类似“完璧归赵”这种不辱使命的故事,历史上还有哪些?

如题所述

1、完璧归赵的故事

战国时候,赵王得到了一块楚国原先丢失的名贵宝玉——“和氏璧”。这件事情让秦王知道了,他就派使者对赵王说,自己愿意用十五座城池来换"和氏璧"。

赵王看了信,心里想:秦王一向是只想占便宜,不肯吃亏的人。这一次怎么可能这么大方?要是不答应他的请求吧,怕秦国兴兵来进攻;要是答应吧,又怕上当。他想来想去,拿不定主意,就和大臣们商量,但大臣们也想不出什么好办法来。

蔺相如知道了这件事,便对赵王说:“大王,让我带着‘和氏璧’去见秦王吧。到那里我见机行事。如果秦王不肯用十五座城池来交换,我一定把‘和氏璧’完整地带回来。”赵王知道蔺相如是个既勇敢又机智的人,就同意他去了。

蔺相如到了秦国,秦王在王宫里接见了他。蔺相如双手把“和氏璧”献给秦王。秦王接过来左看右看,爱不释手。他看完了,又传给大臣们一个一个地看,然后又交给后宫的妃子们去看。

蔺相如一个人站在旁边,等了很久,也不见秦王提起割让十五座城的事情,他便知道秦王根本没有用十五座城池换取宝玉的诚意。可是宝玉已经到了秦王手里,怎么才能拿回来呢?

他想来想去,想出了一个计策。只见蔺相如走上前去,对秦王说:“这块‘和氏璧’虽然看着挺好,可是有一点小瑕疵,让我指给大王看。”秦王一听“和氏璧”有瑕疵,赶紧叫人把宝玉从后宫拿来交给蔺相如,让他指出来。

蔺相如拿着“和氏璧”往后退了几步,身体靠在柱子上,气冲冲地对秦王说:“当初大王差人送信给赵王,说情愿拿十五座城来换赵国的'和氏璧'。

赵国大臣都说,千万别相信秦国骗人的话,我可不这么想,我说老百姓还讲信义呐,何况秦国的大王哩!赵王听了我的劝告蔺相如,这才派我把"和氏璧"送来。没想到方才大王把宝玉接了过去,随便交给下面的人传看,却不提起换十五座城的事情来。

这样看来,大王确实没有用城换璧的诚心。现在宝玉在我的手里,如果大王硬要逼迫我,我情愿把自己的脑袋和这块宝玉一块儿撞碎在这根柱子上 ! ”说着 , 蔺相如举起“和氏璧”,面对柱子,就要摔过去。

秦昭襄王怕蔺相如真的把宝玉撞碎,连忙向蔺相如赔不是,说:“大夫不要着急,我说的话怎么能不算数哩!”说着叫人把地图拿来,假惺惺地指着地图说:“从这儿到那儿,一共十五座城,都划给赵国。”

蔺相如心想,秦王常常会耍鬼把戏,可别再上他的当!他就跟秦王说:“这块‘和氏璧’是天下有名的宝贝 。赵王送它到秦国来的时候 ,斋戒了五天 ,还在朝廷上举行了隆重的赠送宝玉的仪式。

现在大王要接受这块宝玉,也应该斋戒五天,在朝廷上举行接受宝玉的仪式,我这才能把宝玉献上。”秦王本不想这样做,但见蔺相如态度坚决,只得无奈地说:“好!就这么办吧!”说完,他就派人送蔺相如到旅店去休息。

蔺相如拿着那块宝玉到了公馆里。叫一个手下人打扮成一个买卖人的样儿,把那块宝玉包着,藏在身上,偷偷地从小道跑回到赵国去了。至于秦王会把他怎么样,他一点也没有考虑。

后来秦王召见蔺相如,蔺相如说:“和氏璧已被我派人送回赵国,您先把十五座城交给赵国,不然休想得到和氏璧。”秦王想攻打赵国,但又没有什么好处,想挟持蔺相如,但又想蔺相如机智勇敢,不怕死,于是无奈地放了他回赵国。

2、烛之武机智退秦师

(僖公三十年)九月十日,晋文公和秦穆公联合围攻郑国,因为郑国曾对文公无礼,并且从属于晋的同时又从属于楚。晋军驻扎在函陵,秦军驻扎在氾水的南面。

郑国大夫对郑伯说:“郑国处于危险之中了!假如让烛之武去见秦伯,(秦国的)军队一定会撤退。”郑伯同意了。烛之武推辞说:“我年轻时,尚且不如别人。现在老了,也不能有什么作为了。”郑文公说:“我早先没有重用您,现在危急之中求您,这是我的过错。然而郑国灭亡了,对您也不利啊!”烛之武就答应了这件事。

在夜晚(有人)用绳子(将烛之武)从城上放下去,见到了秦伯,烛之武说:“秦、晋两国围攻郑国,郑国已经知道要灭亡了。假如灭掉郑国对您有好处,怎敢冒昧地拿这件事情来麻烦您手下的人。越过邻国把远方的郑国作为(秦国的)东部边邑,您知道这是困难的,(您)为什么要灭掉郑国而给邻国增加土地呢?

邻国的势力雄厚了,您秦国的势力也就相对削弱了。如果您放弃围攻郑国而把它当做东方道路上接待过客的主人,出使的人来来往往,(郑国可以随时)供给他们缺少的东西,对您也没有什么害处。

而且您曾经给予晋惠公恩惠,惠公曾经答应给您焦、瑕二座城池。 (然而)惠公早上渡过黄河回国,晚上就修筑防御工事,这是您知道的。晋国,怎么会满足呢?(现在它)已经在东边使郑国成为它的边境,又想要向西扩大边界。

如果不使秦国土地亏损,将从哪里得到(他所奢求的土地)呢?削弱秦国对晋国有利,希望您考虑这件事!秦伯非常高兴,就与郑国签订了盟约。派遣杞子、逢孙、杨孙戍守郑国,于是秦国就撤军了。

子犯请求袭击秦军。晋文公说:“不行!假如没有那个人(秦伯)的力量,我是不会到这个地步的。依靠别人的力量而又反过来损害他,这是不仁义的;失掉自己的同盟者,这是不明智的;用散乱(的局面)代替整齐(的局面),这是不符合武德的。我们还是回去吧!”晋军也就离开了郑国。

3、晏子使楚

晏子被派遣到楚国 。楚人因为晏子身材矮小 ,在大门的旁边开一个小门请晏子进去 。晏子不进去,说:“出使到狗国的人从狗门进去,今天我出使到楚国来,不应该从这个狗门进去。”迎接宾客的人带晏子改从大门进去。(晏子)拜见楚王

楚王说:“齐国没有人可派吗?竟派您做使臣。”晏子回答说:“齐国的都城临淄有七千五百户人家,人们一起张开袖子,就能遮天;挥洒汗水,就是下雨;街上行人肩膀靠着肩膀,脚尖碰脚后跟,怎么能说齐国没有人呢?”

楚王说:“既然这样,那么为什么会打发你来呢?”晏子回答说:“齐国派遣使臣,各有不同的规矩,那些有德有才的人被派遣出使到有德有才的国王所在的国家,没有德没有才的人被派遣出使到没有德没有才的国王所在的国家。我晏婴是最不贤,没有德才的人,所以只好出使到楚国来了。”

晏子将要出使楚国。楚王听到这个消息,对身边的侍臣说:“晏婴是齐国善于辞令的人,现在 他正要来,我想要羞辱他,用什么办法呢?”侍臣回答说:“当他来的时候,请允许我绑着一个人从大王面前走过。

大王(就)问:‘(他)是干什么的?’(我就) 回答说:‘ ( 他 ) 是齐国人。’大王(再)问:‘犯了什 么罪?’(我)回答说:‘(他)犯了偷窃罪。’"晏子来到了楚国,楚王请晏子喝酒,喝酒喝得正高兴的时候,两名公差绑着一个人到楚王面前来。

楚王问道:“绑着的人是干什么的?’(公差)回答 说:“(他)是齐国人,犯了偷窃罪。”楚王看着晏子问道:“齐国人本来就善于偷东西的吗?”晏子从座位上站了起来回答道:“我听说这样一件事:橘树生长在淮河以南的地 方就是橘树,生长在淮河以北的地方就是枳树,只是叶相像罢了,果实的味道却不同。

为什么会这样呢?(是因为)水土条件不相同啊。人生在齐国不偷东西,到了楚国就偷东西,莫非楚国的水土使百姓喜欢偷东西吗?”楚王笑着说:“圣人是不能同他开玩笑的,我反而自取其辱了

4、唐睢不辱使命

秦王派人对安陵君(安陵国的国君)说:“我想要用方圆五百里的土地交换安陵,望安陵君一定要答应我啊!”

安陵君说:“大王给以恩惠,用大的地盘交换我们小的地盘,实在是善事;虽然是这样,但这是我从先王那继承的封地,我愿意始终守护它,不敢交换!”秦王知道后不高兴。因此安陵君就派遣唐雎出使到秦国。

秦王对唐雎说:“我用方圆五百里的土地交换安陵,安陵君却不听从我,这是为什么?况且秦国使韩国魏国灭亡,但安陵却凭借方圆五十里的土地幸存下来的原因,是因为我把安陵君看作忠厚的长者,所以不打他的主意。

现在我用安陵十倍的土地 ,让安陵君扩大自己的领土 ,但是他违背我的意愿, 这不是看不起我吗?”唐雎回答说:“不,并不是这样的。安陵君从先王那里继承了封地所以守护它,即使是方圆千里的土地也不敢交换,更何况只是这区区的五百里的土地(就能交换)呢?”

秦王勃然大怒,对唐雎说:“先生曾听说过天子发怒吗?”唐雎回答说:“我未曾听说过。”秦王说:“天子发怒(的时候),会倒下百万人的尸体,鲜血流淌千里。”唐雎说:“大王曾经听说过百姓发怒吗?”

秦王说:“百姓发怒,也不过就是摘掉帽子,光着脚,把头往地上撞罢了。”唐雎说:“这是平庸无能的人发怒,不是有才能有胆识的人发怒。专诸刺杀吴王僚的时候,彗星的尾巴扫过月亮;聂政刺杀韩傀的时候,一道白光直冲上太阳。

要离刺杀庆忌的时候,苍鹰扑在宫殿上。他们三个人都是平民中有才能有胆识的人,心里的愤怒还没发作出来,上天就降示了吉凶的征兆。

现在(专诸、聂政、要离)连同我,将成为四个人了。假若有胆识有能力的人(被逼得)一定要发怒,那么就让两个人的尸体倒下,五步之内淌满鲜血,天下百姓因此穿丧服,今天的情形就是这样了。”说完(唐雎)挺剑而起(剑未出鞘)。

秦王变了脸色,直身而跪,向唐雎道歉说:“先生请坐,怎么会到这种地步!我以为:韩国、魏国灭亡,但安陵却凭借方圆五十里的地方存在,原来是因为有先生您在啊!”

5、班超出使西域

汉明帝初期,在西域北匈奴一家独大控制了西域各国,多次胁迫西域各国一同出兵进攻东汉边境,掠夺东汉的河西等地区。于是在公元七三年时,班超弃笔投戎,跟随窦固等人征讨匈奴。

班超等人首先到达鄯善国,用他出色的口才说服了部下乘夜进攻驻扎在鄯善过的来自北匈奴的使者并成功击杀他们,之后又好言相劝鄯善国国王归顺东汉,成功说服鄯善国国王同意归附朝廷,并将自己的儿子送往东汉做侍子。

这一次西域之行,班超等人到达了于阗国,成功镇压安抚了于阗国,使得于阗国归属于朝廷,并且也使西域其他国家同意归顺东汉,至此,时隔五十六年,西域与中原的关系得以重新恢复。直至公元一零二年,班超才重返洛阳。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9-10-11

1、晏子使楚

春秋末期,齐国大夫晏子出使楚国,楚王三次侮辱晏子,想显示楚国的威风,晏子巧妙回击,维护了自己和国家尊严的故事。故事赞扬了晏子爱国,机智勇敢,善于辞令,灵活善辩的外交才能与不惧大国、不畏强暴的斗争精神。讽刺了狂妄自大,傲慢无理,自作聪明的人。

2、完璧归赵

楚国有一件叫做和氏璧的宝玉,为赵惠文王所得,秦昭王听说后,表示愿意用15城换取和氏璧。赵国蔺相如带和氏璧去秦国,秦昭王大喜,却全无将城邑给赵之意。蔺相如以毁玉要挟秦昭王,无奈划出15个城邑给赵。

蔺相如又要秦昭王也应斋戒5日,再郑重其事地交换。秦昭王应允。蔺相如便派随从怀藏和氏璧,偷偷返回赵国。秦昭王斋戒完毕,蔺相如才把送和氏璧回赵之事告诉秦昭王,从而保全了和氏璧。

3、唐雎不辱使命

战国时期的最后十年,秦以秋风扫落叶之势相继翦灭各诸侯国,前230年灭韩,前225年灭魏。安陵是魏的附庸小国,秦企图用“易地”的政治骗局不战而屈人之兵(秦人往往借迁移之名行灭国之实),由此引起安陵君派唐雎出使秦国一事。

3、烛之武退秦师

晋文公和秦穆公联合围攻郑国,因为郑国曾对文公无礼,并且从属于晋的同时又从属于楚。晋军驻扎在函陵,秦军驻扎在氾水的南面。郑国大夫对郑伯说:“郑国处于危险之中了!假如让烛之武去见秦伯,军队一定会撤退。”郑伯同意了。

烛之武推辞说:“我年轻时,尚且不如别人。现在老了,也不能有什么作为了。”郑文公说:“我早先没有重用您,现在危急之中求您,这是我的过错。然而郑国灭亡了,对您也不利啊!”烛之武就答应了这件事。

在夜晚用绳子从城上放下去,见到了秦伯,烛之武说:“秦、晋两国围攻郑国,郑国已经知道要灭亡了。假如灭掉郑国对您有好处,怎敢冒昧地拿这件事情来麻烦您手下的人。越过邻国把远方的郑国作为东部边邑,您知道这是困难的,为什么要灭掉郑国而给邻国增加土地呢?

而且您曾经给予晋惠公恩惠,惠公曾经答应给您焦、瑕二座城池。 惠公早上渡过黄河回国,晚上就修筑防御工事,这是您知道的。晋国,怎么会满足呢?已经在东边使郑国成为它的边境,又想要向西扩大边界。

如果不使秦国土地亏损,将从哪里得到呢?削弱秦国对晋国有利,希望您考虑这件事!秦伯非常高兴,就与郑国签订了盟约。派遣杞子、逢孙、杨孙戍守郑国,于是秦国就撤军了。

子犯请求袭击秦军。晋文公说:“不行!假如没有那个人的力量,我是不会到这个地步的。依靠别人的力量而又反过来损害他,这是不仁义的;失掉自己的同盟者,这是不明智的;用散乱代替整齐(的局面),这是不符合武德的。我们还是回去吧!”晋军也就离开了郑国。

4、班超出使西域

汉明帝初期,在西域北匈奴一家独大控制了西域各国,多次胁迫西域各国一同出兵进攻东汉边境,掠夺东汉的河西等地区。于是在公元七三年时,班超弃笔投戎,跟随窦固等人征讨匈奴。

班超等人首先抵达姗姗,利用他出色的口才说服下属攻击被北匈奴袭击并成功杀死他们的北熊的使者。后来,他们恳求善国之王回到东汉,成功说服姗姗国王同意。回到法庭,送他的儿子作为服务员到东汉。

这一次西域之行,班超等人到达了于阗国,成功镇压安抚了于阗国,使得于阗国归属于朝廷,并且也使西域其他国家同意归顺东汉,至此,时隔五十六年,西域与中原的关系得以重新恢复。直至公元一零二年,班超才重返洛阳。

5、张骞出使西域

张骞是汉武帝时期的人。一行从长安起程,经陇西向西行进。一路上日晒雨淋,风吹雪打,环境险恶,困难重重。但他信心坚定,不顾艰辛,冒险西行。当他们来到河西走廊一带后,就被占据此地的匈奴骑兵发现。张赛和随从一百多人全部被俘。 

但是,张骞坚贞不屈。虽被软禁放牧,度日如年,但他一直在等待时机,准备逃跑,以完成自己的使命。 整整过了十一个春秋,匈奴的看管才放松了。张骞乘机和他的贴身随从甘父一起逃走,离开匈奴地盘,继续向西行进。

来到了大宛国,高鼻子、蓝眼睛的大宛王,早就听说汉朝是一个富饶的大国,很想建立联系。但苦于路途遥远,交通不便,故一直未能如愿。因此,当听说汉朝使者来到时,喜出望外,在国都热情地接见了张骞。他请张骞参观了大宛国的汗血马。

在大宛王的帮助下,张骞先后到了康居、大月氏、大夏等地。但大月氏在阿姆河上游安局乐业,不愿再东进和匈奴作战。张骞未能完成与大月氏结盟夹击匈奴的使命,但却获得了大量有关西域各国的人文地理知识。 

张骞在东归返回的途中,再次被匈奴抓获,后又设计逃出,终于历尽千辛万苦,于13年后回到长安。

公元前119年,汉王朝为了进一步联络乌孙,断“匈奴右臂”,便派张骞再次出使西域。这次,张骞带了三百多人,顺利地到达了乌孙。但由于乌孙内乱,也未能实现结盟的目的。汉武帝派名将霍去病带重兵攻击匈奴,消灭了盘踞河西走廊和漠北的匈奴,建立了河西四郡和两关,开通了丝绸之路。 

张骞不畏艰险,两次出使西域,沟通了亚洲内陆交通要道,与西欧诸国正式开始了友好往来,促进了东西经济文化的广泛交流,开拓了丝绸之路。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晏子使楚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完璧归赵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烛之武退秦师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班超出使西域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张骞出使西域

第2个回答  2019-12-07
晏子使楚

晏子被派遣到楚国 。楚人因为晏子身材矮小 ,在大门的旁边开一个小门请晏子进去 。晏子不进去,说:“出使到狗国的人从狗门进去,今天我出使到楚国来,不应该从这个狗门进去。”迎接宾客的人带晏子改从大门进去。(晏子)拜见楚王。

楚王说:“齐国没有人可派吗?竟派您做使臣。”晏子回答说:“齐国的都城临淄有七千五百户人家,人们一起张开袖子,就能遮天;挥洒汗水,就是下雨;街上行人肩膀靠着肩膀,脚尖碰脚后跟,怎么能说齐国没有人呢?”

楚王说:“既然这样,那么为什么会打发你来呢?”晏子回答说:“齐国派遣使臣,各有不同的规矩,那些有德有才的人被派遣出使到有德有才的国王所在的国家,没有德没有才的人被派遣出使到没有德没有才的国王所在的国家。我晏婴是最不贤,没有德才的人,所以只好出使到楚国来了。”

晏子将要出使楚国。楚王听到这个消息,对身边的侍臣说:“晏婴是齐国善于辞令的人,现在 他正要来,我想要羞辱他,用什么办法呢?”侍臣回答说:“当他来的时候,请允许我绑着一个人从大王面前走过。

大王(就)问:‘(他)是干什么的?’(我就) 回答说:‘ ( 他 ) 是齐国人。’大王(再)问:‘犯了什 么罪?’(我)回答说:‘(他)犯了偷窃罪。’"晏子来到了楚国,楚王请晏子喝酒,喝酒喝得正高兴的时候,两名公差绑着一个人到楚王面前来。

楚王问道:“绑着的人是干什么的?’(公差)回答 说:“(他)是齐国人,犯了偷窃罪。”楚王看着晏子问道:“齐国人本来就善于偷东西的吗?”晏子从座位上站了起来回答道:“我听说这样一件事:橘树生长在淮河以南的地 方就是橘树,生长在淮河以北的地方就是枳树,只是叶相像罢了,果实的味道却不同。

为什么会这样呢?(是因为)水土条件不相同啊。人生在齐国不偷东西,到了楚国就偷东西,莫非楚国的水土使百姓喜欢偷东西吗?”楚王笑着说:“圣人是不能同他开玩笑的,我反而自取其辱了
第3个回答  2019-10-11
烛之武退秦师 ,唐雎不辱使命(唐雎见秦王) ,不辱使命这个概念很大像 林则徐虎门销烟也可以算上(他是奉皇帝命令,去虎门的)只要是接受某个命令,很好的完成,都可以算上。
第4个回答  2019-10-11
唐雎不辱使命。唐雎,战国时代魏国著名策士。为人有胆有识,忠于使命,不畏强权,敢于斗争并敢于为国献身。有90岁高龄西说强秦使秦不敢加兵于魏国。曾经在魏国灭亡后出使秦国,冒死与秦王抗争,粉碎秦王吞并安陵(魏国属国)的阴谋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