。万达长大成人后找女朋友,他说了一句话:“我妈生了我三次,一次是出生,一次是我得了肺炎,医生说没救了,她坚持救我,还有一次就是唐山地震。”亲情,永远是最珍贵的东西。在危难时,它能挽救你于水火之中;幸福时,它能让你的快乐加倍;悲伤时,它又能够抚平你的伤痛。这永远是最让人感动的,不是吗?
   最让我感动的还是元妮后来常说的一句话“没了,才知道什么是没了。”人生中,活着和死去总有一条不可逾越的鸿沟。当你真正体会到的时候,已经失去了那个极其重视的人,而只能生活在暗无天日的过去里。好好的珍惜现在才是珍贵的。逝者已矣!我们不能改变过去,也不能预知未来,唯有好好的珍惜现在,珍惜每一个爱你与不爱你的人。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5-03-03
《余震》读后感言
年华似水,在这个热闹非凡的现实当中,有许多事情已在我们的脑海中消失了,但有些事情却像一根钉子一样深深地扎进了我们的脑海里,使我们终身难忘。近日,有一部电影《唐山大地震》已上映,这部电影中讲述的故事源自旅居加拿大的女作家张翎的著作《余震》。2006年7月的某一天,张翎在首都机场等候飞往多伦多的班机。“班机因大雨推迟了一次又一次,百无聊赖的等待中,我想起了机场里的一家书店。那天书店里人极多,冥冥之中似乎有一只手将我轻轻地拨过人流,让我一眼就看见了摆在高处的一本关于唐山大地震纪实类的书,这才猛然想起那天正是唐山地震三十周年的纪念日。”于是,就有了《余震》。
唐山大地震发生在1976年7月28日,3时42分53.8秒,遇难:242769人。伤残:164851人。这一串数字背后,是一个个辛酸的故事。此时的我好像坐上了历史的车轮,穿越了时空的隧道,来到了1976年7月7日那晚的唐山。那晚的唐山,闷热的夜令人窒息,整个唐山好似一个巨大的火炉。人们还在熟睡,有谁会想到有一个前所未有的灾难,正向他们悄悄的走来。半夜的时候,这个恶魔终于来了。首先是大地有些轻微的颤动,紧接着窗户玻璃开始塌陷,没过多久,房屋就开始塌陷了。此时熟睡中的人们被惊醒,大家四处逃难,就像是被风吹散的沙子一样,四处乱跑。《余震》用文学手法,描述了这样一个故事:有一对和睦的夫妻,他们有一儿一女。地震发生时,这两个孩子被困在屋里,孩子的母亲由于思念孩子们的心达到了极点,便奋不顾身的去救自己的儿女。当时一旦冲进去就会有生命危险,所以她的丈夫阻止了她。她的丈夫不顾自己的安危,什么都没想就冲了进去。然而老天无情,夺走了她丈夫的生命。他的两个孩子被困在废墟里。救援人员赶到时,在震后废墟里,一块巨大的水泥板两头各压着一个孩子,这两个孩子是龙凤胎,姐姐方登,弟弟方达。救护人员要要救他们,必须把石板撬起,因为自救工具简陋,只能撬起一头,也就是说,只能救一个。已经失去丈夫的元妮,必须亲自决定杀死自己的其中一个孩子„„心碎的母亲,泣血哀哭着,两个都要救啊!可是,只能救一个。再拖延下去,两个都得死。元妮艰难地说出,救弟弟!这句话,使方登对妈妈的怨恨从那一刻起深深埋下。在此后的30年里,妈妈和方达都以为方登不在人世了,但其实方登没有死,被救后,送给了一户人家当养女。方登始终没有告诉别人自己还有亲人,她以这种方式来纪念自己对妈妈的怨恨。而时空的另一头,妈妈始终没有搬离老家,理由是一旦离开,爸爸和方登的魂就找不到回家的路了。
成年后的方登出了国,结婚,生子。但她心头总有解不开的结,她试图自杀,却一次次未遂。她找心理医生,告诉医生她看到好多扇窗,医生让她把它们推开,但她却始终推不开最后那一扇窗。直到30年后的某一天,方登因私事不得不回老家一趟,当她重新走进那个遥远的记忆,当年的妈妈成了奶奶,身边还有两个叫纪登和念登的孩子。仿佛间,30年前的记忆都涌了上来,纪登、念登,合起来不就是“纪念登”吗?突然间,妇人发现了站在楼下的方登,而此时的她,早已经泪留满面。终于,30年来的怨恨,在那一刻崩塌,心头的最后那扇窗,也在刹那间打开了。
在灾难面前,人是脆弱的,又是顽强的。《余震》讲述的故事,只是千千万万个唐山大地震故事中的一个,是千千万万个唐山人心路历程的缩影。他们一家是幸运的,至少多年后还得以重逢。在纪实版的《唐山大地震》一书中,记录了更多残缺的家庭、无靠的孤儿,据说在拍摄电影的时候,请了当地人当群众演员,演一段哭戏,戏拍完了,群众们的哭声却停不下来。这段历史,常常被人忆起,却又往往不忍心去回忆。但我们在悲伤背后看到更多的是希望,2008年汶川地震时,唐山伸出了援助之手,唐山精神也已经成为勉励一代人奋发向上的动力源泉。近两年来我国屡次遭受不同程度的自然灾害,我们全国人民协手共同面对,一次次的战胜灾难。天灾无情,人定胜天!中国人一次次战胜灾难的勇气和决心,也许正是佑助中华民族顺利向前的最大力量!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