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增城这个地方怎么样?

比如经济发展,娱乐设施,人文环境,交通状况等等

增城区是广州市市辖区,位于广东省中东部、广州市东部,南与东莞隔江相望,东临惠州,北界从化,西连广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和中新知识城。增城建县于东汉建安六年(201年),隶属南海郡,因南海郡原辖6 县,新设一县,增多一城,故曰"增城"。1993年撤县设市,2014年2月撤市设区。辖4个街道办事处、7个镇、282个行政村和55个社区,常住人口103.68万。辖区内的增城经济技术开发区是广州市三个国家级开发区之一。

增城区是全国著名的荔枝之乡、牛仔服装名城、新兴的汽车产业基地和生态旅游示范区,先后荣获"全国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联合国和谐城市提名奖"、"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中国和谐之城"、"中国金融生态城市"、"中国全面小康10大示范市"、"全国绿色小康县(市)"、"全国绿化模范县(市)"、"全国科技先进市"等称号。

一、气候

增城区属南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北回归线经过增城北部,特点是气温高、雨量充沛、霜日少、光照充足,全年都可栽培作物。但因季风交替迟早及强弱不同,气候多变。受地势影响,北部山区与南部平原气候有差异。

一年四季的气候特征:春季,从立春日起,阴雨连绵空气潮湿,温度较低,一般是12.7~21.7℃之间。夏季,从4月中旬始,气温上升,最高气温为28.5℃,天气常受副热带高压控制,空气闷热;4~6月份多锋面雨,7~9月份多台风雨;常发生洪涝灾害。秋季,从10月下旬始,受北方干冷空气南下影响,气温下降,干旱少雨,但天气凉爽;12~1月,常有寒潮侵袭,偶有霜天。冬季,境内无气候学上的冬季,但人们仍将气温较低的11~1月称为冬季。

二、基础设施

公路:增城地域内有国道G107、G324,省道S118、S119、S256、S355,广深高速、广惠高速和广园东快速路,以及荔新公路,构成公路线网的主框架,同众多的县道、乡村公路连接一起,组成交通网络。

至2005年,全区公路通车里程1438.5公里,比1993年增加479公里。在公路线网中,有高、快速公路64公里,一级公路89公里,二级公路123公里。市境同广州衔接的有国道G107、G324、广深高速、广惠高速和广园东快速公路,共设13个出入口。

同东莞市衔接的有国道G107、广深高速、广园东快速和省道S256,同惠州市衔接的有国道G324、广惠高速、省道S119,共设4个出入口,同从化衔接的有省道S355、S256、S118,共设4个出入口。2012年,增城区公路通达里程2378公里,其中,国道56.78公里,省道256.63公里,县道162.95公里。

铁路:广深铁路路经过增城区南部新塘、沙埔、仙村、石滩、三江5个镇,里程共28公里。1994年12月28日,广深铁路扩建成中国第一条三线并行、全程封闭的准高速路,开行时速160公里的准高速列车。1998年6月,广深准高速铁路双线实现全线电气化。2005年,广深准高速铁路进行四线扩建工程。

航空:广州白云国际机场始建于20世纪30年代,是中国大陆三大国际航空枢纽机场之一,旅客吞吐量居中国第二、世界第十九位。广州白云国际机场是国家"十五"期间重点建设项目,是国内规模最大、功能最先进、现代化程度最高的国家级枢纽机场之一,飞行4F级。

航运:增城区境内航道有10条,总长113公里。广州港务局在增城区设增城管理处和新塘管理处。其中增城管理处辖区有增城、官海、石滩、正果等4个港口,共有码头7个、泊位9个,岸线总长574米,最大靠泊能力为300吨级船舶,一般可靠泊100吨级船舶,最小的可靠泊15吨级船只;有生产用港口企业8家,2005年货物吞吐量为358.9万吨。。

地铁:广州市政府拟建和在建多条地铁线路,如广州地铁13号线,广州地铁16号线和广州地铁21号线等。建成后将为增城区乃至整个广州市的城市提供一个高速稳定的发展动力,填充了增城区轨道交通的空白,将为广州城市实现人口向东转移的战略规划提供契机;并能缓解城区交通压力和更好地连接广州市中心区域。

公交:增城区城区内公交线路(2014年2月)增城区现已建成多条市区公交车、区内公交车、广增线(县际公交化客车)等多条公交车线路,方便区内的市民出行。截至2014年2月,已建成线路总共61条:以上所有公交线路除去广增线外,均能享受广州市老人优惠乘车。部分线路不可使用羊城通。

三、经济

第一产业:增城历史上是以种粮为主,果蔬、畜牧、水产并举的综合农业经济。至2005年,全区已建立300亩以上的优质米生产基地49个,共11.8万亩;100亩以上的荔枝、龙眼等水果生产基地251个;40亩以上的水产品养殖基地201个;年上市量1000头以上的生猪饲养基地52个;年上市量3000只以上的"三鸟"饲养基地167个;年种植300亩以上的蔬菜生产基地23个2012年,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45.95亿元,增长5.21%。农业总产值78.94亿元,同比增长5.04%。

第二产业:二十世纪50~60年代发展了一些工业,但基础比较薄弱,行业比较单纯。至1978年,全县工业产值0.97亿元,只占工农业总产值23.4%。1979年以后开始实行经济体制改革和调整产业结构,在加强农业基础建设的同时,加快发展工业,经济开始得到较快发展。

第三产业 1993年增城撤县设市后,进一步深化流通体制改革,在国营和供销社逐步退出市场的同时,鼓励、扶助私营和个体增设经营服务网点,引入现代化超级市场经营模式,增建一批综合市场和家用电器、服装、汽车摩托车及其零配件、粮食、钢材等专业市场,配套完善交通、通信设施,商品流通的环境和条件大为改善。

至2005年,全区有各类市场从1993年的24个增至90个;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82.48亿元,比2000年增长40.50亿元,比1994年增长61.29亿元。交通运输、房地产、通信服务等现代服务业成为重要经济增长点,其中:商品房销售面积,1994~2005年共362.27万平方米,平均每年销售30万平方米。2000年以后,新开发和扩建一批旅游景区,旅游业有新的突破,特别是白水寨省级风景名胜区开发后,具有地域文化特色的旅游市场迅速发展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9-05-15
增城跟北方小县城一样,大农村,如果不是并入广州,还不属于珠三角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