御窑是什么意思

如题所述

御窑是什么意思:

御窑是官窑中的一种特殊类型,仅见于明清两代。中央政府在景德镇设立专门负责御用瓷器生产的机构,产品专供御用。明代洪武二年正式设立御器厂,清代康熙年间改称景德镇御窑厂。

承造御用瓷器的任务在明代由御器厂完成,到清代则由御窑厂完成;所有御窑产品在理论上一律贡归皇帝,他人不得使用。

发展历史:

御窑在宋代官窑的基础上发展而来。北宋时期,著名的越窑青瓷,已专门供奉皇室。文献记载,北宋时期的官窑为汴京官窑(位于今河南开封),南宋时期的官窑为杭州修内司官窑(位于今浙江杭州)。

《元史》记载,至元十五年(1278年),元世祖忽必烈在景德镇设“浮梁瓷局”,专为皇家烧造瓷器,并兼造漆器、棕藤、马尾、笠帽等。景德镇当时隶属浮梁县,故称“浮梁瓷局”。在浮梁瓷局的监管下,景德镇创烧的卵白釉、元青花和釉里红瓷器,成为举世闻名的精品。公元1368年,元王朝在农民起义的浪潮中覆灭,浮梁瓷局也随之消失。

明洪武年间,在此为御窑之始创。凭借皇家授予的特权,御器厂汇聚了全国各地的能工巧匠,极大推动了瓷器工艺的革新。永乐、宣德时期的青花瓷器,以胎釉精细、青色浓艳、造型多样和纹饰优美而久负盛名,被称为我国青花瓷器的黄金时代。

成化时期,创烧了釉下青花和釉上彩相结合的新工艺——斗彩。成化斗彩颜色缤纷,色泽鲜明,打破了我国瓷器发色较为单一的局面,也推动瓷器向着愈加多彩的方向发展。嘉靖、万历时期,五彩盛烧一时。五彩瓷器更为丰富多彩,图案花纹满布全器,给人浓翠红艳之感。

清代将御器厂更名为御窑厂。根据清嘉庆年间蓝浦编著的《景德镇陶录》,康熙时期景德御窑的生产得到全面恢复。康熙、雍正、乾隆三朝,是御窑的鼎盛时期,也是我国古代制瓷工艺的历史高峰。乾隆以后,御窑生产开始走下坡路,但仍烧造了大量艺术精品。

咸丰三年(1853年),太平军占领浮梁县城,咸丰五年御窑停止烧造。后太平军数次占领景德镇,御窑的瓷器烧造陷于停滞。同治七年(1868年),御窑厂为同治皇帝大婚烧造喜宴用瓷而风光再现。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