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监测睡眠是什么原理

如题所述

睡眠监测可以客观评价患者的睡眠质量,通过监测整夜睡眠中的脑电图、眼电和肌电来诊断疾病。不同睡眠监测产品在原理上有很大的不同,多导睡眠监测系统是医用设备,它通过电极来监测,手环主要依靠检测手腕动作来监测。睡眠监测仪的使用方法并不复杂,接下来就和小编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睡眠监测的原理是什么

首先,不同睡眠监测产品在原理上有很大的不同。这主要涉及收到产品硬件的影响。多导睡眠监测系统是医用设备,其监测睡眠时的各种数据,如翻身、呼吸频率、眼动情况、脑电波、心率等等数据。通过这些数据来判断患者睡眠状况和可能存在的疾病。以便医生对症治疗。

多导睡眠监测设备较为专业,但作为医用设备不可能进入到家庭。而普通人群确实也有在日常生活中了解睡眠状况、并改善睡眠的需求。因此很多睡眠监测设备也就随之出现,不同设备原理有所差别。

我们来说说最常见的手环,其实手环监测睡眠状况一直为很多用户所诟病,因为其监测确实有所不足。其没办法像医学设备那样监测多项数据,最多是检测一下手腕的动作来简单的判定用户是否进入睡眠,出现较大的误差也是必然。

该图片由注册用户"healthy达人在线"提供,版权声明反馈
还有的软件直接利用手机监测,大致是利用手机内的加速度传感器,监测用户在睡眠过程中的活动频率,同样,其监测数据太单一而且判断不准确。还有的设备通过射频监测,可以通过射频来判断睡眠时的体动。同样,监测数据单一,而且还存在辐射的问题。在冬天的时候,被子太厚还可能不准确。

如何正确使用睡眠监测仪

1、将睡眠仪放置在床单下面,靠近胸部心脏位置,放稳定后铺好床单,把磁吸上盖隔着床单吸附在主机上。

2、按下主机按键,蓝灯闪烁代表主机工作正常,电量充足。如果按下主机按键红灯连续闪烁两次,说明主机电量低,需要充电。如果按下按键无反应,说明主机完全没电,需要长时间充电激活设备。充电状态下红灯闪烁,充满电后红灯保持常亮。

3、下载APP安装,注册,打开手机蓝牙,配对连接主机设备。

4、打开“监测”页面,点击开启按钮,查看实时的呼吸、心跳波形和数值,查看上床和离床对应的APP显示状态,当不需要监测时点击关闭按钮即可。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11-10
多维度考量睡眠质量

睡眠质量高低,最有发言权的应该是入睡者。

是一觉到天亮还是频繁起夜、精神紧张、入睡困难甚至失眠;早上感觉是神清气爽还是身心俱疲?如果感受不适,又不想大动干戈前去医院,或许自测就是不错的选择。

智能手机、智能手环、智能手表等设备中可以安装或连接睡眠软件,其原理就是它们安装了陀螺仪等监测加速度的装置。“现有的监测程序通常会通过体位变化、心率,推测睡眠情况。”北京清华长庚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主治医师尹国平告诉《中国科学报》记者。

在萤火虫App软件的介绍中也提到,在监测过程中要将手机调至飞行模式,放在枕头边,而非床头柜等硬物上,“萤火虫睡眠会检测你睡眠时的动作和声音,根据动作幅度和声音大小来判断睡眠状态”。不仅如此,在睡前,睡眠软件还可以播放大自然的声音和优美的钢琴旋律,通过舒缓的节奏助眠;清晨,它甚至可以在人们浅睡眠的阶段用音乐唤醒,而非闹钟固定时间的唤醒铃声。

但对于睡眠的监测,在医院则要复杂得多,“医院会使用多导睡眠监测仪,通过监测脑电、呼吸、心跳等判断睡眠好坏”。尹国平介绍说。多导睡眠监测可以在整夜睡眠过程中连续并同步地描记脑电、呼吸等10余项指标,自动分析后再经人工逐项核实。

其中,脑电图可以区分睡眠与醒觉,判断睡眠各个分期及其各期所占比例;眼电图则通过眼球运动区分快速动眼期和非快速动眼期;肌电图记录的数据则通过肌电的变化辅助评估睡眠状况。“智能设备得出的数据并不一定准确,而且这些设备本身也没有统一的标准,所以测定是否准确不好断言。”尹国平坦言。

情况严重还需求助医生

3月21日是世界睡眠日,今年亚马逊中国发布了《2017中国睡眠地图》。调查显示,目前80%的我国人睡眠时间已不足8小时,“50后”“60后”“70后”睡眠时间在8~10小时的占比分别为8.33%、14.29%、14.09%,而身处青壮年的“80后”“90后”的睡眠时间,则普遍在5~8小时之间。而且,45岁~55岁中年女性、65岁以上老人是失眠高发群体。在年轻人中,脑力工作者、工作压力太大的人是失眠高发群体。以职业划分,脑力劳动者如企业高管、白领、媒体从业者、医生、教师都是睡眠障碍的高发人群。其中,教师起得最早,媒体人睡得最晚。

睡眠障碍包括两方面,即失眠与睡眠质量差,其原因包括生理因素和心理因素。“有些睡眠障碍与疾病相关,比如打鼾影响睡眠呼吸导致睡眠质量差。有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