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没有钟表,夜晚是如何计算时间的

如题所述

古代虽然物质生活条件不如现在,但古人的智慧却是不容小觑的,即便没有钟表之类的计时仪表和设备,但多年以来形成的生活规律和习惯,足以满足夜间的计时需求,虽然从精确度上来说存在不足之处,但大致范围已经可以为生活和劳作提供时间参考,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便是生动的诠释。

说到古代的夜间计时,打更和动物报时两种方式是不可忽视的,比如人尽皆知的公鸡打鸣就是极具代表性的方式方法,并且能够根据公鸡的打鸣规律推算出大致的夜晚时间,只不过在半夜之前公鸡是不会打鸣的,而是在午夜之后分为三更、四更以及五更三个时间段分别打鸣,古人便以此作为夜间时间的推算参考。

当然,打更也是古人用来夜晚计时的主要方式,在很多的古装剧中,不难发现类似的剧情还是相对较多的,打更人会在固定的时间段发出声音,而老百姓就以这样的声音判断已经到了几更天,表面来看相对简陋,但是在那个时代却发挥着无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毕竟老百姓的生活也是离不开时间的。

除此之外,观星象定时间也是古代比较常见的计时方式,甚至时至今日依然有很多的天文爱好者在沿用,毕竟北斗星的位置变化是很有规律的,只要记住了这些规律和对应的时间节点,便可以相对准确的推算出当时所对应的夜晚时间,相信这在我们现代化的社会中依然具有参考价值,所以说通过各种渠道和方式加以了解还是很有必要的。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8-06-06
刻漏,又称漏刻、漏壶,主要有泄水型和受水型两类。早期的刻漏多为泄水型。水从漏壶底部侧面流泄,格叉和关舌又上升,使浮在漏壶水面上的漏箭随水面下降,由漏箭上的刻度指示时间。后来创造出受水型,水从漏壶以恒定的流量注入受水壶,浮在受水壶水面上的漏箭随水面上升指示时间,提高了计时精度。刻漏的最早记载见于《周礼》。已出土的文物中最古老的刻漏是西汉遗物。
因刻漏冬天水易结冰,故有改用流沙驱动的沙漏。《明史·天文志》载明初詹希元创造了“五轮沙漏”。后来周述学加大了流沙孔,以防堵塞,改用六个轮子。宋濂(1310~1381)著《宋学士文集》记载了沙漏结构,有零件尺寸和减速齿轮各轮齿数,并说第五轮的轴梢没有齿,而装有指示时间的测景盘。
水运浑天仪是一具依靠水力而使其运转,能模仿天体运行的仪器,并可以测定时间。这个浑天仪改进了汉代科学家张衡的设计,注水激轮,令其自转,昼夜一周,除了表现星宿的运动以外,还能表现日升月落。水运浑天仪上刻有二十八宿,注水激轮,每天一周,恰恰与天体周日视运动一致。水运浑天仪一半在水柜里,柜的上框,有如地则自然撞钟。整个水运浑天仪既能演示日、月、星辰的视运动,又能自动报时,有二木人,每刻(古代把一昼夜分做一百刻=0.24小时=14,4分钟)击鼓,每时辰(合现在两小时)撞钟。这是世界上最早将擒纵装置应用于计时,比外国自鸣钟的出现早了六百多年。
水运仪象台为北宋元祐三年(1088)苏颂、韩公廉等人所制。水运仪象台有一套比较复杂的齿轮传动系统。 在枢轮的上方和圆周旁有“天衡”装置──擒纵机构,这是计时机械世界史上继一行之后的重大创造的继续,它把枢轮的连续旋转运动变为间歇旋转运动。水运仪象台有一套比较复杂的齿轮传动系统。 在枢轮的上方和圆周旁有“天衡”装置──擒纵机构,这是计时机械世界史上继一行之后的重大创造的继续,它把枢轮的连续旋转运动变为间歇旋转运动。在枢轮的上方和圆周旁有"天衡"装置──擒纵机构。这是计时机械史上一项重大创造。它把枢轮的连续旋转运动变为间歇旋转运动。
香篆钟这种古代计时器鲜为人知。据宋代学者薛季宣著书记载,香篆钟是一种于12世纪中叶在中国流行的古代计时器。《狄仁杰断案传奇》中,也记述了唐代宫廷内用香篆钟计时的情形:香篆钟为梅花形黄铜盘子,盘内有梅花五瓣,每瓣梅花各缭绕一圈盘香,焚熏后,根据盘香的烧没程度来计时,时人谓之“五孕祥云”。

1276年,元代著名科学家郭守敬创制了大明灯漏。它是利用水力驱动,通过齿轮系及相当复杂的凸轮机构,带动木偶进行“一刻鸣钟、二刻鼓、三钲、四铙”的自动报时器。因其造型似宫灯,又放置于皇宫的大明殿,所以称为大明殿灯漏。
除此外,还有油灯钟、蜡烛钟等计时工具。17世纪后,西方更为精密的钟表传入,人们逐渐放弃了原有的计时工具。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