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天的特征有哪些

如题所述

秋天的特征有硕果丰收、温度渐降、气候干燥、植物逐渐枯萎、昼夜长短差距变小等。

1、温度逐渐下降:随着夏季的结束,秋天的到来标志着气温的下降。白天温暖而晚上较为凉爽,人们需要穿上轻外套或长袖衣物。

2、叶子变色:秋季是树叶变色的季节。由于温度下降和日照时间减少,树叶中的叶绿素逐渐减少,暴露出其他颜色,如红色、橙色、黄色和棕色,营造出美丽的秋景。

3、丰收季节:秋季也是丰收的季节,农作物如稻谷、小麦、苹果、葡萄等成熟并被采摘。人们可以享受到各种新鲜的水果和蔬菜。

4、日照时间减少:秋季的日照时间逐渐减少,白天的时间变短,而夜晚较长。这也是季节变化的一个显著特征。

5、落叶:随着秋季的到来,树叶开始逐渐掉落。树木减少了叶子的生产,为了应对寒冷的冬天,并为新的生长做好准备。

6、温和的天气:秋季天气通常比夏季和冬季温和,干燥且少雨。这是人们健身、户外活动的好时机。

拓展资料:

秋季是收获的季节,很多果实在秋季成熟。由于日照时间减少,北方冷空气不断侵入,秋季的气温会明显下降。随着气温下降,许多多年生植物的叶子会逐渐变色、枯萎、飘落,只留下枝干度过冬天。

而一年生的草本植物将会步入生命的终结,整个枯萎至死去。立秋并不代表炎热的夏天即将过去,立秋还在暑热时段,尚未出暑,秋季第二个节气(处暑)才出暑,初秋期间天气仍然很热。

所谓“热在三伏”,按照“三伏”的推算方法,立秋至处暑往往还处在“三伏”期间,所以初秋天气还很热,真正凉爽要到白露节气之后。热与凉的分水岭在秋季,并不是在夏秋之交。秋天的气候分为两个阶段,初秋闷热,仲秋后趋向干燥、凉爽气候特征。

根据近代学者张宝堃的候平均气温划分四季,其指标是平均气温低于10℃的时期为冬,高于22℃时期为夏,10-22℃期间分别为春、秋季。

气象学上采用的候平均气温的秋季标准是炎热过后,五天平均气温稳定在22℃以下时就算进入秋季,平均气温低于10℃时秋季结束,进入冬季。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