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校园欺凌怎么判

如题所述

法律主观:

校园欺凌是否能够判刑,首要看行为人是否达到了刑事责任能力,也就是十六岁,其次要看行为人行为是否达到了刑法所调整的范围。
一、校园欺凌怎么判刑
故意造成对方伤害的行为,是否会被追究刑事责任,主要看伤害的程度,如果是轻微伤的,那么,不构成犯罪;如果是轻伤的,被害人和检察院都可以提起诉讼,要求追究犯罪嫌疑人的刑事责任;如果是重伤以上的,就需要由检察院提起公诉追究犯罪嫌疑人的刑事责任。严重的校园暴力事件可能涉嫌故意伤害罪,最高可以判处死刑。
二、校园欺凌处理不当的危害
如果对中小学生早期的欺凌行为不进行有效矫正,欺凌者会形成暴力倾向,在遭遇挫折和面临困境时往往会采取极端的方式解决问题,对他人和社会造成严重危害。一些中小学生甚至会将暴力和攻击性行为视为成年生活可接受的组成部分,校园欺凌的未成年欺凌者在成人后可能继续成为欺凌者。
对校园欺凌现象的忽视或不给予足够的重视,也可能导致其他学生对欺凌行为的效仿,催生出更多的欺凌者。同时,这也会影响到学校的教育环境的安全性,从而降低学校的教育质量。
三、如何预防和应对校园欺凌
1、国家层面
国家需制定专门的校园安全法,明确校园欺凌的相关责任与权利划分,使校园欺凌受害者得到专门而有效的法律保护,为防治校园欺凌提供专门的法律依据。
2、学校层面
学校方面,第一,可以加强校园欺凌监测,通过校园欺凌监测使教师制订更适宜的干预方案,促使学校开展校园欺凌干预项目。
第二,应设置预防校园欺凌专职岗位,以增强预防工作的专业性,促使专职人员运用专业技能与相干技术进行预防工作;同时增强预防工作的有效性,将职责落实到个人。
第三,可以建立积极的学校规定,为学校创设无欺凌无暴力的美好愿景,并设立明确具体的行为准则和奖惩措施。
第四,应开展教师培训,通过相应培训,增强教师识别和应对校园欺凌现象的能力。
第五,应开设相关课程,面向学生开展应对校园欺凌的全面认知课程和自我保护课程,提高学生应对校园欺凌事件的能力。在课程中向学生正确定义欺凌,教育学生不要成为欺凌者,同时也要学会保护自己,使自己不要成为受欺凌者。作为旁观者时,坚决不做欺凌的帮凶,不能给欺凌行为煽风点火,并且要做到在保护好自己的前提下,尽可能向受欺凌者提供帮助。教师还应培养学生的同理心,以尽可能避免欺凌的发生。
第六,应开展家长培训,通过相应培训,增强家长识别以及帮助孩子应对校园欺凌的能力。
3、教师和家长层面
教师和家长需帮助儿童正确理解“欺凌”的含义;教会儿童识别与应对欺凌;在面对儿童求助时应给予安慰、支持和建议;发现儿童的欺凌行为后立即制止;在与欺凌行为相关人员谈话时应采取分开谈话的方式,这一方面有助于保护儿童的隐私,另一方面也有助于成年人收集到更加真实的信息。
4、儿童层面
儿童应在老师和家长的指导下,积极学习有关欺凌的应对策略
根据法律规定可以得知,故意造成对方伤害的行为,是否会被追究刑事责任,主要看伤害的程度,如果是轻微伤的,那么,不构成犯罪。

法律客观:

《加强中小学生欺凌综合治理方案》第三条 中小学生欺凌是发生在校园(包括中小学校和中等职业学校)内外、学生之间,一方(个体或群体)单次或多次蓄意或恶意通过肢体、语言及网络等手段实施欺负、侮辱,造成另一方(个体或群体)身体伤害、财产损失或精神损害等的事件。在实际工作中,要严格区分学生欺凌与学生间打闹嬉戏的界定,正确合理处理。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